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蓮
(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江蘇東臺 224000)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形式也極為落后、老套。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數學思維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新課改之后,教學內容逐漸豐富,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承擔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責任,推動素質化教育的進程。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特點,優化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針對小學數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展開探討,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廣大教師開展素質教育帶來借鑒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后,學習就不再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當學生處于一種迫不及待去求知的狀態時,他們的思維也會十分活躍。在這種狀態下,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就更為高效。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踐行“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讓他們能夠愛上數學這門學科,從而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提高數學思維能力[1]。
比如,在剛剛引入圓周率這個概念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喜愛的諸如故事、游戲等教學元素來優化教學設計,營造良好的氣氛,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對圓周率的數值進行驗證,讓他們在驗證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的理解。采用這種將故事與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營造課堂氣氛,還能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讓他們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發展。由此可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他們數學思維的首要條件。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將知識更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并且善于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來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有效發展。
提問是一種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能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發展。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提問方式較為單一,廣大教師多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學生就會較為被動,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拓展。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消化知識,而且還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開辟渠道。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改變傳統的提問方式單一的現狀,一方面是幫助學生建立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在思考中鞏固知識,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
創設問題情境不同于傳統的提問方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拋出問題點,圍繞問題點設計“問題串”,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從而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在講解“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重要公式時,可以為他們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在課前準備一根繩子,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擺弄繩子,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繩索可以擺出哪些圖形,并且什么樣的平面圖形面積最大。然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探究出正確的答案。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鞏固已有的知識,還能在操作實踐過程中提高操作能力和銜接知識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他們創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誘發學生思考的欲望,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難點,讓他們在情境中感悟知識,在操作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思考過程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2]。多媒體技術集合多種教學優勢于一身。通過應用這種技術,教師可以將數學的抽象概念以一種更為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直觀思維起主導作用的階段,他們在面對直觀知識時,更容易產生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深入。當他們在腦海中對數字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時,才能逐漸感知到數學規律,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因此,廣大教師需要全面地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將靜態的知識以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直觀的知識中剝離出抽象的概念。這樣一來,既可以加深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又能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公式,在開展這部分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細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利用動態演示來讓學生發現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從而讓學生基于自己已有的認知能力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解方法。采用這種直觀演示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公式進行推導,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他們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由此可見,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可以讓數學教學活動更為生動。并且這種教學形式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他們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廣大教師要全方面地認知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將重難點知識用一種更為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此來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從學生能力培養的層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他們搭建知識結構,幫助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因此,廣大教師需要深入地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制定正確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指導方向,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并且從他們的認知特點出發,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體現出數學價值,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