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英偉
到了夏天,生活便多姿多彩起來。如果流落荒島只能帶一個伙伴,你會選擇誰呢?我也許會選擇北野武。這個當過出租車司機、做過漫才(類似“相聲”)藝人的導演實在太有趣了,和他在一起干什么都不會無聊。他的夏天,自然也有著各種色彩和無數故事。

小學生正男一直與外婆住在一起,暑假來臨,伙伴們都隨家長去度假了。孤獨的正男想要離家找尋自己從未見過的媽媽,與他同行的,是一個已屆中年但仍游手好閑的男人。一個是未經世事煩擾的孩子,一個是心靈已蒙上世俗灰塵的大人,兩個同樣對生活感到迷茫的人上路了。
當正男來到媽媽住的地方,發現“媽媽”牽著一個小女孩的手時,他頓覺路上克服所有艱難的意義盡失。正男失望地哭了,一直陪伴他的男人不忍心看正男傷心,便拿出一個帶鈴鐺的玻璃天使,告訴正男剛才那個女人不是他的媽媽,留下這個鈴鐺天使給正男的人才是他真正的媽媽,只要在難過的時候搖一搖,天使就會出現?;爻痰穆飞?,他們遇見了很多人:在月光下扮成太空人的光頭先生、從蕩繩上掉進泥池發出哀號的重磅先生、撒著不著邊際的謊卻足夠善良的好人先生……如果說兩位主人公在這趟旅程的前半段遇上的是“現實中的人”的話,那么他們在回程中遇到的就是“理想中的人”,正因為這些好心人努力給正男帶來溫暖和歡笑,他才逐漸擺脫未能與母親相認的憂愁。而一直陪伴在正男身邊的男人也下決心探訪那所看上去殘舊不堪的養老院——在那里,有一個離群而坐的老人,她是菊次郎的母親。原來《菊次郎之夏》里的“菊次郎”,指的是這個男人,這樣一個男人的內心,也隱藏著那種未能與母親相見的憂愁。
幸福,有時候不在目的地,而是在沿途道路上。擁有了不同的感觸與收獲,他們最后還會回到各自出發的地方,而看完電影的我們也將回憶起自己逝去的歲月,想起親愛的媽媽。


《菊次郎之夏》的背景音樂由著名音樂家久石讓創作,主題曲音樂根據劇情不斷變奏,但主旋律不變,使得活潑的熱浪與淡淡的憂傷貫穿全片。在這場以“回歸”為主題的旅程中,菊次郎痞氣十足卻又令人捧腹的行為,配以輕松悠閑的《夏》,有趣極了!而當兩人一整天沒有搭到便車,只能來到鄉村的小站等待時,影片的氣氛開始慢慢轉變,強烈的孤獨感和疏離感撲面而來,使觀眾不由得掬一把同情之淚。
影片的另一特色,就是導演北野武獨特的長鏡頭使用。長鏡頭是北野武的招牌,相信看過影片的你一定不會忘記電影開頭和結尾時正男的奔跑。片頭持續了55秒的正男奔跑的長鏡頭,為正男尋母埋下伏筆,也為整部電影奠定了風格基調——樸素、悠然、溫暖。奔跑過程中,穿插著他站在廣告牌后扮鬼臉的可愛片段,讓人忍俊不禁。而結尾長達1分鐘的奔跑場景則意味著主人公終于找到了久違的快樂,仿佛獲得新生。

不學無術、無所事事、欺軟怕硬、斤斤計較……菊次郎就是這么一個看似一無是處的中年大叔,因為輸了錢而不得不搭順風車去東京,明明不會游泳卻又愛裝腔作勢,在廟會上為了占小便宜而被人揍……而就是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憐的大叔,卻從未在千里迢迢的旅途中口出怨言,僅僅為了幫小男孩圓一個尋母之夢。
有人說,片中的正男和菊次郎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導演北野武自己。其實,北野武曾在隨筆集《菊次郎與佐紀》中透露,自己父親的名字便是“菊次郎”,也許正因為自己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關愛,北野武才想用這部電影來送給十幾歲的自己吧!
日常生活中,你也許經常和父母想法不一樣,甚至拌嘴。你也不明白事情怎么會這樣:明明很在意父母的辛苦,為何愛會變成彼此傷害?也許有時你特別想念他們,可是通電話時,卻又無話可說。親愛的“小菊次郎”,我請你靜下心來,別責怪自己,也別怪父母,你們只是彼此關心卻都不擅表達。
在少年時期,我也有這樣的困惑,但那是成長與獨立的必經之路,是學習如何建立親密關系的第一課。賭氣和拌嘴常會遮蓋“愛”的真相,只有鼓起勇氣來了解、欣賞自己與父母的性格,把自己的決定和原因心平氣和地告訴父母,相信他們一定也會平等謙和地對待你。
北野武用天上的北斗七星,用天使之鈴,用繁茂的綠,用正男輕快的步子來播撒希望,也希望你常懷如夏日般的微笑,迎接人生中的種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