閆緒全
摘 要:職工培訓要按照“實用、適用”的原則,規范培訓內容,完善車輛段三級教育網,注重培訓質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培訓服務職能。
關鍵詞:培訓;問題;分析;建議
隨著鐵路改革發展,站段的管理方式、方法、規章及作業標準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車輛段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面對著點多線長,培訓難度增大,專兼職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新形勢下如何使職工培訓更好地為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為運輸生產服務,已成為廣大站段職教工作者必須深入共同探討的問題。我就多年從事基層教育工作實踐,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站段職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點多線長,培訓管理難度增大
湖東車輛段由3段合一整合而成,整合后湖輛安全管理區段3080公里,在職職工4573余人,下設17個生產車間,145余個班組,段職工教育培訓中心僅有12人。進行一次全員抽考到最遠的班組要乘車13個小時才能達到,分組進行也要一周多的時間才能完成,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就更難了。
(二)培訓重數量,輕質量
除了日常培訓,“三新”人員培訓,適應性培訓和各種專題培訓外,路局業務處還下達臨時培訓任務,面對繁重的培訓任務,多數站段只能達到培訓有記錄,考試有考卷,沒有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培訓質量,尤其是沒有把培訓落實在崗位作業能力提高上,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師資難以滿足培訓需求
一是師資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專業技術素質不適應現場培訓工作需要,當前各單位在不同層面上存在著專兼職教師隊伍管理型人才多,現場經驗豐富、專業技術業務精干的人少,由于忙于日常管理事務多,很難把主要精力放在職工日常學習培訓的難點和重點上。二是職工隊伍素質相差太大,對知識的需求也不一致,當前職工的技術素質大約分三個層面:一為接班人員,這些人多數年齡較大,文化素質較低,新知識新技術接受速度慢;二為復退軍人,這些人相對年齡小的,但對技術學習的內動力不足;三為技校、大中專畢業生,他們接受知識較快,渴求能夠接受更多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如何根據職工層面確定學習培訓內容,更好地服務生產,也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
二、強化站段職工教育培訓的對策與建議
(一)盡快完善車輛段的三級教育網
職工教育培訓網絡必須適應鐵路企業的改革發展需求,針對當前車輛段管轄區段延長,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規章培訓任務重,車輛段三級教育網必須盡快完善。我認為首先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教育培訓資源,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有效利用路內路外不同層次教育培訓機構的先進培訓實習設施,強大的師資力量,良好的教育培訓手段等優勢,建立以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為龍頭,以車間為主體,以班組為基礎的三級教育網,把培訓的主體放在車間,充分發揮車間在教育培訓的主體作業,各級教育部門應把重點放在職工培訓任務統籌部署、專兼職教師的管理,現場指導和檢查考核等日常管理上,科學合理的安排好全年職工培訓計劃,每月與業務部門橫向溝通近期運輸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職工業務素質“盲點”,做好職工培訓信息收集管理,掌握全段設備檢修質量反饋情況,歸納梳理車輛運用和維修生產中對培訓提出的需求,及時調整培訓內容,組織全段關鍵崗位職工的集中培訓,落實總公司、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培訓的人員派送。各車間應根據段要求和本部門的實際組織職工日常培訓,加強班組培訓的管理和指導培訓班組的技術骨干培訓。班組結合實際組織日常業務學習和崗位練兵,提高職工的崗位作業技能,落實作業標準化。
(二)統一標準,明確培訓內容
保證段管轄范圍內的職工素質均衡提升,首先規范培訓內容,統一考核標準。在規范內容方面,要集中組織精干力量按照“實用,適用”的原則,并聘請有現場工作經驗的專職技術人員參與審核。2016年我段職工教育培訓中心利用半年多的時間重新制訂80個工種的各崗位作業指導書試題庫,統一了培訓標準。如車輛鉗工我們根據檢修工藝流程需要細化為4個崗位的學習內容,從上下工序崗位的銜接、本崗位所必須掌握的應知應會和各項規章入手,加上本崗位涉及到車輛維修和運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規章等納入培訓內容,努力做到職工干什么、學什么,學用結合,理論知識與崗位操作技能結合。充分利用現有的實訓設備組織實作培訓,突出崗位作業標準,設備特性,故障判斷,配件更換等實際操作能力,使職工學了能用上,用了就能解決實際問題,調動和激發職工學技練功的積極性,提高實作技能培訓質量著力培養職工崗位技能從“會干”到“熟練”。
在規范管理制度方面,應根據車輛段生產實際,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結合現在的培訓工作實際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教育培訓管理制度,推行各行車工種班前一題考試和事故案例等安全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培訓過程管理、質量考評和內部分配掛鉤機制。把安全法治教育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警示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作業人員“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和依法治企的自覺性。嚴格新職、轉崗、晉升人員的崗前培訓管理。規范師徒合同管理,落實雙方責任,建立激勵制度。深化崗位技能達標活動,按季分系統對高鐵、普速部分主要行車工種進行抽考;大力開展全員學規背規,將“學規、背規”納入全局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中。按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加強對勞務派遣人員的培訓監管,嚴格執行崗前培訓制度,嚴把上崗條件。對一職多能的職工要有激勵辦法,對技術能手要有獎勵標準。
