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魏萌

“舒蘭”為滿語“果實”之意,位于吉林省東北部,素有“果實之城”和“貢米之鄉”的美譽。北緯43度的地理和氣候優勢,為這里的稻米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年10月,當地農民都會沉浸在“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喜悅之中。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除了天道酬勤,農民的豐收也離不開優質的肥料和專業的農資服務隊伍。作為在“稻花香”的熏陶中長大的一代農資人,吉林省忠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姜友善對農民的辛勞有著深刻的體會。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幫助農民種好地,讓他們能夠勤勞致富,過上像城里人一樣體面的生活。
1992年,姜友善進入舒蘭供銷社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工作。在同眾多化肥生產廠家打交道的過程中,他與中阿撒可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讓農民受益,我在選擇合作廠家時,不看品牌的大小,只選擇有良心的企業。”姜友善感慨說,“在舒蘭,我和中阿撒可富是老相識,從開始干農資就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這么多年下來沒有中斷,憑的就是農民的認可和廠商間志同道合的相互信任。”
2000年前后,農資流通體制改革的浪潮摧枯拉朽。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后,姜友善最終決定走出體制,自立門戶。他不敢忘記“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祖訓,特意將“忠仁”二字當做新公司的名字,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忠于服務“三農”的事業。公司、環境、人都在變,但姜友善與中阿撒可富兄弟般的感情卻始終沒變。
中阿公司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豐收三要素:陽光、雨露、撒可富”。然而,對于肥料產品來說,口碑的積累需要一個過程。舒蘭市天德鄉天河村村民于小明是個水稻種植大戶,也是舒蘭地區最早使用撒可富肥料的農戶之一。姜友善介紹說,前些年,由于早稻的收購價格一路走低,于小明覺得用不起撒可富,便換用了其他品牌的低價肥料,結果連續幾年都遭遇減產和倒伏。去年,于小明又找到姜友善,點名要買撒可富,使用后出苗又齊又壯,且沒有受到旱災的影響,當年就實現了增產增收。
在舒蘭,像于小明一樣的農民還有很多,他們都因受益于撒可富的產品和服務,而成為撒可富的忠實用戶。姜友善告訴記者:“我經營撒可富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肥料質量事故。農民一開始確實嫌貴,但是也都承認撒可富的肥料品質好,肥效高。時間久了,農民都把撒可富當成像陽光、雨露一樣不可或缺的種植要素。”其實,中阿撒可富不僅是農民的陽光雨露,也是合作伙伴的堅實后盾。
2008—2009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同時也是忠仁公司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姜友善遇到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拿不出現錢來進貨。按照中阿公司的規定是不允許賒銷的,但因為合作多年且看好姜友善的為人和能力,公司還是破例為他發貨,并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幫助他順利地度過了難關。此后,憑借過人的營銷天賦和中阿公司的大力支持,姜友善逐漸成長為舒蘭地區最有實力代理商之一。
近年來,受國家環保、行業政策趨嚴趨緊,市場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包括中阿公司在內的生產廠家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難。姜友善表示:“撒可富曾像陽光雨露一樣幫助過我,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今天,我也非常理解廠家的壓力和難處。”經過多年的經營布局,忠仁公司已在舒蘭及周邊地區形成了鄉鎮、村、大戶三級營銷網絡,實現了服務區域的無死角、全覆蓋。在同行減量的今天,姜友善頂住壓力,利用完善的網絡和高效的執行,做到了穩銷甚至增量,為撒可富成功鎮守住舒蘭這片必爭之地。
“一家人,一件事,一起做。”這既是姜友善與中阿公司合作的態度,也是行動指南。他深信,既然握手就不能松手,只有廠商一家親,堅守為農服務理念,才能共渡難關,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陣痛中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