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本質上說,創新和發展就是不斷淘汰舊事物、產生新事物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也并不是一味摒棄舊事物,而是揚棄。創新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革新現有事物、也可以是提出一種新的模式和管理對策等等,甚至提出一種觀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觀點也是一種創新。對于企業管理工作來說,不斷創新、不斷改革思路可以保證自身能夠隨時適應于經濟和行業發展現狀,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積極調整。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現代企業管理和創新之間的關系,之后總結了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經濟學
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人類每次進步都是離不開創新的,舉例來說城市的產生就來自于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當中分離出來,這其實就來自于手工業的革新,進而提高了社會的勞動生產率。現在我們仍然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之中,其也是來自于技術的創新。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作用都尤其重要,甚至是決定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現代企業的競爭當中,可以說積極創新的一方可以掌握主動權,進而在競爭中獲得勝利。
1 創新是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本質
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子,所以企業管理的創新也和國家經濟發展關系非常密切。在現代經濟學的觀點看來,經濟增長要素并不只包括勞動力、技術以及資本等等,企業家的才能和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對于企業自身而言,如果選用了合理的管理方法,并且積極創新、積極調整,可以順利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中,創新已經成為本質,是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必要條件,更能夠改變管理理念、完成技術的革新。現在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創新企業管理方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知識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企業如果想要在競爭中生存、并求得發展,就應該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積極創新,將其視為企業管理的核心環節。在過去一段時間里,企業管理方法并沒有實現對創新主體的激勵,難以發揮其創造力。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管理方法大多是發號施令的模式,和市場嚴重脫節。這種管理方法的消極作用不僅僅在于提高了管理成本,更嚴重的是其壓制了員工的積極性,創新更是無從談起。現在人們已經更加重視知識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企業的競爭也經歷了多個階段,現在已經是理念和知識的競爭,誰掌握了先進的知識和理念,誰就能夠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反之,不重視創新、因循守舊勢必會在競爭中落敗。所以總結起來,實現企業發展的前提就是積極調動企業的各項資源,積極創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改革正在不斷深入,很多交易法則也在發生著變化,資源配置已經成為了重要的主導。舉例來說,供方和需求方所形成的法則就是供求法則,簡單來說就是指雙方經由商品的價格為紐帶而進行雙向影響的一種交易法則。在供給方面來說,商品供給量和生產成本密切相關,同時需求方的需求情況也會決定供給總量,一旦消費者的需求出現了變化,企業就應該結合需求來調整自身的供給。
無論是何種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從本質上看,目的都是更好地滿足于市場需求,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企業就應該通過自身的創新來適應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舉例來說,在過去數年的時間里,手機硬件性能不斷提高、可以更好地滿足于人們各方面的需求,企業管理人員從過去功能機生產思路跳出來,就是一種管理創新,目的是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總結起來,內部環境變化之后,企業想要更好地實現生存和發展,就離不開管理運行模式的創新。
2 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
總而言之,管理創新從實質上來說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模式,管理者會結合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的變化來變革現有的管理模式,采用效率更高或成本更低的管理方法來實現目標。現在企業管理創新這項內容最為關鍵的就是轉變觀念和改革體制,下面針對這兩項內容分別進行探討。
2.1 重視創新思維的培養
思維決定人的行為,社會活動過程中,創新思維可以主導新的觀念、提出新的理論、創造新的發明,而我們經常說到的創新思維就是打破常規的一種思維活動,并且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開拓性,這也是一個創新主體想要實現創新的必要條件。創新思維一方面需要創新主體擁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其目標和意志等因素也尤為重要。
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擁有遠大的志向和明確的目標。有了目標才能行動,在奮斗過程中,目標能夠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在現代管理學體系當中,目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形成了目標管理理論,通過目標來對人實現約束,提前達到目標即可獲得獎勵,這是提高人員工作熱情的重要手段。
第二,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具有堅韌的意志,在奮斗過程中持之以恒,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重視非常規思路。另外興趣也非常重要,成功人士對于自己的事業積極鉆研、全情投入到其中,對于自己事業的領域有著充沛的熱情。興趣又是成功的另一項重要前提。
2.2 創建重視知識和人才的機制
當今社會,知識是創新的必備條件,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德才兼備的人才不僅是現代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而且是構建企業管理體系,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的中堅力量。第一,改革企業用工制度,完善以市場為紐帶的勞動力和企業雙向選擇、互利共贏的用人機制。企業內部要實行平等、公開的競聘上崗制度,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制度,實行任人唯賢、能者多勞的新型用人制度;企業內部還要不拘一格地選拔優秀人才,讓其處在相應等級崗位,注意發現和重用那些具有信息意識、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關能力的人,使人才配備盡量合理化。
