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摘 要: 本文探討微信在警務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中的可行性和應用性,表明微信不僅在警務英語教學中融預習、課中和課外為一體并合理有效利用碎片時間,而且能夠給學習者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并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這為警務英語的信息化教與學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關鍵詞: 微信 警務英語 課堂教學設計
一、引言
信息技術一旦被引入某個實踐領域,便會引起該領域的極大改觀,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教育部最新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堅定了“大學英語要大力推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理念和方向①。隨著數字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移動設備的普及、移動網絡的完善和移動應用場景的日益豐富,為警務英語的信息化教與學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二、微信在警務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無線網絡的覆蓋,微信深受喜愛并被廣泛使用,這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的交流方式。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8.46億,公眾號數量達到3100多萬,現已成為亞洲地區用戶群體最大的即時通訊軟件。從用戶的年齡分布來看,盡管微信用戶的主力軍依然是“80后”、“90后”,但“95后”已經占了14%的比例。
微信群具有快速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和資源共享、收藏、計時、定位等功能及微信公眾平臺內容豐富、獲取便捷的特點,筆者先組建微信群并要求學生進群后關注“警務英語先鋒”、“微英語”、“21世紀英文報”等英語學習公眾平臺,融合到警務英語課內外的教學中。本研究主要以“警務英語先鋒”微信公眾平臺為例。“警務英語先鋒”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創辦的微信公眾號旨在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熟練運用英語進行涉外案(事)件處置、外國人管理、出入境檢查、國際警務合作、外事交流,培養跨文化警務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學習交流平臺。也為廣大涉外民警、在職警官和英語學習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共享的舞臺。
(一)基于微信平臺的課堂英語學習
對于公安院校的學生來說,在警務英語課堂如何習得處理涉外案件的英語能力,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學以致用”。基于微信平臺課堂警務英語的教學方案的設計則嘗試滿足這一環節。
以《交通事故處理》為例,所謂交通事故處理是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事件的處理。如果出現涉及外國人的交通事故,交警就應使用準確簡潔的英語處理現場、明確事故責任、實施調解或處罰。只有消除了語言障礙,才能保證快速處理,避免誤解,減少對交通的影響,節省當事人的精力和時間,還能使外國人了解交警執法過程中的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有關《交通事故處理》課堂教學主要圍繞超速駕駛、酒后駕駛、交通事故報警、交通事故現場勘查、交通事故審理等方面展開學習。
《交通事故處理》預習階段。例如,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筆者首先在“警務英語先鋒”學習交流平臺中搜尋英語詞匯欄目里“最全交通安全英語術語”通過微信群布置兩個預習學習任務:一是告知學生學習有關道路交通安全的背景知識。請學生了解交通違法行為、違章行為和事故、交通標志的英語表達及與交通安全有關的英語術語。通過微信平臺,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查詢大量資料并加以整理,這一過程本身就是豐富所學交通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二是觀看“澳大利亞交通安全電視宣傳片”,對比了解我國交通安全的相關背景知識。2011年,公安部決定2012年12月2日定為“全國交通安全日”。2012年11月18日,國務院同意自2012年起,將每年12月2日設立為“全國交通安全日”。以2016年交通安全日的主題“社會協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為題,分小組查找相關視頻資料,進行小組主題匯報。預習階段微信的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運用旨在方便溝通,減輕部分學生有疑慮但不敢問的壓力,激發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的熱情,提升自信心,增強能力感。
課堂教學階段,即英語知識和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筆者首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微信群中展示超速駕駛、酒后駕駛、交通事故報警、交通事故現場勘查、交通事故審理相關的詞匯、術語、句型并進行歸納與分類,從而得以更好地區分和理解。歸納總結旨在使學生知識清晰化,思路條理化,消除部分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慮,增強英語學習實現目標的努力感。歸納完成后,筆者對警務英語中《交通事故處理》涉及的語言現象作詳細講解。典型的英語句型,如“The good traffic order can't be kept without your police.”是雙重否定句,“It is clear that you are guilty of drunk driving.”是“It”作形式主語的用法。警務英語課堂職業情景教學創造了職業體驗感的學習環境,在情景運用中消除了生詞和句型給學生帶來的困惑,加強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可度,鞏固了固有的詞匯、語法知識,激發了學生對職業英語的興趣,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努力感和面對挫折的能力感。
