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峰
(海南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3)
高爾夫運動從最初牧羊人的游戲演變為世界第3大運動,作為一項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優雅、時尚,且有益于身心的運動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2016年,高爾夫重新成為夏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給競技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在我國,高爾夫運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高爾夫競技水平不高,且關于高爾夫基礎性科研工作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對高爾夫運動員身體素質方面的研究比較匱乏。全揮桿作為高爾夫的一項重要的技術,在競技高爾夫運動中是決定成績的關鍵技術。而任何競技體育運動都需要良好的體能作為支撐。因此,本文對男子高爾夫運動全揮桿技術相關的身體素質特征進行研究,重點了解球手的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和平衡素質特點,揭示不同競技水平的球手身體素質方面的優勢與劣勢,以幫助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全面了解其身體素質狀況,為實施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方案及選材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全揮桿技術相關身體素質特征。
本文選取海南省男子高爾夫隊16名右打高爾夫運動員作為實驗測試對象。所有運動員在測試12個月前無運動損傷及其他傷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采取高速攝像機系統測量男子高爾夫運動員的全揮桿技術動作信息,在測試過程中要求運動員使用1號木桿進行測試,盡全力揮桿5次,且每2次之間揮桿間隔90~180s,避免運動員出現運動性疲勞。采用身體素質有關測量方法和標準測量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和平衡素質。除在戶外進行拋實心球項目測試外,其他項目均在室內進行,身體素質測試主要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和平衡素質。力量素質包括握力測試、縱跳、實心球左、右側拋、前拋;柔韌素質:坐姿體前屈、軀干左、右側屈;平衡素質:單腳閉眼站立測試。
測試過程為:(1)受試者簽署個人信息表和知情同意書;(2)受試者進行必要的熱身活動;(3)試測;(4)測試并記錄受試者5次全揮桿桿頭線速度;(5)測試受試者身體素質,各項身體素質測試均先讓受試者熟悉2次,之后進行正式測試。測試的順序為:先柔韌素質,再平衡素質,最后測試力量素質。記錄所有相關信息。
采用SPSS 22.0對測試所獲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基本描述統計以平均數、標準差等指標為主,考查各水平組之間變量的差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揮桿過程中桿頭速度的快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爾夫運動員全揮桿技術的高低。經過高速攝像系統測試,本研究所選取的16位男子高爾夫運動員的5次全揮桿中最快的桿頭線速度最低為33.15,最高為46.16,平均數為40.27。采用百分位數計算出第33.33百分位數為38.80m/s,第66.66百分位數為42.42 m/s。因此將最大桿頭速度小于38.80m/s劃為低水平組,將38.80m/s~42.42m/s的劃分為中水平組,將42.42m/s以上的劃為高水平組。具體分組情況,見表1。

表1 各組最大全揮桿桿頭線速度n=16
3.2.1 力量素質特征 通過對不同水平層次組的力量素質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其不同水平層次組的反映上肢力量的右手握力和左手握力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隨著水平層次的上升,左、右手握力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對反映下肢爆發力的縱跳高度和縱跳功率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其不同組之間的縱跳高度差異顯著性P>0.05,差異不顯著,但同樣隨著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全揮桿技術水平的提高,縱跳高度值不斷增加,但縱跳功率各組之間的差異顯著,其P<0.05,說明不同組之間的縱跳功率存在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發現,高水平組的縱跳功率顯著高于低水平組;對反映軀干爆發力的拋實心球各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無論是左側拋、右側拋還是前拋的成績,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都隨著全揮桿技術水平的上升而明顯提高。因此,以上結果表明,力量是全揮桿技術男子高爾夫運動員所必不可少的一項身體素質。

表2 各組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力量素質指標比較 n=16
3.2.2 柔韌素質特征 對不同分組的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坐位體前屈、軀干左側屈及軀干右側屈3項代表柔韌素質的指標進行方差分析發現(表3),其坐位體前屈F=12.023,P<0.01,差異極顯著,多重比較結果顯示高水平組的坐位體前屈成績顯著高于低水平組,說明坐位體前屈能對高爾夫運動員的全揮桿技術進行反映。同樣對軀干左側屈和軀干右側屈進行方差檢驗發現,高水平組的成績都顯著優于低水平組。說明柔韌性素質是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全揮桿技術的重要特征。
3.2.3 平衡素質特征 對不同分組的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左側單腳站立和右側單腳站立成績進行方差分析發現,其F值分別為2.257和0.609,其P>0.05,不具有顯著性,但隨著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全揮桿技術水平的上升,左側單腳站立和右側單腳站立這2項平衡素質均呈升高趨勢。

表3 各組男子高爾夫運動員柔韌素質指標比較 n=16

表4 各組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平衡素質指標比較 n=16

表5 男子高爾夫運動員力量素質指標與桿頭速度的相關分析 n=16

表6 男子高爾夫運動員柔韌素質與平衡素質指標與桿頭速度的相關分析 n=16
高爾夫雖然作為一項技術型運動,但是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密切相關,技術在高爾夫運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機能素質也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男子高爾夫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全揮桿技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桿頭線速度與右側握力、實心球左側拋、實心球前拋、縱跳功率之間的相關系數都十分顯著,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其中尤以縱跳功率與男子高爾夫運動員的全揮桿桿頭線速度相關最密切。從表5可以看出,桿頭線速度與柔性指標:坐位體前屈、軀干右側屈、軀干左側屈相關系數都十分顯著,說明全揮桿技術與運動員的柔韌素質存在密切的關系。另外,桿頭線速度與運動員的平衡能力指標相關程度不高,說明一方面可能是全揮桿技術與運動員的平衡能力相關不密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本次研究所采取的測試方法不能很好的反映出運動員這方面的素質(表6)。
任何一項運動都要以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任何技戰術都將無法實施。高爾夫運動是一項技巧性較強的運動,但高爾夫運動在球場上要完成一輪接近4~6h左右的比賽,并且在球場上要應對各種外界難以預料的自然條件及干擾因素的影響,并且要保持穩定的發揮,這不僅考驗運動員的技術,還考驗運動員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在本研究中發現,男子高爾夫運動員的全揮桿技術與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柔韌素質相關度較高。因此,教練員及運動員可以從此方面入手,一是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的訓練,二是在選材的過程可以著重加強對上述2項身體素質的考核。
5.1 男子高、低水平球手之間身體素質的差異顯著,高水平球手身體素質整體水平較高,且更為全面均衡。
5.2 力量素質與柔軟素質是影響全揮桿技術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軀干爆發力、下肢爆發力、柔韌素質對縮短下桿動作時間和營造桿頭最大線速度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