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喜純
摘 要: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心理和諧發(fā)揮著相當積極的作用。為此,我們需要積極的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xiàn)心理和諧。特別是十九大也明確指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為了幫助員工釋放心理壓力,確保員工的心理健康,在文中就從工會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探討了構建員工心理和諧的方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助力。
關鍵詞:心理和諧;心理健康;心態(tài)
心理和諧對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黨推進社會科學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必須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目前,我們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深入,美好生活要求不斷提高,職工工作壓力不斷加大,導致部分職工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因此,科學緩解職工心理壓力,促進職工心理健康,是工會組織探索構建職工心理和諧的一項新課題。筆者認為,工會組織在探索構建職工心理和諧要凸顯人文關懷,做好調整職工心態(tài)、疏解職工心結、凈化職工心靈等方面環(huán)節(jié)。
一、要積極調整職工心態(tài)。針對部分職工心理僵化、偏執(zhí)、失衡的狀態(tài),工會干部要通過采取點對對、面對面、線對線等溝通方式,與職工交心談心,提升職工心理健康水平,使職工以健康的心態(tài)快樂工作生活。一是點對點接觸。定期對職工心理健康進行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職工的心理問題和行為障礙,對較輕心理問題的職工通過交談、疏導,幫助其重建認知,而對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職工,進行心理康復方面的治療,使其盡快恢復健康。高度重視職工的心理收入,保障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等經濟報酬,拓寬職工的工作保障、身份認同、晉級晉升、榮譽表彰等,努力構建職工的心理平衡。二是面對面溝通。工會組織要采取面對面溝通、電子郵件等方式對職工進行心理疏導,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化解矛盾。單位要每周召開一次政工例會,每月召開一次工會負責人、股室負責人例會,通報分析職工思想信息、思想狀況。上下半年各確定一天為職工代表議事日,職工代表、機關科室、單位領導三方面對面解決問題,確保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三是線對線互動。建立單位職工QQ群、微信群,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網(wǎng)站中設立如“心靈家園”模式的在線心理咨詢室,為職工提供一條便捷、隱密的傾訴渠道。聘請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或具備心理咨詢專長的人員、安排黨員領導干部定期在QQ群、微信群、單位網(wǎng)站與職工在線互動交流,促進單位領導與中層干部、股室長、黨團員和女工等不同群體的溝通,暢通思想信息流,化解職工的垃圾、負面情緒。
二、要主動疏解職工心結。關愛職工是工會工作的落腳點。工會組織對職工的關愛不僅要給予其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更應該注重與職工心靈的溝通,疏解職工心結。一是通過換位思考解心結。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不公正對待時,一般都急需尋找一個宣泄的渠道,如果得不到心理疏導人員情感上的共鳴,容易產生對社會的不滿。因此,工會干部在做職工思想工作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學會換位思考,密切關注職工情緒變化,主動關心職工心理健康,充分尊重職工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針對職工內心實際困惑,適時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將負面情緒理智地宣泄出來,緩解工作、精神和生活壓力。二是提供心理咨詢解心結。工會組織要采取聘請專家教授授課、網(wǎng)上答疑等措施,進行“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職業(yè)倦怠與有效激勵”、“情緒轉化”等心理健康講座,宣傳普及積極健康的生活理念,疏導職工心理壓力,讓職工學會緩解壓力、快樂工作、感恩生活。三是凸顯人文關懷解心結。工會組織首先要切實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圍繞本單位實際情況開展走訪慰問和獻愛心、送溫暖、送清涼、金秋助學等活動,通過幫扶困難職工,營造“職工小家”的互助氛圍,使職工有尊嚴地生活,實現(xiàn)體面勞動。其次要組織開展崗位競賽、技術比武、爭先創(chuàng)優(yōu)等活動,實現(xiàn)提質增效。其三要不斷完善職工業(yè)余文體活動設施,開展多種內容、各種形式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不斷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幫助職工獲取成就感、自豪感、滿足感和快樂感,以減輕職工來自各方面的心理壓力。
三、要注重凈化職工心靈。工會組織要以“凈化心靈,守望幸?!睘橹黝},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凈化職工心靈。一是開展廉潔教育凈化心靈。實施文化潤廉工程,集中制作、播放展示廉潔書畫作品、廉潔警示格言、廉潔短信創(chuàng)作和廉潔故事人物等視頻資料、廣告展板,傳播“不收不送、干凈采購”,“動眼、動手、莫動心”,“算錢、算賬、莫算計”等理念,使職工在日常工作中得到隨時提醒、警示;實施學法促廉工程,舉辦要害崗位人員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聘請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對重點崗位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實施家庭助廉工程,向職工家庭發(fā)放家庭助廉活動倡議書,號召職工家屬守廉、倡廉、助廉,當反腐倡廉的宣傳員、監(jiān)督員和守門員。二是設立道德講堂凈化心靈。工會組織要以道德大講堂的形式,按照“七個一”即唱一首歌、看一個短片、誦一段經典、作一個承諾、學一次禮儀、聽一堂道德宣講、送一份吉祥,深入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職工道德素質,使職工把道德建設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自覺成為文明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三是推動全員閱讀凈化心靈。書香潤澤心靈、閱讀豐富人生。工會組織要精心打造職工書屋,大力開展“讀書修德,知責有為”讀書活動,為職工配發(fā)圖書,使之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獲取知識、學習交流的有效途徑,推動職工素質建設工程、打造職工文化品牌,更好的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