此外,“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傳授知識還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預習階段以2016年交通安全日的主題“社會協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為題,分小組查找相關視頻資料,進行小組主題匯報。通過應用微信進行前期準備,各小組以自選形式如演講、辯論賽、匯報、歌舞、手工作品展示、角色扮演、制作動漫視頻等從準交警的角度宣傳“安全文明出行”,樹立對今后職業的認同感、塑造在警察職業中交警這一警種在學生心中的新形象。有助于學生不懼怕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勇敢面對挫折和挑戰。
(二)基于微信平臺的課外英語學習
微信可以滿足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學習,是實施泛在學習的優秀平臺,由此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豐富了課外警務英語學習。警務英語課程的重點是以服務實戰為切入點,以警務工作具體內容為依托,實現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與警察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對于公安院校學生而言,學習警務英語不僅要了解各國警察文化,還要用英語表達中國警察文化,達到語言學習的跨文化交際目的。
例如,“警務英語先鋒”中有“看港產警匪片,了解香港警察制度”,這些名詞如飛虎隊、CIB、O記經常刷港產警匪劇的人一定不陌生,利用課外時間看這些香港警匪片能直觀深刻了解香港警察制度和香港警務處職能關系。2017年暑期熱映的《戰狼II》,“警務英語先鋒”緊扣這一熱點逐一介紹“中國的撤僑史”,分別是1958年印尼撤僑、1978年越南撤僑、1986年也門撤僑、1991年索馬里撤僑、1998年埃厄戰爭撤僑、2000年索羅門群島撤僑、2009年海地撤僑、2015年也門撤僑、2016年新西蘭撤僑。
著名實驗心理學家Treicher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依據Treicher的實驗、視覺理論和圖示理論,借力微信,實現警務英語視聽說的全面融合,有利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教學,使其沉浸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增強記憶效果。通過微信平臺,公安院校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尤其是對自己能力認識不足,查詢了大量資料并加以整理,這一過程本身就是豐富所學知識,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的過程,從而增強了直面挫折的能力感和挑戰感。
三、分析與討論
第一,微信搭建了移動網絡學習平臺使警務英語教學方式更多樣,師生之間交流氛圍更輕松,很多不能開口和不敢開口的學生,在微信上通過語音、文字、圖片發送、推送共享信息等方式增加了參與度,變得善于言談,降低焦慮,提升自信。
第二,微信在警務英語教學中對學習者的思維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微信作為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其自身也在高速發展和完善中。可以預見,隨著微信版本的更新和功能的進一步開放,微信能為移動教學提供的功能將更加豐富。微信群可以及時實現交流討論,成果共享。英語學習公眾平臺內容豐富,將警務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警察職業緊密結合。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興趣增加,因為喜歡而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公安院校學生入校后實行警務化管理,在第一學期開課前完成了為期40天-50天的軍訓,面對新的生活、學習環境,他們能夠快速適應,也能順利應對任何挫折,因此,警務英語學習中雖然有困難,但是借力他們最喜愛的微信,學生都竭盡所能地完成。
四、結語
研究表明,微信在公安院校學生警務英語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已滲透到警務英語學習中。一方面,微信在警務英語教學中融預習階段的了解知識、課堂鞏固知識和課外拓展知識為一體,同時在這三階段實現了合理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另一方面,由于技術促進語言運用具有情感激勵屬性,能夠給學習者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基于微信的警務英語學習有助于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增強學生個人學習英語的能力感和努力感。同時,微信建立了師生、生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平臺。
最后,微信也在高速發展和完善中,不可避免微信學習也有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取代現有的在線教育平臺,只能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最大的便利實現泛在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
[2]趙興龍,王冰潔,張俊.技術促進語言運用的五個假設[J].中國電化教育,2011(4).
[3]曾范敬.公安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歸因傾向分析及啟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
基金項目:2016年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期“全國高職外語教學改革課題”《高職高專警務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GZWYJXGG-04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