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莉
摘 要:休閑體育作為一種積極、健康、文明、高尚、科學的生活方式,也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論是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還是對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都有積極的作用。以促使高校轉變體育教育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休閑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鍛煉中獲得身心愉悅,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
前言
休閑體育教育是一種通過身體活動謀求個體身心健全發展的競技性、表現性、娛樂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一種文明、健康科學的余暇生活方式,它不僅可以促進個體的生活健康、滿足個體需求,而且可以充實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平、改善生活品位,使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開展休閑體育教育的關鍵在學校。
1. 休閑體育的起源及發展
1.1休閑體育的起源
休閑體育是與休閑的興起和發展緊密相連的。人類對于休閑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他認為休閑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他的這一思想后來成為西方休閑文化的傳統。并在最近100年里對休閑進行了學術性的研究,形成了休閑學科體系[1]。
1.2休閑體育的發展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學者開始更多地關注休閑的意義問題,在將行為和意義結合起來的基礎上,歸納出了有顯著不同的休閑模式。他們對休閑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得到了一大批成果。
2. 高校休閑體育的意義和特征
2.1高校休閑體育的意義
高校休閑體育作為休閑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緩解緊張情緒,調節精神,消除疲勞,修身養性;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大學生的個性,滿足其消遣和自娛的心理需求,具有較大的行為自由度和項目兼容量。許多休閑運動項目為大學生所喜愛,除了能滿足學生新鮮與好奇心理外,更重要的是能夠獲得有別于傳統體育課程的休閑的輕松感。
2.2高校休閑體育的特征
大學生休閑體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休閑體育是閑暇時間里進行的體育活動,即學生在完成學習、工作、滿足生理需要、家務勞動所需時間以外的可自由支配的“閑時間”里進行的,休閑時間是前提條件;休閑體育是以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為目的,從活動效果來說往往是個人興趣越大,意識越強,健身效果也越大;自主性。
3.我國高校休閑體育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大學生的成長正處于生命的黃金階段,他們希望豐富多彩的休閑活動,不滿足于體育課的單一途徑和狹小的校園生活空間,渴望能賦予有限生命以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更充實的內涵,追求生活的豐富多彩,來排解和消除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無奈[5]但現實中的高校休閑體育由于種種原因,開展得并未盡如人意,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學生休閑體育意識薄弱;(2)體育活動項目單一;(3)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內容不利于休閑體育活動的開展;(4)高校體育經費投入不足;(5)休閑體育活動管理機制不健全。
4 .我國高校開展休閑體育的必要性及實施途徑
4.1高校體育改革趨勢
高校體育是關系到當前和今后運用的問題。風行校園的休閑體育運動正是在這一思想引導下,遵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提出的“學會兩種以上體育健身方法”的原則[6],成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意識的重要環節,成為全民健身戰略目標的依托。
4.2休閑體育開展的有效途徑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根據地方特色以及學生個性差異,休閑體育可結合地方和民族的特點,兼顧不同類型的休閑活動,開展傳統體育活動,符合不同群體的需求。結合學校實際條件,選擇易于開展的娛樂項目,不論哪一種形式的活動,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強休閑體育的教育與宣傳,培養學生正確的休閑理念與生活態度,促進體育課程休閑化,休閑活動娛樂化。
4.2.3提高教師素質
師資是高校開展休閑體育的重要因素。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和休閑體育的發展,使得教師不斷學習。教師可從新聞媒體了解和觀賞體育文化內容,不僅滿足個人興趣和愛好,而且又可以適應發展的潮流,增加知識,提高休閑體育素養。
5.甘肅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影響因素
影響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即隱性因素和顯性因素。顯性影響因素是從屬于隱性影響因素的,即大學生憑自己的愛好和心靈所歸來選擇場地、項目和活動時間。首先是由學習帶來的壓力。大學生余暇時間相對來說較多,但這是根據學校日程安排所做出的客觀估計,實際上他們真正能夠用來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間并不多。此外經濟條件也是制約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一個因素。大學生的消費范圍僅集中在體育用品的消費,而參與體育運動消費和觀賞體育消費的比例較少[9]。影響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隱性因素: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是由學生的參與動機決定的,而參與者的動機是一個內在因素,不易察覺,因此將動機衍生出來的影像因素歸為隱性因素。因此,這些動機就可能成為阻礙學生繼續參與休閑體育的隱患。休閑動機理論包含五個層面,即不平衡理論、個人—社團理論、熟悉—好奇理論、補償—溢出理論和需要層次理論[10]。
6 .甘肅高校休閑體育發展對策
資金缺乏是制約學校體育發展的瓶頸,除了健全高校體育的財務管理制度外,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有償服務活動,是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可采用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對社會人員參加實行有償服務,對校內學生實權承辦權等多方面的籌措資金。另外,要加強對社會的宣傳,進而通過體育廣告經紀公司或體育經紀人努力爭取贊助,使企業直接參與高校體育市場開發,從而為高校休閑體育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其次高校和體育教師首先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確立“快樂體育”和“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休閑教育不應是單純意義上的體育技能和技巧的傳授,而是一個全面體現體育的健身效能,挖掘人的潛在能力的整體過程。同時要重視健康教育理論課的內容,重視學生健康行為的引導,增加與終身體育相關的內容和與未來生活相關的內容。最后完善課余體育管理組織形式,高校體育教育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包括課外體育,它是根據學校教育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實施休閑體育教育,要重視使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休閑體育教育有意識地結合。這不僅有利于培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休閑體育觀,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休閑體育活動的技能。
7 .結語
高校休閑體育作為終身體育、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扮演著越來越受歡迎的角色。為唱好“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的主題曲,應大力發展高校休閑體育教育的作用,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提高大學生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薛海紅.《休閑與休閑體育》[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4):22-32.
[2] 彭文革.休閑運動與體育教學[J].體育學刊, 2001(5):121.
[3]郭俊峰.高校休閑體育問題分析和對策探討[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45—47.
[4]高發民.高校體育中的休閑運動與終身體育[J].體育學刊,2001(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