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林娜
摘要: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小學生好奇心強、模仿性強,但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因此,我們必須對英語進行多樣化教學,讓學生在形式多變的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天性活潑,善于模仿,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暫。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本身語言學習單調、無味、枯燥,小學生對此若不感興趣,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只有讓他們對英語感興趣,啟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才會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興趣教學法,如英語學習氛圍的營造,多媒體手段的情境教學,英語游戲教學方法,快節奏的課堂教學設計,簡筆畫教學等,都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大膽表達、樂于開口,在運用語言的同時感知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將學生從單調、無味、枯燥被動的學習狀態帶到積極主動、樂于表達、積極參與的體驗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一、氛圍營造是培養學習興趣的前提
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語言比較容易,如英國人學習中文,在北京生活一段時間,受到中文語言環境的熏陶,勝過在本國學習幾年。同樣,我們中國人的母語不是英語,若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好英語,就需要在課堂上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英語語言環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靈活運用英語口語來組織教學,并運用簡單常用的口語和學生交流。起初,用英語口語組織教學時,為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要配以簡單、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學生就明白了老師的課堂用語,使學生在聽力、語言的表達及語調上受到良好的熏陶,在師生互動中,因語言的可用性和操作性強,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使小學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樂于用英語表達,教師要考慮到營造的英語學習氛圍是否生動、活潑、有趣,是否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所教知識,將教學內容帶到實際生活中,如通過模仿語音、語調、語氣進行對話表演、角色互動等這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來設計教學環節,讓課堂變成生動活潑的場景,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趣味無窮,課下還在回味談論著課堂上的精彩表演。
二、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有效方法
1、使用情景教學
(1)創設接近生活的情景。我們的教材基本上大都具備以下特點: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要求。例如:數字、顏色、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以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是可以模擬真實情景。小學英語教材的這些特點,為教師創設情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不同內容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家庭生活或學校生活的真實情景。
(2)運用實物創設情景。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的不多,所以,教師在教有關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通過實物或實物模型來呈現單詞。比如學習水果類單詞,讓學生帶來多種水果,把教師的講臺布置成一個水果店,學生在賣賣水果的情景中,不僅興趣大增,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單詞,真是一舉多得啊!
(3)用有聲的音樂創設情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教英文歌曲,融音樂與英語教學為一體,為學生創設有聲環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在教唱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星期的名稱又長又難讀, 學生卻能利用唱歌輕松掌握它們。實踐也證明,無論從生理機制,還是從兒童心理特征來講,運用唱歌這種形式進行英語教學,確有事半功倍之效。
2、使用多媒體教學
由于我們這里的教學資源有限,并不是每個課室都備有電腦。盡管只有一個電教室,我也盡量讓同學們到電教室上課。這種“激活”教科書的方法,讓學生更易理解、接受。比如,我教授Read and write時,結合視音頻播放。這種“小電影”的直觀教學法把允長的段落簡單化了。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學生充滿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編自演對話。又如,當我教授第一單元(描寫人物外貌特征),我采用了該班的一些任課老師和明星們的照片進行教學,讓同學們根據圖片來描述該外貌特征。這不僅讓課堂靠近生活,還可以鞏固同學們對單詞的運用。而且,當同學們做練習或充當小記者時,我會放一些背景音樂,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寄學習與音樂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給學生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
3、采用游戲教學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溶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的。雖短短幾分鐘,但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教sweep the floor、cook the meals、make the bed時,我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做相應的動作,下面的同學就猜,從而引出新短語,然后讓全班同學做動作。通過這一游戲,學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這些單詞。有例如,當我教新單詞時,通常采用“看誰反應快”的游戲。有分小組競賽、男女 生之間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特別是個人挑戰競賽,當我說“One two three”后,誰最快站起來,機會就屬于誰。每每這個時候,他們都特興奮,爭先恐后的搶機會。然后各位小代表就上講臺拍單詞或寫單詞或猜出該單詞,做得正確的話,就給予獎勵。此外,還有do the action、單詞接龍、大小聲等等。這寫游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潑有序,學習興趣趨于濃厚,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激發而形成的。興趣的激發,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研究、摸索、尋找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法,來服務教學,從而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扎穩根基,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