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使實習護生更好地適應兒科臨床護理的學習,為提高實習護生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兒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采取了加強教育,本文探討在兒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強化對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患兒身心健康的恢復,有利于兒科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兒科;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和有評價地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活動,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教育在兒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具備健康教育的能力是目前對實習護生的客觀要求。由于兒科患兒的年齡差距大、起病急、變化快、病程短、家長多慮、陪護更換頻繁等特點,使實習護生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受到影響,而健康教育實施的質量高低是影響護患關系和促進患兒健康的重要環節。針對兒科疾病的特點和健康教育在兒科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在兒科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加強對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是臨床帶教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具體做法如下:
一、 嚴格篩選帶教老師
帶教老師必須是具有多年的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豐富的健康教育知識和一定溝通技巧的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師。帶教老師是實習護生臨床護理實習的啟蒙者和指導者,其必須嚴格律己、以身作則,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在日常帶教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向實習護生傳授健康教育的實戰經驗。
二、 加強入科實習教育
在實習護生進入科室后,由帶教老師詳細介紹兒科病房環境、日常主要護理內容、常用護理操作規范、常見疾病類型和實習護生應注意的問題等,讓實習護生在入科實習初期能對兒科護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一個總體觀,讓其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對于兒科臨床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性。
三、 加強溝通技巧的訓練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需要加強實習護生與患兒及其家長溝通技巧的訓練。結合兒科特點由帶教老師向實習護生示范各類健康教育的溝通交流技巧。在培訓中,向實習護生提出明確要求,如規范職業用語、行為舉止等。患兒處于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溝通能力在不同年齡階段差異大,以及家長對患兒的保護意識強,因此帶教老師應指導實習護生不僅與患兒溝通時需掌握一定的技巧,還需注意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對實習護生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標準化病人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合理指導實習護生根據患兒的年齡靈活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方式與患兒交流,交流時語言應通俗易懂,并根據其反應及時調整溝通的方式,給予患兒平等尊重。指導實習護生在健康教育時注意使用開放式提問,鼓勵患兒與家長交談,恰當地使用非語言溝通。在交流時,注意眼神和肢體語言的配合,適時使用非語言交流,如給予患兒擁抱或撫摸、輕拍背部等,協助家長做好患兒日常生活護理,如梳頭、洗臉、洗發等,積極參與患兒的游戲,使游戲作為護患溝通的橋梁,以此拉近護患的距離。
四、 加強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
兒科疾病起病急、變化快、癥狀重、容易合并感染及病情反復,這與年長兒自我照顧能力不足,以及年幼兒的照顧者缺乏對兒科常見病預防保健等知識的掌握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想較好的培養實習護生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讓其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實習護生要根據具體的患兒疾病復習書本知識,如疾病病因、病機、臨床特征、治療方案和護理等。結合真實存在的問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可以在實際宣教過程中豐富內容,增強說服力。
結合經典案例,定期開展病案討論、角色扮演、小組討論、PBL教學等多形式的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方法的引入能提高實習護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如PBL教學方法特別強調了實習護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為實習護生提供場景及真實病例,供其學習和訓練,使護生能帶著問題積極收集和分析資料,直到解決問題,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患兒不同階段的健康問題進行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指導實習護生合理運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評估患兒及家長的實際情況,了解患兒及家長對疾病與健康的認識程度、獲取知識的途徑以及對知識的迫切需求點,制訂健康教育的計劃及目標,實施健康教育并進行效果評價。當目標未達成時,應按護理程序重新實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方法的改進。
帶教老師可以從入院宣教示范做起,鼓勵實習護生積極參與其中,先模仿后創新。每完成一次宣教,詢問實習護生的感受,鼓勵她們提問,及時答疑解惑,從而培養實習護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善于總結的優秀品質。還可以根據兒科特點讓實習護生參與到健康教育資料的制作當中,如編制兒科健康教育押韻兒歌、編制兒科動漫卡通健康宣教卡、制作兒科健康教育知識展板、圖片、宣傳小冊子及多媒體等。為促進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還可以展開分小組進行健康教育競賽,完成后由帶教老師現場點評、小組自評和互評,以及在患兒和家長中進行健康教育滿意度的調查,從而培養實習護生團隊合作、良性競爭的優良品質。
在實習護生輪轉出科前,帶教老師可以組織進行小組討論,就在兒科輪轉實習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的難點討論。鼓勵每一位實習護生積極發言,交流分享在兒科病房開展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同時也有利于帶教老師不斷完善兒科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培養的教學計劃。
健康教育作為一種護理手段已成為護理工作的一項主要內容,是臨床護理人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加強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讓實習護生在兒科輪轉期間,進一步掌握相關健康教育理論方法及專業知識,提高自我的溝通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出更優秀的護理人才,為今后兒科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晶.兒科護理學教學中護生健康教育能力培養[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3):1794-1795.
[2]于錦華,顧瓊,蘇敏,等.P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0):50-52.
作者簡介:
謝斐,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大學醫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