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龍
摘要:企業在我國是推動國民經濟的主要動力,不僅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增長,還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才能真正的擁有核心競爭力,并充分的發揮競爭優勢,為企業創造出最大利潤,保證企業的健康與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現代;經濟管理;分析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新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全球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宏觀經濟管理工作面臨新的環境。宏觀經濟管理是一個由管理目標、管理主體、管理客體、管理手段等諸多要素構成的系統,要科學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觀經濟管理能力,就必須對政府宏觀經濟管理系統要素進行協調配套的創新。
一、經濟管理的目標
宏觀經濟管理目標即政府在宏觀經濟管理方面所要達到的國民經濟運行狀態的預定目的,它實際上決定著管理的內容重點和著力方向,同時也是評價宏觀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創新對于整個宏觀經濟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隨著宏觀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不同,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重點亦不同。當經濟過熱時,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就成了重點目標;經濟不景氣時,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就成為重點目標。重點目標的實現,能夠帶動其他目標的實現,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由此可見,宏觀經濟管理目標是相機抉擇性的目標,只有進行不斷地調整才有實際指導意義。人世后,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目標是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其次是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與升級。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大體平衡,是實現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前提。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出現大起大落,都是源于經濟總量平衡出現問題。在經濟上升階段,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欲望增強,合理把握總需求的增長尤為必要。目前,居民消費行為已趨于成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比較穩定,除個別熱點產品外,不會出現排浪式消費熱潮。因此,合理控制投資增長速度,特別是支撐投資增長的銀行貸款增長速度,就成為保持總量平衡的關鍵之舉。在總量平衡中,經常項目收支平衡尤為關鍵。因為短期內將會對我國的經常項目收支平衡造成一定沖擊。一方面,對我國來說,進口必然會增加。此外,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增加我國的進口。例如,今后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勢必增加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又如,隨著我國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我國利用外資的規模將不斷擴大,國外投資的大量涌人,也會使進口大大增加。再如,我國持續采取的刺激內需的政策,也會刺激進口的需求。
二、現代企業面臨的形勢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知識時代和信息時代也相繼出現。在現今社會中,知識和信息已經取代土地和勞動力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社會的發展中成為必不可少的基礎。在商品生產和經濟管理的過程中廣泛的應用了知識和信息以后,使得社會經濟和企業的管理環境發生重大的變革,逐漸轉型為知識時代和信息時代。在此基礎上,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方式方法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根據目前我國的國情來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現如今的市場經濟體制。由于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以滿足不了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要求,因此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也作出了重大的調整。最重要的是人們已經意識到創新才是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只有創新才能幫助企業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對于現代的企業來說,應不斷的創新經濟管理模式,這是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三、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沒有專門的人員或部門進行成本管理。為防止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浪費的現象,有些企業采用財務審計的手段進行成本控制。由于財務部門屬于業務部門的范疇,從事的都是業務工作,并不能提高企業效率,因此不應該負有管理的職責。
(二)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許多企業在經濟管理的過程中都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無人監管,使管理制度沒有落到實處;有些企業沒有根據自身的變化情況及時的進行完善管理制度,而是仍然采用原來的制度;還有些企業雖然根據具體的問題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這些措施過于的簡單,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三)企業的組織機構不能與環境的變化相適應。隨著社會環境越來越快的變化,組織結構也應不斷的進行調整,但是由于企業的管理者經常忙于其它事務而忽略了組織機構的調整,造成組織機構不能與環境的變化相適應。特別是現代社會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如果不能迅速的適應變化的環境,企業就將會被淘汰。
四、完善企業經濟管理的相關措施
(一)企業部門機構設置細化的完善。首先要明確企業經濟管理的職能。在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經濟發展與生存都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因此,一個企業中經濟管理人員的決策是很重要的;其次要做好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中其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才能同心協力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最后是企業的經濟管理部門要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有關政策的制定,鼓勵員工積極參加管理決策,增強其責任感。
(二)經濟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起到規范企業管理活動的作用。然而在完善經濟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政府部門的支持有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經濟管理體系運行的標準化,要求政府部門需要通過文件的形式將管理制度制定下來,使企業做到有章可循,只有這樣才能完善經濟管理制度。
(三)要明確經濟目標。經濟目標的確定,關系著企業生產戰略的制定以及經濟的管理。在制定經濟目標的過程中要進行精心的策劃,才能保證經濟目標的合理性、科學性,才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發展。
(四)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現代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如何獲取最大的經濟利潤是最根本的目的。然而,對于企業來說,人力資源在企業的發展過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企業不僅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進行選拔和培養,還應該充分的調動生產積極性,便于經濟管理體制的順利運行。
(五)要不斷地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不斷變化,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也要不斷地創新,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管理制度。首先對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及時的進行管理理念的創新;其次是企業的領導人要認識到經濟競爭的關鍵;再次是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要不斷地學習外國企業的管理模式,并根據自身的狀況進行創新;最后在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資源優化組合,發揮出資源的最大效益。
五、總結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我國的社會經濟帶來了新的經濟格局,面對這樣的情況,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必須進行創新與變革,才能滿足新形勢和新環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林啟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創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08).
[2]李怡,曹衛東.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1).
[3]趙佳偉.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