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份有關國內原研藥專利無效率的數據表獲悉,在專利復審階段,幾乎大于75%的原研藥專利被無效,其中化合物專利被無效的可能性大于50%。(選自《中國知識產權》雜志第137期焦點欄目)
7月9日,第四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暨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對53個先進集體、102名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主持人李雪力邀中國資深的兩位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專利復審委原審查員吳大章老師、博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佑平律師,共同探討有關GUI(圖形用戶界面)的話題。(獨創視頻欄目)
杭州互聯網法院發布了《杭州互聯網法院電子證據平臺規范》,完善了杭州互聯網法院電子證據平臺的建設和管理機制。
第18個世界知識產權月,China IP特別策劃推出“2017年度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涵蓋了近30家全國各地法院推薦的163個典型案例。本文為“HESS”商標詳情。(選自《中國知識產權》雜志第135期,封面故事)
語音口播一周IP大事記。回顧7月2日-7月9日發生的知識產權圈事件。(獨創音頻欄目)
本文通過對幾個近似案件的介紹,分析“商標性使用”問題,最后結合加工貿易、經濟學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分析。(《中國知識產權》獨家發布,作者董曉萌)
截止2018年6月14日,根據ETSI上聲明數據統計,由華為、愛立信、三星、夏普、因特爾等10家企業聲明的5G標準專利達5401族。(作者 王活濤 鄭友德 沈劍鋒 袁真富)
本案判決密切關注了動漫市場已經和正在發生的商業運作,肯定了在先成功開發的動漫形象與在后注冊的商標能夠發生商譽之間的銜接和延伸。(《中國知識產權》獨家發布,作者劉維 湯蘭香)
本文結合具體案例,探討了在創造性判斷中如何理解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對于技術改進的限制,一方面,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通常會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其技術主題以及技術構思的框架內進行改進,另一方面,不能僵化理解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對技術改進的限制。(選自《中國知識產權》雜志第137期,作者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雒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