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琴 翁智慧
【摘 要】 文章以10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首先通過因子分析對各樣本公司財務績效進行綜合評價,然后以有無風險投資介入、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有無聯合投資行為作為自變量,以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作為因變量,以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資產負債率作為控制變量,對樣本公司風險投資與財務績效的相關關系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實證結果顯示:風險投資的介入有利于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提升;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越高,受資企業財務績效越好;風投公司的聯合投資行為對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有負向作用。為此,風投公司應加大對創業企業的風險投資力度,培養專業的風險投資人才,加強投資雙方的溝通,同時投融資管理機構應完善相關風險投資政策和機制,以弱化搭便車效應,充分發揮風險投資的積極作用,提高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
【關鍵詞】 風險投資; 受資企業; 財務績效; 綜合評分; 正相關
【中圖分類號】 F830.59;F2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11-0085-08
當今社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家的創新技術唯有很強時,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因此企業的科技創新對于國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不僅可以促進新技術的研發,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率,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創新型企業來說,其首創階段的資金籌集極其困難,理論上說,此時風險投資的介入不僅解決了創新型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而且會給予技術和管理上的支持,促進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關于風險投資與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關系問題,國外已經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并且擁有成熟的風險投資模式。而我國風險投資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才慢慢興起,研究成果較為匱乏,相關法律制度也并不完善,仍存在許多問題,導致我國風險投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尚未形成共識。但我們不能盲目采用國外的研究成果,應考慮我國當前的經濟狀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風險投資理論[ 1 ]。我國風險投資的主要投資對象是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業企業或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而這些企業的佼佼者往往在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所以本文以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深入研究風險投資與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對促進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基礎理論概述
(一)風險投資的內涵和作用
1.風險投資的內涵和構成
風險投資簡單來說是將資本投入到具有高風險的創新、創業企業,以期受資企業發展成熟后從中獲得高收益的一種投資行為。風險投資在發展過程中都要歷經投入、回收和撤出三大過程,并且存在于創業企業的擴展階段,其目的主要在于獲得資本的增值收益,當受資企業的風險逐漸消失,風投公司便會選擇退出,并開始其他新的投資[ 2 ]。當然在整個投資過程中,風投公司也可以參與受資企業的管理經營,為企業出謀獻策,進而改善受資企業的發展狀況,提高整體業績水平。
風險投資主要有三個構成要素,即風險投資者、風投公司和受資方。其中,風險投資者提供資金的目的在于獲得投資收益,受資方是為了融資用于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2 ],而風投公司在這兩者間起中介作用,并將兩者連接起來構成完整的風險投資體系。
2.風險投資的特征和作用
風險投資通常由專門的風投公司進行運作,是典型的專業性的主權資本投資。風險投資通常在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初創期介入,成熟期退出,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和投資周期長等特征[ 3 ]。
風險投資對創業企業來說具有緩解創業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促進受資企業高效運轉、提供非資本增值服務、滿足多樣化融資需求[ 3 ]等作用。
(二)企業財務績效的概念及評價方法
企業財務績效通常是指一個企業在一段時期內,合理運用自身所擁有的財力、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必要的管理與運作而取得的經營成效。它也是企業高層主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衡量和體現,并能具體反映企業生產運營后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發展狀況等信息,所以企業財務績效可以全面、客觀并綜合地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果[ 4 ]。企業財務績效評價常用的方法有單一指標評價法、多指標綜合評價法。單一指標評價法常用的有托賓Q值、經濟增加值、投資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多指標綜合評價法常用的有因子分析法、平衡計分卡法、綜合評分法等[ 4 ]。本文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將采用多指標綜合評價的方法,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增長能力、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四個方面,分別選取有代表性的指標,并采用因子分析法來衡量和評價企業綜合財務績效。
二、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本文從風險投資的介入、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風投公司的聯合投資行為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研究假設。
