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 上
居民樓、辦公樓、商場、學校、廠房、劇院和機場都屬于建筑,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方便,可以說有人活動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建筑。正是因為建筑太普通了,很多人司空見慣,發現不到身邊建筑的美。其實,每座建筑都有專屬的“造型師”——建筑師,有了他們,建筑才呈現出不同的美。身處美的建筑中,人的心情也隨之愉悅了起來!
◎天壇祈年殿
◎古羅馬斗獸場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師阿爾伯蒂曾說:“我認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諧,不論什么主題,這些部分都應該按照這樣的比例和關系協調起來,以至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減少或更改什么,除非有意破壞它。”建筑之美就在于適當比例的尺度,那么這個“尺度”的標準是什么呢?那就是“人”,能夠滿足、契合人的需要的尺度,就是適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過于陡峭的樓梯或者過于低矮的房門都會令我們不舒服,一般不具有觀賞性,也就不能算“美”的建筑。
當然,什么是建筑之美并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建筑看起來自然平和、波瀾不驚,有的建筑能帶給人溫馨的喜悅感,有的夸張的建筑還能帶給人震撼的感受。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是立體的畫,是無聲的詩,一點兒不錯!
建筑是什么?它是由各種建筑材料在一定建筑技術的支持下構建而成的,可以滿足我們開展各種活動的空間。因此,建筑的美是可以通過建筑的造型、建筑的材料、建筑的環境、建筑的色彩,以及建筑的情感來傳達的,這一下子可真是說不完!在本欄目的前幾期,我們先分別解釋一下這五個方面的含義,然后我們就帶所有小意粉們去見識一下古今中外的奇妙建筑。
建筑的造型指的是建筑的形態,概括來說就是單個幾何體或多個幾何體如何組合出新奇的造型。比如,天壇的祈年殿是由圓柱體加圓錐形的屋頂表面構成的,我們剛剛去過的意大利的古羅馬斗獸場的建筑外圍呈橢圓形。
和大多數生物體的對稱形態類似,對稱體是最穩定的結構,符合人們最基本的審美。進行建筑設計時,采用對稱布局有利于實現力的均衡,提高建筑的穩定性,在外在形式上,能彰顯其莊重性。比如,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由方形石塊堆砌成上小下大的方錐體。金字塔采用這種造型不僅顯得莊嚴雄偉、樸素穩重,與周圍無垠的沙漠渾然一體,而且結構的安全系數極高。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幾何美,也常指對稱均衡的設計理念,無論是殿堂還是亭臺樓閣,從外觀看大都是由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構成,并且呈左右對稱的格局。
對稱的結構容易給人安全、穩定、莊重的感覺。但過于追求對稱性,也容易使建筑顯得單調、呆板,適當地打破對稱關系,有利于體現建筑的差異性。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她的設計幾乎推翻了傳統建筑師對建筑的認知,你能區分出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哪里是墻,哪里是屋頂嗎?自由流動的曲面模糊了空間的邊界,整個建筑如同天外來物。盡管它不再對稱,但無疑是美的,因為它的造型依然體現了均衡的美感,就像體操運動員做出的復雜平衡動作,這是更高級的美。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