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 要:將現有的環境進行改造和利用,最終形成園林景觀,這樣的過程就是園林設計。園林設計包括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僅有道路和地形的設計,更包括了植物和景觀,最終將一個區域形成一個符合人們審美需要的場所。在設計過程中,為了可以更好地保證其能夠符合于人們的審美思想,必然需要貫徹必要的美學原理。本文針對美學思想和園林設計之間的關系以及實際應用情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園林設計;美學思想;差異
在自然界,存在著山水和植物等要素,如果能夠將其應用起來,融入一系列人工建筑,最終就可以形成園林景觀。園林景觀設計一直以來都在我國的設計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更可以讓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滿足。園林景觀設計的要素是審美,其經過一系列施工來講人們心中的景觀描繪出來。所以不難看出,在整個園林設計當中美學思想應用的重要性,作為設計師來說,更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這樣才能給園林設計工作的質量帶來保證。
1 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歷程
園林建設一直是我國建設和發展中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我國的園林設計開始走向現代化,但是在這一百多年中,園林設計的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舉例來說,在二十世紀初,人們就開始摒棄傳統的設計理念,古典園林設計正在向新型園林設計發展和過渡,在這個過程中園林設計風格不斷完善、理念也越來越先進,風格也開始逐漸固定。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園林設計也更加趨于時尚,審美水平風格越來越鮮明,也有了更加明顯的特色。所以不難看出,我國的園林設計將會不斷走向成熟,隨著理論的完善,也將在世界園林設計中占據更高的地位。
2 園林設計美學元素的分析
2.1 視覺要素
(1)光影要素
光影要素可以說是人類視覺感受中基本要素了,其表現力是非常豐富的。在園林當中,無論是樹影還是鏤空的墻體門窗,在陽光、月光和燈光的照耀下,都可以呈現出鮮明的特點來,讓人心曠神怡。
(2)色彩搭配
人眼對于色彩也是非常敏感的,也可以說景觀可以經過色彩來進行定位,任何一種顏色都應當保證風格相配,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自然氣氛烘托之下產生風格。舉例來說,我國在園林設計當中更加喜愛的顏色包括紅、黃、灰、白等等,經過這些色彩來營造出的景觀也被人們所鐘愛著,進入新時代,這些色彩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2.2 聽覺
聽覺形象是由適合的高音、響度和音色融匯而成,雖然無色無生,卻可以叩動審美者的心弦,將審美者帶入一種美的境界。例如我國傳統園林中常用的雨打芭蕉,芭蕉碩大的片片綠葉,習慣種在屋角或檐前以接受雨水的滴落,奏出一曲忽緊忽慢的彈撥樂,給人以鬧中有逸趣。當淅瀝疏雨,拙政園的聽雨軒外,那蕉葉竹葉皆響,大珠小珠俱走,讓人靜聽天地之天籟。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閉起雙眼,聆聽鳥兒嬉水的拍打聲,好似悅耳的音樂,猶如天籟之音一般。
3 關于園林景觀中的美學應用
3.1 植物的應用
在園林工程中,植物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往往具有優美的形態和多樣的形式,經過光合作用也可以讓空氣達到凈化的作用,避免噪音的產生。所以正常來說,園林景觀當中的植物使用數量非常大。使用植物來設計造型,可以讓其更好地體現出自然的特點,有助于游人放松心情,感受寧靜。植物造型價格并不昂貴,所以積極使用植物來開展設計,可以大大提高園林工程的經濟效益。植物本身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經過花葉的搭配,就可以形成不同的美感。
3.2 結構和山石的應用
在現代的美學觀點中,目的和主題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也在有意地摒棄功能單一的教條問題,結構形式在整個表現體系當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了。山石也屬于自然景觀的一種,雖然外表看起來較為堅硬,但可以更好地突出其品質,其可以突出堅韌的個性。在景觀設計中堆山置石同樣也是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保留下來的,由于山石能夠很好地承接園林景觀,因此在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山石在園林景觀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古時候人們在進行園林設計時經常使用山石建造假山,如古典私家園林的代表獅子林就是山石景觀設計之中的代表作品,園林中的獅子造型好像在像造物者傳達著膜拜之情,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在擬人化的山石造型中,我們也不難看到擬物化的山石,這些都是人們設計思想的來源。綜上所述,運用假山進行景觀設計是長久以來的園林設計中經常使用到的手段,或置于水岸邊,或安放于植物之中,運用不同的搭配營造出美感。
3.3 理水之美
(1)靜態美。靜態水可給人以寧靜、平和的特征及舒適、安詳的視覺感受,同時可通過映襯周圍景色倒影來豐富景觀層次,擴大景觀視覺空間。
(2)動態美。可通過流動及相對不穩定狀態使環境呈現出活躍的氣氛和充滿生機的景象,并可聚焦人們景觀視覺。
(3)聲效應。有趣的流水聲可使人鎮定、消除疲勞并恢復精神,同時水流聲可通過其導向作用來吸引人們探索,而在設計水聲時并非均采用改變水面高度來實現,而可通過匯入支流增加水量或將巖石不同擺放規則來改變水流創造不同音調和音質等措施來實現。
(4)光效應。特定環境下水體如一面鏡子可形象、真實的映射周圍物象,當水面出現漣漪則可將影像破壞、破碎,而呈現色彩斑斕的效果,該種波光粼粼的效果可引導游人呈現發現般的激動和歡快,并在感覺上達到喜悅的呼喚和無聲的精神激蕩。
3.4 生態之美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實現生態美則應遵循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原則,應遵循系統效率最優的原則將園林內外空間內各種物質和能源間有秩序的循環轉換,具體可通過物種鄉土化以防外來物種侵襲而丟掉本土特色;物種多樣化來保證系統內物質循環和流動,并可節省內部空間;層次化結構來構件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合理搭配以創造利于植株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種植結構;嚴格控制跨地區、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來防止外來物種不能融入當地生態系統內,而降低整個生態系統的抗病害的抵御能力。
4 結束語
我國社會發展水平還在不斷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所以這也給園林設計帶來了必要的保證。作為設計人員來說,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保證自己的美學修養,在設計過程中秉承綠色環保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可持續發展,讓園林景觀發揮出多方面的價值來。本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參考文獻
[1]金藝.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6(9).
[2]馬亮.中國園林中的美學思想對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6,29(3):304-304.
[3]張奕愷,段佳卉.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代水景設計中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6(6):30-31.
[4]何斌.古典園林生態設計手法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