在日常考核上應建立班組月考,車間按比例每月抽考,段季度調考,年度總評,以定期檢查考核職工學習的質量。
(三)廣納賢才,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一支優秀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是保證職工培訓質量的關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依據車輛段管轄范圍大,職工人數多,工種繁雜,專職教師少的實際,轉換思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選用熱愛教育事業,精通車輛系統專業技術、了解鐵路前沿知識、掌握最新技術人才從事專職教師工作,盡量做到一職多能,已適應跨度大,點多面廣的培訓需求。同時要聘任一批專業技術業務強,現場實際操作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干部、技師、高級技師、技術能手、技術標兵、業務尖子擔任兼職技師,形成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導,以兼職教師為主體的精干教師隊伍,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我們對兼職教師嚴把入口關,健全完善培訓師資庫,定期選聘優秀專家、技術骨干納入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師資庫。兼職教師的聘任由車間、班組推薦,每年組織一次考試和考評,考試考核合格的下發聘書,做為兼職教師的儲備人員。建立兼職教師檔案,對兼職教師所從事授課內容、授課次數、年度評比結果等等做詳細的記載,對兼職教師每年集中培訓一次,每年進行一次教師競賽作為一項制度納入考核。2017年6月我們組織了專兼教師培訓教師教法競賽,聘請路局教師培訓基地教師親自傳授授課技法,在競賽過程中還聘請了路局優秀教師為每名參賽選手點評,找出優缺點,提出建議性的意見。通過教法比賽,達到了培訓、競賽提高的目的,不斷拓寬專兼職教師的專業面和知識領域,增加實踐經驗。我們還采用優秀兼職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年終考核中對優秀教師給予獎勵,對不稱職的兼職教師予以解聘,促進了教師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
(四)注重質量,全面提高培訓服務職能
針對現場運輸生產繁忙,培訓生產難兼顧的實際,作為基層教育培訓部門應從生產實際出發,注重培訓質量,全面提升培訓的服務和安全保障職能。
一是廣泛推廣現場教學和背包教學,解決生產運輸的實際問題,組織專兼職教師、“技術能手”“防故障高手”、高級技師等專業骨干及外聘高校廠家的專家教授深入到車間班組,開展豐富多樣的“小講堂”、專題講座、崗位示范等多樣性培訓。運用實用有效的網絡教學手段,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視頻培訓。在工余休息時間,待檢待修時間,針對現場生產作業中的問題進行培訓。采用老師講解,大家討論,現場操作示范等方式,解決生產的急難問題。例如隨著列車提速重載,軸端卸荷槽根部裂紋呈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及列車運行安全。如何檢查發現軸端卸荷槽根部裂紋故障,湖東輪對車間組織探傷技術能手在現場實地傳授多年積累的探傷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湖東輪對車間在2016年也成為全段發現卸荷槽根部裂紋故障最多的一個車間,多次受到業務部門的獎勵。冬運期間秦皇島運用車間針對如何查找制動故障和防止車鉤分離等在生產一線組織培訓,進行現場講解,并組織職工進行現場操作演練,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廣泛開發多媒體課件,積極推行遠程培訓,在車輛系統建設、運用“主播室”試點的基礎上,分系統逐步實現“站段實時授課,車間集中聽課”。網絡教學具有可重復性,有利于職工結合自己的接受能力解決培訓教學中的難點,強化對培訓內容的消化和理解,有助于職工對知識的理解和操作方法、要領的掌握,又有效緩解教師人手短缺,集中培訓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可以有選擇性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學習內容。有條件的段可以組織有關人員,按照車輛檢修工藝流程,把每個崗位的作業標準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用于車間職工培訓。用好車間教室。在車輛系統制定實施“ETES培訓考試系統”車間管理辦法,引入模擬仿真等課件,實現“職工能在車間進行培訓和考試”。在遠程培訓中一定要加強管理,尤其是作業標準等課件一定要有專人指導,切不可放任自學,不加規范。
三是要改變傳統的職工學習考試模式,利用現代科技設備進行網絡考試。解決基層站段點多線長,集中考試難的問題。目前,完善共享網絡,開發教材網絡“點播”“直播”功能,實現培訓學習記錄電子化,將大文件教學片運用“化大為小”或“裁剪多集”等方式編輯成可供微信等媒介進行下載學習的小視頻格式,“實景”教學。把安全知識普及納入培訓計劃,完善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加大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以及安全管理、應急處置案例等方面教材的編寫力度,鼓勵支持一線專業技術和技能人員立足解決安全生產實際問題編寫微課件、微教材。采取培訓班集中“專題學”、交接班滾動播放“反復學”、觸屏教學機點播“自主學”等方式組織職工進行學習。充分利用視頻到車間、網絡進班組的平臺,完善站段、車間、班組職工培訓網絡,開展遠程培訓考試。考試突出作業流程和作業指導書內容完整性的學習,職工每做一道題不僅鞏固了試題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同時也對整個標準進行一次學習,在反復的學習訓練中不斷加深對作業流程和作業指導書的理解,職工所學即所干,使學標、對標、達標落到實處,增強職工培訓考試的實效性。我就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而言,實現遠程教學,職工上機操作考試必將給職工培訓帶來很大的便利,為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提供技術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