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教師的追求。特別是實訓課,由于實訓場地和設備數量的限制,課堂效率低下。改變教學模式,在《倉儲作業實訓》中采用“分小組分項目教學”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為其他科目實訓課提供很好的借鑒。
關鍵詞:課堂效率;“分小組分項目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教師的追求。學生能否有效的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活動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效率的高低。如何充分利用好45分鐘,將教學內容或技能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并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練習、鞏固,是一個難題,特別是對于實訓課,更加難上加難。所以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實訓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采用哪種教學模式,如何去組織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是擺在實訓課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
在上實訓課的時候,大部分教師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由于實訓場地、設備數量的限制,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很少,課堂效率非常低下。除了物流單證、國際貿易單證等只需要電腦和軟件就可以完成的實訓外,無論是港口物流實訓、叉車實訓,還是倉儲作業實訓都會因為場地有限或設備數量限制導致課堂效率低下,通常都是上兩節課甚至一個上午,每個同學或每組同學才輪到操作一次,等待時間是操作時間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經常會聽到學生抱怨等待時間過長,無聊、浪費時間。
我上《倉儲作業實訓》有十多年了,以前都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先簡單說明操作內容,然后示范,最后由學生操作練習,大部分設備或項目都只能一個人進行操作,例如手動液壓搬運車或堆高車,就算是入庫作業、出庫作業等流程操作也只能三個人同時進行操作,其他同學就在旁邊觀看、等待,浪費大量的時間。又如叉車課,每間學校叉車場只有一兩個,出于安全考慮,每塊場地只能一個同學一臺叉車進行練習,其他同學也一樣在旁邊觀看、等待,浪費時間。在等待的過程中,雖然要求學生觀看其他同學操作,但他們仍會感到無聊,搞小動作,嬉戲打鬧或亂操作其他設備的現象難于避免,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存在安全隱患。
以前在我上《倉儲作業實訓》課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用過不同的辦法,包括小班教學、學生幫教等等,但是都不能很好的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倉儲作業的教學內容包括倉儲作業相關技能和流程操作。倉儲作業相關技能包括手動液壓搬運車、手推車、半自動打包機、手持終端的使用、堆高車駕駛、貨物托盤堆碼等等,這些操作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流程操作包括的項目有入庫作業、補貨作業、拆零揀貨、流通加工、出庫作業、盤點作業,根據崗位分工,每一個項目操作只需要三個人合作就可以完成,加上學生幫教,一次也只能有六個同學操作,學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在等待。經過幾年的嘗試,“分小組分項目教學”對《倉儲作業實訓》課堂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其他科目實訓課教學提供很好的借鑒。
“分小組分項目教學”是如何組織實施的呢?(我們學校實訓課一般都是上小班課)首先,分小組:根據各項目的需要將任課班級的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可以是七人小組,也可以是六人五人不等,還可以根據需要分成三人小組),每個組設一名組長,協助教師進行管理和幫教。其次,分項目(分技能):根據各項目(或技能)的操作時間,將不同的項目(或技能)組成一個項目組,同一項目組中的項目同時進行教學。下面我拿一兩個比較典型的項目組來進行說明。
第一個項目組:我將貨物托盤堆碼作為一個單獨的項目組,因為托盤堆碼有重疊式、縱橫交錯式、正反交錯式、旋轉交錯式四種堆碼方式,貨物紙箱又有不同的尺寸,完全可以同時進行教學和操作。由于重疊式和縱橫交錯式比較簡單,在實際工作中也很少用,所以我只是簡單介紹和示范操作一下,并不要求學生操作。主要是用四種不同尺寸的貨物分別進行正反交錯式和旋轉交錯式堆碼。上課前,我準備了四個1200mm*1000mm的標準托盤,400*300*300mm的模擬貨物紙箱30個,370*190*270mm的紙箱45個,570*380*270mm紙箱15個,380*285*270mm紙箱30個。實訓室布置如下圖:
在介紹了托盤規格的基礎上,選用兩種貨物(紙箱),由教師示范正反交錯式和旋轉交錯式堆碼的堆碼方式,在示范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堆碼的原則、動作規范、驗收要求等等。然后將學生分成四個組,對應四種貨物紙箱,每個組指定一名組長,在組長監督下每個學生分別完成一次正反交錯式堆碼和旋轉交錯式堆碼。完成一種貨物后各組交換位置,直至四種貨物都輪流堆碼一遍。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進行整體的監控,維持好課堂秩序,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指點,同時及時解答學生的提問。在這種安排下,由原來的一個人操作變成四個人同時進行操作,其他小組成員在旁邊觀看,大大減少了等待的時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操作時間, 提高了操作熟練程度。
第二個項目組:我將手動液壓搬運車、堆高車、半自動打包機和手推車組合成一個項目組,相應的將學生分成三個組,每組指定一個比較學生作為組長,對應三個項目(由于手推車和半自動打包機比較簡單易學,作為一個項目),分別進行操作練習。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先在課前準備好各種設備,規劃好場地。上課以后先統一講授和示范手動液壓搬運車、堆高車、手推車、半自動打包機的操作規范、注意事項,特別強調了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操作練習開始以后,第一個組進行手動液壓搬運車的操作練習,第二個組進行堆高車的練習,第三個組進行手推車和半自動打包機的練習。教師主要是進行堆高車的教學,教會學生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規范,在旁邊指導學生練習,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因為堆高車駕駛相對比較難,有一定的危險性。當每一組完成一個項目后,就與其他組輪換,進行下一個項目的操作練習,如此循環。
還有其他的一些項目可以組成項目組,例如入庫理貨、拆零揀貨和流通加工;入庫作業、補貨和小件分揀等等。
經過幾年的嘗試,“分小組分項目教學”比較好的解決了實訓課效率低下的問題。但是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第一,各個項目難易程度不同,所需教學時間也不一,在規劃時要做好協調。第二,每組的組長一定要選擇好,才能發揮幫教和管理的作用。組長必須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實操能力,最好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威信,敢管愿管,才能幫教師上好每一節的實訓課。但是在中職學生中要找到幾個這樣的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分小組分項目教學”可以充分合理的使用實訓場地和有限的實訓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減少學生的等待時間。同時,也對教師的課堂組織、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分組在不同的場地進行實操,組織不好,管理不善的話就會造成課堂紀律渙散,甚至造成混亂,發生安全事故。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規劃,準備好實訓場地和設備,分好組,選好每組的組長并提前與組長溝通,說明組長的的職責和具體要求,才能發揮組長幫教的最大效用。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好課堂管理和控制,對出現的諸如學生上課違紀、不服從組長安排、設備故障等等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保證實訓課的順利進行。
經過了多年的嘗試和不斷改進,“分小組分項目教學”較好的解決了實訓課效率低下的問題,我認為是一種比較好的實訓課課堂教學模式,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合理規劃,認真組織,用心教學,嚴格管理,多想辦法,一定可以上好每一堂實訓課。
作者簡介:陳尚通,講師,本科學歷,單位: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