(一)風險投資的介入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企業在初創期往往缺乏充分的資金和管理能力及市場信息,若只依靠自有資金和技術經營,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生存。這時風險投資的介入,不僅能夠解決資金問題,而且能提供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社會資源,期間風險資本家會利用自身較高的專業學識和豐富的投資經驗為受資企業提供管理、技術研發、財務、資本市場及發展戰略規劃等方面的非資本增值服務,以提高受資企業的經營能力、風險抵抗能力和盈利能力,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Hochberg(2011)經過研究發現有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相對于無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有更好的公司治理和獨立的董事結構,且具有顯著和持續的良好表現,有利于公司績效水平的提升。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1:風險投資的介入有利于提高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
(二)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上述分析表明,風投公司在對受資企業的投資過程中,會因為追求高收益的目的而利用自身較高的專業學識和豐富的投資經驗,給受資企業提供非資本的增值服務,這不僅對企業具有監督作用,而且督促企業重視自身的健康發展,進而改善企業財務績效水平。同時,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越大,其承擔的風險往往也越高,其更加重視對受資企業的管理監督,并提供更多的非資本增值服務,這樣有助于受資企業成功研發創新技術和開發產品市場潛力,更有助于提高受資方的經營業績,從而獲得風險投資收益。所以說風投公司給受資企業提供的資金越多,持股比例越大,受資企業財務績效往往越高。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2: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越大,受資企業財務績效越好。
(三)風投公司的聯合投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聯合投資是指由兩個或多個風投公司共同策劃和商定后進行的投資決策,并融合不同的經驗和資源共同監督和協助受資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分析和具有價值的增值管理咨詢服務。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自身投資風險、增加投資收益,充分利用和借鑒其他投資者的專業知識和投資經驗來參與決策,促進受資企業治理水平和運營績效的提升,進而實現高投資收益。Chemmanur et al.(2014)研究聯合投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聯合投資支持的企業與單個風投公司支持的企業相比,有更強大的專業管理團隊和更多的專利權,往往會增加企業價值,提升企業經營績效水平。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3:聯合投資能夠提升企業財務績效水平。
三、風險投資與受資方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
通過前述理論分析不難看出,風險投資可以提高創業企業經營績效水平,但是想要得出更有說服力和可靠性的結論,則必須要通過實證分析的結果來驗證。
(一)研究設計
1.樣本的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是研究風險投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為了使收集的數據能夠更有效地檢驗依據相關理論分析提出的假設,選取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100家公司為研究樣本,搜集其2013—2015年的財務數據,共300個觀測值展開研究。實證分析中涉及的創業板上市企業財務報告數據主要來源于RESSET數據庫,并采用Excel2010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研究。
2.變量的選取
(1)解釋變量的選取
本文在風險投資的研究中,將有無風險投資介入、風投公司持股比例以及風投公司有無聯合投資行為作為自變量。
有無風險投資介入:將受資企業前十大股東中有風險投資公司的篩選出來,并賦值為1,否則為0。
風投公司持股比例:受資企業前十大股東中風投公司持股比例之和。
有無聯合投資:當受資企業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兩家或兩家以上風投公司的投資行為被定義為聯合投資且賦值為1,否則為0[ 5 ]。
(2)被解釋變量的選取
由于單一指標很難全面反映我國創業板上市企業的財務績效,所以本文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增長能力4個方面選擇14個指標,構建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用SPSS17.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幾個公共因子來代替前面較多的原始數據,并根據這些公共因子,計算樣本公司的財務績效綜合評分Y,作為回歸分析中的因變量。
(3)控制變量的選取
由于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本文所研究的風險投資的因素外,公司規模、資本結構、公司的治理特征等,對公司的財務績效都有較大的影響[ 5 ],所以本文采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來衡量公司規模,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公司的資本結構,采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來衡量公司的治理特征,并將這三個指標作為回歸分析中的控制變量。變量匯總見表1。
(二)受資方財務績效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將反映企業財務績效的原始數據提煉為少數幾個公共因子,且這幾個公共因子要求涵蓋原始數據中的大部分信息,即盡可能地減少信息流失[ 6 ],并以這些公共因子來進一步計算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
1.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從企業的盈利、償債、增長、營運等能力方面選擇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構建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6 ],如表2所示。
2.可行性檢驗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檢驗各績效指標之間是否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倘若不顯著,則無法提取不相關的少數幾個因子來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績效,本文采用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KMO的取值為0.730>0.5,說明做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同時,Bartlett球形檢驗中卡方統計值為5 777.422,其概率Sig.值為0.000<0.05,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企業各財務績效指標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不相關的少數幾個因子,計算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
