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學生朝氣蓬勃,對事物逐漸有了自己的理解與認知,是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階段,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健全、品德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飛速,信息技術已經深深融入教育之中,借助信息技術我們對教學進行改革,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如何運用好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是我們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思想品德
一、 前言
道德是人必備的基本品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初中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階段,也在逐漸地參與社會活動,是學生個體性格、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的重要形成期。新時代對學生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以及促進學生的發展需要,我們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認知、思維能力、情感、行為方式的全面培養。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先進性、實效性和針對性,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創新與便利,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改善課堂氛圍,融入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實效性。
二、 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真正融入課堂教學
初中生的求知欲是旺盛的,對事物充滿了探索和認知的動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發現自己在講臺上聲情并茂地講解課程,學生卻不怎么關注課堂,開小差、小動作甚至睡覺的大有人在。如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首先就要提高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關注度,對課堂產生興趣,才能真正投入進來,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教師要針對課程做好課堂設計,可以利用PPT、視頻、音樂等多種媒體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引入課堂,隨著課件的播放來思考問題,引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并作個人感悟總結,真正理解課堂知識。
在教授《感悟青春》的課程時,以一首《同桌的你》將學生帶入青春校園的氛圍。同桌是大部分學生校園生活中關系最為密切的朋友和伙伴,一起上課一起探討知識,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讓學生對自己的同桌做出評價,說說同桌的愛好、性格、優點、不足,講一講你和同桌之間有趣的小故事,以此進入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交流,對于不同個體的差異應當持什么樣的態度,怎樣做才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讓學生通過切身的體驗與感受,推己及人,聽聽不同的觀點和認知,進而對自我進行剖析和反思,引導學生規范自身言行。
三、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思想品德課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其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學習重點也比較多,更是將學校與社會聯系起來,因此如果只靠教師的講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更不要說將所學理論結合實際應用了,學生消化不了知識點,就會對思想道德課程逐漸失去興趣。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手段,改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的課堂場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思想品德的內在精神,并且借助于信息多媒體的應用,還能拓展知識點,讓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這符合現代教育改革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學目標的要求。
例如,在教授《珍愛生命》一課時,我們以圖片或者短篇給學生播放大自然的美麗花草從破土到發芽開花結果的美好過程,萬物復蘇茁壯生長;茂密的森林生機勃勃,生活在林中的各種動物繁衍生息,動物族群的季節遷徙,動物寶寶跟隨母親學習生存技能;人類嬰兒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再到長大成人,這些都是生命的軌跡,都蘊含了十分豐富的生命意義,世界因為生命才充滿了生機,才鑄就了一個彩色的世界,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我們的世界有哪些生命體的物種?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和諧相處?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你要怎么做才會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相信某些問題在我們還沒有提問的時候學生已經思考過,或許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或許學生的思考并沒有實際的目的,只是出于本能或者以往的認知,在此,就需教師對學生的這些想法作出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撥開迷霧,真正接觸到理念的真諦,并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導學生珍愛生命,創造、珍視生命的價值,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像朋友一樣平等交流,學生也更樂于跟朋友進行分享,課堂就會成為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橋梁,教師也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學生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并不局限于學校,社會生活也是學生的老師,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與學生的生活割離開來,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一些現象、學生的經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和課程難易程度制定合適的討論話題,讓學生分析問題的成因,研究問題的發生發展過程,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就能夠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自如應對,如此,能夠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呈現知識背景,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教授第四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時,法律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走到哪里,都離不開規則、秩序和法律,在本單元,教師可以設置話題,給學生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法律的重要性、法律的特征、法律對我們生活的作用。教師可以開展小型的課件制作比賽,教師和同學共同為作品打分,并挑選優秀的作品,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用自己制作的課件來給同學講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去翻閱資料搜集素材,并將素材整理歸納,理清講課思路,規劃課程重點。通過學生實時參與,拓展了學生的眼界,也給學生增加了更多信心,樹立起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人生態度。另外在課余時間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法制宣傳、公益活動,讓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學生實踐,切實與自身聯系起來,鞏固教育效果。
五、 結語
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塑造學生性格和道德品質十分重要,當然在初中的思想道德課程中知識點的難度增大,也更加抽象化,因此借助于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將知識點具化、形象化,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度和理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實干創新的能力,充分發揮思想品德教育的優勢與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寶松.多媒體輔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4(23).
作者簡介:
梁炳鋒,廣東省江門市,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