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從2006年《士兵突擊》熱播后,蘭曉龍的作品就一直備受大眾的喜愛,作品評分與大眾口碑始終居高不下。“閉關”幾年后再次回歸大眾視野,蘭曉龍不僅帶來了新書《好家伙》,早已絕版多年的《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也一同再版,被讀者奉為蘭曉龍版“四書五經”的作品終于集齊。

《士兵突擊》是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士兵的成長歷程,不拋棄、不放棄,在絕境中成長,在失去中成熟,從一個“孬兵”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偵察兵。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中國士兵的心靈史。《我的團長我的團》:—群潰兵聚集在西南小鎮禪達的收容所里,他們毫無斗志,茍且偷生。師長虞嘯卿重建川軍團,將他們招募旗下,但他們清楚自己是炮灰,是不會被歷史記住的小人物。然而,他們終將面對自己內心的夢……《生死線》:四個性格迥異、階層不同的年輕人在沽寧失陷的八年里,組織了一個極具個性化色彩和浪漫主義的抗日組織,將社會各個階層的力量凝聚成反抗侵略者的鐵血旋風。
今年推出的《好家伙》同樣有著崇高的信念:不怕死的是好家伙,有智慧的是好家伙,一根筋的也是好家伙。好家伙是種子,好家伙是先驅,好家伙是燃燒自己照亮未來的人。他們在浸染著鮮血的中國大地上艱難跋涉,從西北荒漠到繁花都市,刀光劍影、明槍暗箭,敵不過他們為挽救民族危亡不怕死、不回頭的信念。好家伙為之犧牲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今天。
蘭曉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除了作品集的出版,備受關注的新劇《境外組》劇本即將完成。正午陽光出品、侯鴻亮制片、孔笙執導、蘭曉龍編劇,強大的陣容以及境外追捕的題材,讓該劇未播先火,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期待。當記者問及演員人選時,蘭曉龍表示,自己當然希望跟好朋友們再合作,但由于檔期等各種原因,“一切還得隨緣”。觀眾期待的《生死線》、《團長》原班人馬能否再聚首,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作為蘭曉龍多年的好友,編劇史航毫不掩飾對蘭曉龍作品的喜愛,稱自己最近正在認真地重讀他的“四書五經”。兩人經常用作品表達彼此的友誼。史航曾經將一個反派頭目取名為蘭曉龍,而蘭曉龍也時常會為史航量身定做一個角色,例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世航大師,以及《好家伙》中“客串未遂”的洋芋擦擦。當代軍人、抗戰遠征軍、抗日游擊隊和情報間諜,目前電視劇軍旅片的所有要素,幾乎都被蘭曉龍寫進了這四部書里,它們共同的主題卻是人性與成長。
蘭曉龍總是能用自己筆下的人物,引導讀者去映照自我,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四部書的諸多人物近似自然界的葉子——你無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這大概源于人性本身的復雜,千人千面,于是蘭曉龍在用人性樹起人物時,也很難克隆。把握人性的復雜多變,并將它描繪得合理通透,這對作家而言是寶貴的天賦。盡管為寫作時偷懶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可讀者卻是享受的。蘭曉龍擅長把筆下的人物扔到極端環境里,把想要描寫的人性用顯微鏡放大出來。但與諸多描述人性的作品著力刻畫陰暗面不同,蘭曉龍更樂于分享他認為的積極、進步和成長的那一面。在蘭曉龍的作品里,很少有原地踏步的角色。角色們逐漸會懂得“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每個人都在吸進灰塵,但這不妨礙我們做更好的自己”、“我踏過地獄的熔巖,心中奔趟著人間的溪流”、“我在和過去的時光,打一場屬于自己的戰爭”。于是,蘭曉龍的書,即便經常被讀者喊“虐”,人們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基調是向上的,“虐”并且從中找尋鼓舞和支撐。這就是蘭曉龍給他讀者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