3.主因子的提取
通過因子分析,根據各方差貢獻率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選擇幾個特征值大于1的指標,能夠包含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結果如表4所示。
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表4顯示的4個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1.227%,說明所選出的4個公共因子已經包含原有的14個績效指標81.227%的信息,使原有變量信息丟失的較少,達到因子分析的理想效果。且通過圖1也可以看出,曲線拐點在第四個點,即前4個成分的折線坡度較陡,而后面逐漸趨于平緩,說明該圖所反映的信息與表4得出的結論相符。
4.主因子的命名
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建立因子載荷矩陣,其在未經過旋轉之前,提取的因子變量在許多變量上都有較高的載荷,而經過進一步的旋轉后,提取的因子變量含義則更加清楚,旋轉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第一個公共因子在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報酬率、資產凈利率、投入資本回報率上有較大的載荷,且其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用y1表示,且y1的方差貢獻率為34.487%,對企業綜合績效的貢獻最大。第二個公共因子在營業收入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上有較高的載荷,且其反映公司的增長能力,因此可以命名為增長能力因子,用y2表示。第三個公共因子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因為其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上占有較高的載荷,因此可以命名為償債能力因子,用y3表示。第四個公共因子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因為其在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上占有較高的載荷,因此可以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用y4表示。通過這4個公共因子能夠較好地評價受資企業的綜合財務績效[ 6 ]。
通過對所提取的公共因子之間的協方差矩陣檢驗,結果顯示所選取的4個公共因子之間的相關性數值都為0,證明這4個因子之間是不相關的,則可以計算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
5.建立因子得分函數
為了計算各公共因子值,必須確定每個因子與各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首先要生成成分得分系數矩陣,相關結果如表6所示。
依據表6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出所提取的4個公共因子分別與各個績效指標之間的關系式:
y1=0.2U1+ 0.207U2 +0.210U3+0.209U4 +
0.217U5 -0.01U6-0.012U7+0.078U8 -0.076U9-
0.035U10 - 0.064U11 - 0.054U12 - 0.046U13+
0.03U14
y2 = -0.036U1 - 0.038U2 - 0.038U3 - 0.037U4 +… +0.014U14
y3=-0.017U1-0.020U2-0.029U3+0.005U4
+…-0.230U14
y4=-0.044U1-0.056U2-0.009U3-0.012U4+…+0.152U14
其中y1—y4代表因子分析后所提取的4個公共因子,U1—U14代表本文所選擇的14個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指標。
6.構建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
構建4個因子得分函數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可以構建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函數,即可以計算出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Y。據表4,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如下:
Y=0.34487y1+0.16411y2+0.16265y3+0.14064y4
其中Y代表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y1—y4分別代表盈利能力、增長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因子。
將標準化處理過的樣本公司數據,代入上述各因子及綜合評價模型,可以計算各樣本公司近三年的財務績效綜合評分。
(三)風險投資與受資方財務績效關系實證過程
1.描述性統計分析
為了初步分析風險投資與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的關系,運用SPSS17.0軟件,對選取的樣本公司風險投資狀況及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狀況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并作出初步判斷,描述性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從表7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樣本公司中有風險投資的比例平均達到43%,說明在創業板中吸收風險投資的企業不算太多,而有聯合投資行為的平均比例只達到16%。另外,不難看出風投公司對受資企業的持股比例差異不大,有風險投資背景的樣本公司中風投公司持股比例最小值為0.0023,最大值為0.4915,說明風險投資雖然有追求高收益的投資目的,但是由于被投資項目的風險不同,風投公司還是會慎重選擇投資項目。企業財務績效描述性分析結果顯示:有風險投資背景的樣本企業,其盈利能力、增長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以及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的均值都高于無風險投資背景的企業,但是描述性統計分析也只是初步判斷,最終還是要依據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
2.相關性分析
為了進一步研究風險投資的各因素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需要進行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8所示。