第二,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加快吸引優秀人才。企業可以在工資待遇、獎金制度、職位聘任、崗位責任制、成果評定與獎勵、住房標準等為優秀人才設定不同的等級,千方百計地吸引高素質人才從事企業工作。同時,企業還要加大人才投資力度,加強在職企業員工的培訓,促進企業員工知識更新,使其逐步成為新型的企業創新型人才。
第三,提高企業人員的道德水平,培養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員工的歸屬感是一種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融入度和以企業為家的認同感。歸屬感的培養,有助于在員工心中樹立大局意識,同心同德地為企業做貢獻。同時,還增強了員工之間的感情,降低了員工之間不必要的摩擦成本。責任感的培養,有助于企業從上到下,齊心協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高度的責任感,把好每一道關,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2.3 完善企業激勵機制
激勵是一個能使個體將外部刺激轉變為激發其自身潛能,從而自覺實現目標的行為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提高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的過程。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人員可以采用目標激勵、成就激勵、精神激勵、興趣激勵等激勵手段,提高員工完成任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首先,就目標激勵和成就激勵來說,企業要制定嚴格的激勵制度,對如期完成和提前完成工作目標的員工,要分別給予不同的獎勵,對于沒有如期完成的,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其次,在精神激勵中,企業管理人員應及時與下屬溝通,了解企業員工的需求、關心企業員工的生活、尊重企業員工的人格、強調企業員工的主人翁地位,使員工心中形成對企業的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從而喚起他們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既定的任務,將強制性的企業管理變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最后,企業要不定時地舉辦一些文藝活動、體育競賽、科普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鼓勵有興趣的員工積極參與,使員工在工作之余,有一個身心上的愉悅,激勵員工更好地為企業工作。
2.4 推進企業制度創新
企業中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才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構建,都離不開制度的保證,把企業激勵機制的構建模式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的過程,就是企業制度的建設過程。企業制度建設分正式制度建設和非正式制度建設兩個方面。加快企業的正式制度建設,就是要不斷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各項正式制度建設。如,獎懲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等制度。一旦形成這種正式制度的保證,就有利于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制度慣性,保證企業創新行為的長期、穩定、高效。
加快企業非正式制度建設,就是要適時地推進企業的文化創新,打造凝聚力、創新力、競爭力的主流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的反映,是企業行為的支持。企業文化一般體現為企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體現。打造凝聚力的企業文化,有利于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和諧、有序、團結、奮進的文化氛圍,使企業員工能夠精誠團結,為企業正式制度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礎。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通過競爭機制,把資源配置到效益高、效能好的環節中去。
打造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就是要在員工和管理人員心中自主樹立起競爭意識,積極主動地去適應外部變化的環境要求,贏得市場中的主動。打造創新力的企業文化,就是要人們摒棄與時代不符的落后思想意識,以創新的意識去認識和解決問題。總之,完善企業的文化建設,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建設一個協調、高效、創新、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真正起到營造創新氛圍、規范創新機制、保障創新行為的有效作用。
3 結束語
經過前文總結,我們已經知道企業管理工作當中創新的重要性。創新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本質,一方面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并且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交易法則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創新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企業的適應能力。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現代企業管理和創新之間的關系,之后總結了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杜長勇.經濟學視角下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7(9):133-133.
[2]秦秀蘭.管理經濟學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與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5):39-39.
[3]孫亞琮.管理經濟學視角下提升企業流程管理效率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7).
[4]羅雅琴.對于多學科視角的企業財務管理拓展與創新思考[J].江蘇商論,2017(27):129-130.
[5]鄭芳.自主創新戰略背景下創新思維開發的演進趨勢研究--基于知識經濟學視角[D].天津科技大學,2015.
[6]王海峰,張敬明.淺析后金融危機時代下醫藥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改革[J].印染助劑,2017(z1).
作者簡介:張晶,身份證號:23100519840912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