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深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填鴨式”的低效率教學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開始凸顯出來。在全面推廣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以及主動學習興趣的培養成為初中化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是所有初中化學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因此文章將對在新課改中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做淺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新探索;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1.教學角色定位不當
在學生化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這一課程的主體,但是目前的教學依舊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跟著教師教學節奏學習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新知識的興趣不濃厚,甚至還會助長學生的懶惰思想。因此,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的傳統教學形態阻礙了學生們創新能力的發展。
2.實驗教學流于形式
初中化學實驗課程最突出的特點是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的學校或者任課教師認為這是在浪費學習時間,不愿意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學習,那些有幸走進實驗室學習的學生也是在先進行理論學習的前提下,而后進行實驗操作。而這樣的實驗意義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且這違背了實驗教學的目的。
3.單一的教學模式
當前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是一個“平白的理論”,沒有注重探究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忽視“語境”探索,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致使學生們缺乏自主性的探究學習。
1.構建“開放”化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與自我探索能力
化學教學在新課程理念下,打破教師灌輸式教學模式,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努力引導學生獨立學習,鼓勵他們另辟蹊徑,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任何功課,最終的目標在于不教?!被瘜W教學也不例外,它不僅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知識,而且讓學生獲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主動性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應樹立以下觀念:
(1)建立開放式教學理念。開放式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例如,讓學生進行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探究,讓學生做一些假設,比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發生變化嗎?如何防止自行車生銹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行動起來,不僅讓學生在輕松的交流中完成了學習目標,也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當然,開放教學模式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具備開放的教學理念,還要有科學評價觀念,因為開放教學往往有多樣性的結論,這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簡單地判斷對錯,要從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習能力提高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2)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合作學習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手段。新課程的實施應注重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得進步,在互動合作中獲得知識,使合作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教學生把自己置身于群體之中,處理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學會與他人合作。
(3)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茖W探究活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更多的實驗操作,在研究性學習中盡可能地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鼓勵學生改善實驗計劃,參與設計。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節的教學中,在講述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特性時,先把鹽酸滴到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讓學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在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問題情境后,讓學生們主動收集數據,設計實驗,通過對假設的交流和討論,最后得出實驗結論。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實現從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學習。
2.創造生活學習情境,開發化學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課程提倡學生的學習內容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相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只是生活中的一個例子,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合理使用教材,新教材為教師預留了充足的發揮空間,要求我們不僅可以使用教材,也可以使用教學材料、輔助材料。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接近,生活中的各種素材都可以成為化學學習的資源;只有將學生生活中的經驗設計成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活動,才能讓學生從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感覺課堂知識與社會生活密切接觸。讓“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變成“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
3.建立師生互動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打破傳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教師走下講臺,重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旦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被轉化,新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課堂教學是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和完成的。在課堂上,我們應該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師生互動,平等參與,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與真誠。以平等的態度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問、自由選擇,甚至采取行動。當學生與教師交換意見時,教師是聽者和參與者。同時教師要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探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大師,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愿意學習化學。
4.改變化學課程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對評價方式的改造相當重視,在評價建議中著重強調要努力構建多元化評價目標,評價手段要多標準化,要做到既關心學習過程又關心學習結果,使學生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中學化學教師有必要確立新的化學教學評價的觀念。在中學化學教學評價的新標準下,標準應該適合每一個學生,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應該是多層次的,同時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只有學生被認為是評價的主體,評價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評價才有更大的意義。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探索過程也是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的過程,同時也是每個教師自我完善的過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是重視個人的獨特經歷和人格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學生和教師構建的互動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瘜W教師應該在化學教學模式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要在教學中突出人文精神,注重學生自身的體驗,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追求探索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輕松、獨立地學習化學并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1]李美倫.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7(2):94.
[2]何金火.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