表8是采用偏相關分析法,在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資產負債率3個控制變量一定的情況下,對有無風險投資介入、風投公司持股比例以及有無聯合投資行為與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進行的相關性分析。從表8中可以看出,風險投資的介入與企業財務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37>0,且相關系數的顯著性為0.000,在0.01水平上是顯著的,說明風險投資的介入對企業財務績效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另外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與企業財務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203>0,且通過顯著性水平為1%的檢驗,說明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對企業財務績效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而有無聯合投資行為與企業財務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003<0,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聯合投資與企業財務績效的負相關關系不顯著。
以上結論也只是依據相關性分析作出的初步判斷,為了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回歸分析來驗證前面所做的假設。
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由于風險投資方面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因素不止一個,本文借鑒陳東的觀點[ 4 ],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風險投資的各個變量與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進行回歸擬合,進而研究風險投資的不同因素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回歸分析過程如下:
(1)回歸模型的構建
構建風險投資與財務績效綜合評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Y=?茁0 + ?茁1X1 + ?茁2X2 +?茁3X3 +?茁4X4+?茁5X5+?茁6X6+i (1)
其中Y指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X1、X2、X3為解釋變量——有無風險投資介入、風投公司持股比例以及有無聯合投資行為,X4、X5、X6為控制變量——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資產負債率,?茁0為截距,?茁1—?茁6為各自變量和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著為隨機誤差項。
(2)擬合優度檢驗
為了研究風險投資的相關變量對企業財務績效的解釋程度,應首先檢驗所建模型的擬合效果,結果如表9所示。
表9是模型擬合效果的整體概述,從中可以看出R=0.551,R2= 0.303,說明選擇100家創業板上市企業2013—2015年數據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風險投資與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是可行的,且所建立的模型對樣本的擬合程度較好,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有30.3%的部分可以由所研究的風險投資相關變量進行解釋。另外,一般認為DW值在2附近就算良好,越趨近于0和4,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強,表9顯示DW值比較接近于2,說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自相關。
(3)模型的顯著性檢驗
為了檢驗各自變量和控制變量對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影響的顯著性水平,進而判斷所建模型是否有效,必須進行模型的顯著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9所示。
由表9模型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F=21.276,且顯著性概率Sig.值為0.000,在0.05顯著性水平下,說明所建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通過了F檢驗,方程有效,即所選自變量和控制變量聯合起來對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的影響較為顯著。
(4)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
以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為被解釋變量,進行非標準化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
從表10能夠看出,容差值遠大于0,且VIF均在0和10之間,通過了各變量之間的共線性檢驗,說明本文所選取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共線性可能性較小。
有無風險投資介入變量的系數為0.307>0,t=5.845,且t檢驗值的相伴概率Sig.=0.000<0.05,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假設1成立,即風險投資的介入可以顯著提高企業財務績效。
風投公司持股比例的系數為0.408>0,t=2.067,而t檢驗值的相伴概率Sig.=0.028,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檢驗,說明風投公司持股比例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假設2成立。
有無聯合投資的系數為-0.243<0,t=-2.443,且t檢驗值的相伴概率Sig.=0.015<0.05,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聯合投資對企業財務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假設3不成立。
另外,資產負債率的系數-0.01<0,且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資產負債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系數0.509>0,且通過0.05的顯著性水平,說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企業財務績效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4.穩健性檢驗
為了檢驗風險投資的各因素對受資方財務績效影響的穩定性,本文選擇總資產收益率代替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分作為因變量,并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穩健性檢驗。
(1)描述性統計分析
樣本公司總資產收益率狀況,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1所示。
