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菜
唐文秀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曾獲浙江省教壇新秀、溫州市優(yōu)質課一等獎等榮譽。近年來,關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參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牽頭的高中語文新課標任務群研究,并撰寫《百年孤獨》整本書閱讀方案,其案例設計納入《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案例》。
“周末閱讀是蒼南中學語文組的一項光榮傳統(tǒng),大概是在周六,總會有那么幾節(jié)課空出來,讓我們閱讀,無論是荒誕文學還是時文評論,就這樣,每星期一次,從高一讀到了高三。班上有個同學還饒有興致地把每期的周末閱讀都收集起來,夾在一起,兩三年了,也是厚厚一沓。”
“這樣讀三年,比我大學四年看的課外讀物還多。閱讀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拓展了我們的認知。”
“作為一個理工男,我的文學積淀有著高中周末閱讀的很大功勞?!?/p>
這是學生對唐文秀老師所在蒼南中學周末閱讀的評價。
周末閱讀是蒼南中學延續(xù)十幾年的傳統(tǒng),剛開始的時候,每周一節(jié)專題閱讀課,每位教師負責一期內容的遴選,后來,發(fā)展為唐文秀老師專人負責,到后期基本形成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思想文化”這樣一個整體思路,從高一到高三,漸成體系。
三年里,學生讀了龍應臺、吳念真、琦君、劉瑜、木心、高爾泰、資中筠、董橋、李娟、莫言、沈從文;讀了奈保爾、馬爾克斯、卡夫卡、王爾德、里爾克、帕烏斯托夫斯基、巴別爾、海明威。三年時間,大概有近百位作家走進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當這一形式趨于穩(wěn)定之時,唐文秀老師卻意識到這正是新變化的開始。“周末閱讀”縱有千般好,始終有不足。它帶來了面的擴展,但無法實現(xiàn)點的深入。由于閱讀時間和閱讀篇幅的限制,學生對每部作品的理解,都注定只能淺嘗輒止。于是,他開始嘗試整本書閱讀的實踐,并將原來的“周末閱讀”改為“師生每月共讀”。
唐文秀老師選擇了《百年孤獨》,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其一是篇幅適中。一個月的時間,一般以二十幾萬字為宜,這個長度既保證了閱讀的廣度,又不過于冗長,擠占學生業(yè)余時間。其二是可讀性。不能過于晦澀枯燥,至少開始的時候不能這樣,必須尊重這個年齡層學生的心理特點,保證閱讀的愉悅度。其三是經(jīng)典性。選擇史有定論的經(jīng)典文本,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閱讀感和審美觀。其四是延續(xù)性。剛開始選擇的作家如果是教材里出現(xiàn)過的,可以實現(xiàn)對教材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對學生而言,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正好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具體操作過程中,唐文秀老師也做了多種嘗試。第一周,他花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通過繪制人物關系圖、專題分享,指導閱讀,解決難點,掃清了學生對馬爾克斯和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認知障礙。第二周,他開設“小說的主角是男性/女性”的主題辯論會。第三周,他主持了兩節(jié)文本精讀課,一節(jié)課賞讀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手法,一節(jié)課追問小說主題。最后一周,是閱讀分享課,學生以小組合作、專題分享的形式,完成了讀書報告。
這之后,唐文秀又帶領學生讀了《圍城》《樹上的男爵》《半生緣》《1984》《活著》《雙城記》《鼠疫》等。一年多的實踐使學生對人物、主題、語言等有自己的鑒賞與審美,有了比較閱讀的意識。在學生的讀后感及課堂分享中,時常會出現(xiàn)“方鴻漸與沈世鈞性格之異同”“從家族史看《百年孤獨》與《紅樓夢》”“《圍城》與《半生緣》婚姻愛情觀比較”之類的心得體會。
進入高三,唐文秀老師的整本書閱讀進一步拓展了門類,增加了學術類和思想類的文本,更進一步地貼合了高三學生的學習要求。當然,由于時間的限制,數(shù)量上有所刪減,《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觀念的水位》《人間詞話》《民國風度》便是高三一年交出的成績單。具體操作上,更注重學以致用,注重與作文寫作的關聯(lián)與指引。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日漸理性而成熟,重邏輯、重思辨、重批判,而不情緒化表達,浸潤式的文學閱讀帶來的成效令他備受鼓舞。
在負責“師生每月共讀”的時間里,唐文秀老師做了很多嘗試。他認識到,文本類型與閱讀難度不同,不僅對教師的參與程度提出要求,客觀上也要求找到盡可能貼合文本的閱讀活動,并讓活動多樣化。
《百年孤獨》需要多做講座;《圍城》需要多做分享;《樹上的男爵》需要多聊聊柯西莫的人物形象;《半生緣》需要多談談愛情模式與戀愛心理;《百年孤獨》可以模仿其敘事要求,寫一篇家族史;《半生緣》可以開金句分享誦讀會。
在初次閱讀之后,依興趣分小組,進行專題閱讀探究。比如,探討抗戰(zhàn)時期的知識分子群像,探討張愛玲筆下的女性人物形象類型,探討中國作家的魔幻現(xiàn)實本土化等,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二次閱讀方式。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完全可以給他們足夠的課堂時間,讓他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
但閱讀的推進,其實困難重重。比如,有的學生沒有閱讀的愿望,直接質問看書有什么用,不就作文提高一點?我不想花這個時間行不行?對這樣學生,唐文秀老師也做了很多努力。在他看來,一個人如果一生都無法通過閱讀收獲快樂,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所以他總是愿意多花點時間給這些學生。他常說,讓他們開始讀就是一個勝利,至于讀到什么程度,不必急于求成。
從教以來,唐文秀老師始終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始終相信閱讀可以助人成長,一直致力于做一名“純粹”的教師,“快樂語文,教學相長”的基本理念也一直貫穿其整個教學生涯,致力于將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