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
摘 要: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的有效應用,不但能夠基于技術條件鞏固地區水源和功能環境安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狀況影響,同時更能夠憑借技術優勢,為后續污泥內部資源利用搭建穩定的技術滲透平臺,以便整體工作落實全面,并賦予后續城市生態環境以可持續功能延伸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的特性展開分析,在明確技術功能與設計原則同時,期望以相對完善的設計方案鞏固后續城區污水處理工作優勢。
關鍵詞:城區污水處理;污泥深度處理;技術應用
1 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概述
城區污水處理廠是基于城市功能環境需求提供的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單位。既能夠憑借內部污水處理設備和相應技術確保地方水資源環境具備有效統籌的前提,從而避免污染范圍進一步擴大,同時更能夠基于污水處理環境,確保后續水資源循環具備經濟穩定性,真正將污水資源有效處理同時,也能夠適應當前城市污水排放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原則,為后續生態功能體系的有效構建提供了穩定的延伸平臺。其中,基于城區污水處理特性和地方環境特點,可知在污泥深度處理技術落實過程中,應當基于污泥含水量和流塑性展開分析,在確定垃圾填埋場等環境的容積壓力同時,還應當基于地方政策與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污泥環境不會影響原有地區功能的使用,同時更能夠穩定城區污水處理工作落實的有效性,以實現污泥最大程度的資源利用價值。
其次,污泥處理技術的有效落實,更能夠基于城市內部地區功能運轉環境需求,提供相對穩定的排放條件,以確保整體地區功能環境不會影響城區基本生活質量,同時更能夠基于相關技術凈化現有城區環境,避免因為污泥條件影響周邊衛生狀況,從而真正將可持續化的思想觀念融入當前城區發展環境內部。
2 污泥深度處理技術應用原則
基于城區污水處理廠工作設備特性和技術狀況,在落實污泥處理過程中,應當滿足以下應用原則才能夠確保整體技術落實完善。
2.1 精密銜接原則
在落實污水處理技術中,應當基于城市總體規劃條件展開分析,確定內部污水處理辦法在精密銜接方面的原則條件,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工程建設環境能夠與城市經濟發展相互協調,既鞏固了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條件,同時更基于技術原則提高了整體工程效益,為后續可持續發展體系的有效構建埋下了扎實基礎。
2.2 落實資源利用率
在城區污水處理技術落實中,應當明確技術自身所具備的功能穩定、無害、減量和資源條件,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落實完善,并能夠基于資源發展提供可持續延伸的前提,從而真正將生態平衡的理念有效貫徹,并避免為城市功能環境運轉造成影響。其中,在落實技術過程中,應當明確技術條件具備經濟使用和可靠先進的功能優勢,這樣才能夠為后續技術發展提供穩定的拓展平臺。
2.3 確保項目合理性
在落實污水處理技術過程中,應當確保整體項目工作具備經濟合理的前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工作落實完善,并能夠基于后續功能環境發展提供豐富的適應條件,以便整體維修、管理、防護、清理等工作落實完善,并進一步確立污水處理技術在現有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中具備全面的功能協調優勢。
2.4 確保技術質量
在開展技術過程中,應當基于地區環境和功能狀況展開分析,在確定技術落實有效性和先進性同時,應當基于技術質量和效益進行細致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工程落實完善,并滿足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基礎前提。
3 污水深度處理方案設計比對
3.1 典型污泥深度處理技術
針對當前污泥深度處理辦法,可知實際狀況和技術有以下比較差異。如表1所示。
3.2 污泥深度處理工藝分析
基于某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經預處理后,污泥含水率約80%,目前采用與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形式,但是填埋帶來的壓力和問題愈來愈多,愈來愈不適應國家、地方的污水污泥污染防治政策等,若采用污泥深度脫水+填埋,則消耗大量的調理劑等資源、減量化效果差;若采用焚燒的工藝,則投資大、短時間內難以實現;若采用厭氧消化+土地處理工藝,改工程規模較小、投資較大、且運行管理等條件受限;而好氧發酵+(土地處理一點、垃圾填埋場填埋一點、遠期垃圾焚燒廠焚燒一點)的工藝,即符合國家、地方的有關政策和規范,也符合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均較低。好氧發酵工藝中條垛式翻堆生物干化技術與靜態生物快速干化技術,與底部曝氣翻拋生物干化技術相比,堆肥周期長、堆肥效果較一般、自動化程度低、環境條件較差。因此,綜合經濟、技術及行業政策,推薦某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采用“好氧發酵+土地處理為主、垃圾填埋場填埋和遠期垃圾焚燒廠焚燒為輔”的工藝形式。
4 污泥深度處理方案設計比對結論分析
4.1 設計理念新穎。一是自然發酵,無需加入菌種,節約堆肥成本;二是將條跺式堆肥和槽式堆肥的優點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半開放式翻堆機,物料進出簡單,不必一直翻堆,減少能耗;三是利用好氧堆肥過程臭味產生的空間、時間分布特點巧妙地引進移動式除臭罩收集系統,除臭容量大大降低、工藝能耗低、運行費用低。
4.2 合理選擇最優方案。針對目前污泥處理處置的典型方式,從資源循環利用評價、能耗物耗評價、技術經濟評價等多方面科學的論證方案的優劣,創新的提出“好氧發酵(底部曝氣翻拋生物干化技術)土地處理為主、垃圾填埋場填埋和遠期垃圾焚燒廠焚燒為輔“的綜合處理方式對污泥進行深度處理,該工藝成熟穩定,投資運行費用較省。
5 結束語
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的有效落實,既需要憑借完善的設備和系統方案進行運輸規劃,以確保整體工作在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方面具備優勢,同時更應當憑借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進行細致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污水處理廠在功能開展過程中,不會對周邊生態環境改造成影響。故而,在論述污泥深度處理技術過程中,應當明確污水、污泥特性和組成條件,從根源進行有效抑制,才能夠確保后續工作壓力能夠有效減輕。
參考文獻
[1]張莉.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處理技術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4):00170-00170.
[2]黎建華.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脫水工程設計及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2).
[3]何濤,鄭杰,馬立南.貴陽某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脫水工程設計與應用[J].環境衛生工程,2017,25(2):37-38.
[4]陳霖.污泥深度脫水處理工藝的工程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