從表11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有風險投資背景的樣本公司,其總資產收益率均值遠高于無風險投資背景的公司。但是描述性統計分析也只是初步檢驗,最終還是要依據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來進一步檢驗其穩健性。
(2)相關性及回歸分析
風險投資的各因素對總資產收益率的偏相關性及回歸分析(限于篇幅,表略)表明,當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資產負債率等控制變量一定的情況下,風險投資的介入、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均與總資產收益率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聯合投資與總資產收益率存在負相關關系,但不顯著。
將因變量替換為總資產收益率后,模型(1)的擬合狀況和顯著性仍然較好。風險投資的介入、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與總資產收益率顯著正相關,而聯合投資對總資產收益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風險投資的各因素對受資方總資產收益率的影響與其對受資方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的影響一致,說明風險投資對企業財務績效影響的穩健性得到檢驗。
四、研究結論和建議
(一)研究結論
1.風險投資的介入有利于提高受資企業財務績效
風投公司一旦投資后,就會取得受資企業的股權,并且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為了降低該風險,他們除了會給受資企業提供資金外,還會努力使投入的資本獲得增值,通過以往的投資經驗和專業的管理技能,給受資企業提供非資本的增值服務,并監督和制約受資企業高層主管人員粉飾利潤和私自操縱業績的道德風險,切實改善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
2.風投公司的持股比例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作用
風投公司作為受資企業的股東之一,當風投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則會越關注受資企業的發展狀況,并利用以往所積累的經驗和專業的管理技能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由此激發受資企業的發展潛力,并提高其經營績效水平,從而實現所投出資本的價值增值并分配更多的收益。
3.風投公司的聯合投資行為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有負向作用
聯合投資對受資企業財務績效存在顯著的負向作用,這與前述研究假設不符。可能由于風險投資者為了降低投資風險,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資源才進行聯合投資,所以即使參與投資的風投公司都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卻并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全力對待被投資企業,因為他們都想依賴其他投資者的資源投入和管理付出從中順便獲得高收益。所以這樣投機取巧的行為往往導致聯合投資的作用適得其反,從而給受資企業財務績效帶來不利影響。
(二)相關建議
1.加大風險投資力度
通過研究發現,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風險投資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說明我國企業沒有很強的風險投資觀念,所以應該加大風險投資力度,使風險投資得到充分運用。首先應大力宣傳風險投資的介入可以有效提高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且能從中獲得高收益的相關理念,引導社會閑置資金投入風投公司參與風險投資;適當放寬國外的風投公司對我國創業企業投資的門檻,減少國外風投公司參與我國風險投資的障礙,以使我國創業企業的發展得到更多風險投資的支持。
2.培養專業的風險投資人才
現如今很多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并不是很高的投資者也會參與風險投資,因為他們都想依賴其他投資者的資源投入和管理付出從中順便獲得高收益,這樣往往會給企業日常管理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受資企業開始不信任風險投資,很多高質量的風投公司也會因此錯失好的投資項目。所以應該從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專業理財能力方面培養風險投資人才,切實改善風險投資質量和投資效率。
3.加強投資雙方的溝通
由于風投公司經常會將眾多項目在同一時期進行投資,然而其擁有的經驗和資源有限,并不能隨時關注所投資的每一個項目,因而受資方要學會主動與投資方交流以便獲得更多的非資本增值服務,且加強溝通的同時投資方還可以提高投資效率和質量,風險投資的目的也更有望實現,進而帶動投資雙方共同發展。
4.完善相關政策和機制以弱化搭便車效應
聯合投資從理論上來講,不僅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還可以幫助受資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增強企業實力。但是由于搭便車現象嚴重影響了受資企業的績效,所以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應出臺相關法規政策,約束風險投資參與者的行為,同時要完善相關風險投資機制,以弱化或避免搭便車現象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7 ]。
綜上所述,風險投資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即風險投資對創業企業績效有一定的影響和幫助作用。但前提是每個投資者都該具備應有的職業操守,靈活運用聯合投資行為來改善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 8 ]。然而,我國風險投資市場還沒有十分成熟,為此,風投公司應加大對創業企業的風險投資力度,培養專業的風險投資人才,加強投資雙方的溝通,投融資管理機構應完善相關風險投資政策和機制,以弱化搭便車效應,充分發揮聯合投資的正向效應,推動風險投資市場的全面發展,切實提高受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永平,茍成娟.風險投資對上市企業IPO后績效的影響:基于創業板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7(5):73-77.
[2] 溫思雅.資本運用、風險管理與投資銀行績效[J].金融論壇,2016(2):14-19.
[3] 周錦江.風險投資對創業板上市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 陳東.私營企業出資人背景、投機性投資與企業績效[J].管理世界,2015(8):97-119.
[5] 宋效中,程瑋.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4(11):34-38.
[6] 楊慧.基于因子分析的某電子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2):44-45.
[7] 季國民.基于創業板的風險投資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8] 張天舒,陳信元,黃俊.政治關聯、風險資本投資與企業績效[J].南開管理評論,2015(5):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