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
幾日前,一位從事易經研究的朋友送我一串佛珠,并且強調只要隨身攜帶,就會好處多多,遇事即使不錦上添花,也一定能逢兇化吉。幾句話說得我心里暖呼呼美滋滋的,稍有空閑就不由自主地看幾眼那串佛珠。
可戴上的第三天,妻子打來電話,說家里的后院墻塌了。這消息意味著我必須做三件事,一是買磚買沙子等材料要花費一些金錢,二是做拉土打地基等前期準備工作要付出一些力氣,三是找人幫工砌墻要新欠一些人情。
妻子說的那段院墻是父親在世時砌筑的,雖然早就開始傾斜,卻也在風雨中飄搖二十多年,怎么說塌就塌了呢。不由看那串佛珠兩眼,感覺它的作用似乎不大,畢竟塌墻不是好事且還沒有避免。
回到家,當著妻子的面,把佛珠摘下來,同時講述不想再戴的原因。妻聽后道,這墻早一天晚一天都得塌,而且你不知道,后院老張家的孩子天天都在這墻下玩耍。但就塌的那天,那孩子恰巧跟她母親出門了,要不沒準得壓在下面,那樣后果不堪設想。后院墻的坍塌,于我眼中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而在妻子看來卻不完全是壞事。
橫看成嶺側成峰,不能不佩服蘇子瞻的眼光和智慧。一句寫景的詩句講明一個處世的道理。看山的形態如何取決遠近高低的角度,定事的性質怎樣取決喜怒哀樂的心態。兩句話外形相似,本質卻由表及里,只要擁有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無論眼前呈現的是嶺還是峰,都必然是美麗的景致。陶淵明隱居鄉村,日子雖然清苦,卻創造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幸福田園生活;蘇軾屢遭貶謫,行進幾多艱險,卻養成了“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的博大胸懷。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讓平凡成為生活的亮點,讓苦難成為另類的財富,讓不幸成為人生的歷練。一名乞丐吃得不好、穿得不暖、住得不舒適,但他仍然自豪地宣布,我還活著。“還活著”或許是其唯一的優勢,乞丐卻因此感受到了幸福。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共性,看自己孩子總能發現優點。我的孩子聰明,我的孩子誠實,我的孩子富有創造力,我的孩子有遠大理想……若是以看孩子的心態來審視所有的事情,就能發現生活中所有的好處和優勢,如此世界還有不美好存在嗎?
老家村子緊鄰一小火車站。去年,鐵路部門實行站區封閉管理,小火車站連接村里一條便捷的人行通道被攔腰截斷。村人如果就近通過火車站,只能鉆一條高不過一米的涵洞。每次村人說起此事,幾乎都怨聲載道,我也一度持相同態度。直到一天,遇一村民推兩箱蘋果鉆涵洞,既要彎腰,還要推車,難行的程度可想而知。我為她感慨不平時,她卻十分淡然,說有這個涵洞不錯了,要不得繞到二里外的人行橫道走。不過是換個心態,不便就成了捷徑,抱怨就成了贊揚。
去年夏天氣溫極高,跟一位朋友嘮嗑忍不住埋怨太陽。朋友卻意味深長地說,不能怨太陽,太陽與我們的距離始終沒變,是我們自己把臭氧層弄薄氣溫才高的。換種心態就不再怨太陽,也找到了炎炎夏日朋友平靜如水而我坐立不安的原因。
太陽和我們始終是那樣的距離,這距離或許為一種永恒的心態,總會讓世界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