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兵
2018年5月我有幸參加了重慶市體育優質課賽課,自我磨課、組內磨課、工作室磨課的經歷卻會成為我永久的回憶。作為一名體育骨干教師賽課的感受和反思必須總結出來。下面我就對上好一堂體育課,體育教師應注意的方面。
一、有效地上好一節體育課,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
本次賽課應該是有備之戰,自我磨課、組內磨課、工作室磨課層層遞進。自我磨課讓我更多的了解了學生,讀懂了教材;組內磨課讓我感受到了體育組的團結,幫我指出了細節上的不足和改進方法措施;工作室磨課讓我感受到室長的引領,隊員的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見解和幫助。我非常感謝這些同事,在新動作教學應該有一次靠攏或集合,這讓我在教學時學生聽得更清晰,當然效果就更好;向惠的學生夾球時或練習時應該以游戲比賽的方式進行,讓我想到用計時5秒、8秒、10秒進行夾球比賽和后邊的游戲練習,當然練習的效果是非常出乎意料的;賴志剛的運動量上不夠讓我在游戲教材上下功夫,注意整課的教材合理搭配。
二、有效地上好一節體育課,要理解體育課的性質
首先得明白體育課的性質,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體育運動技術和知識為主要內容,以通過鍛煉學生身體來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一門課程。
強調以身體練習為手段,是說體育課內容的取舍問題。比如多米諾骨牌、國際象棋等這些不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的項目,就不能納入體育課。強調以體育運動技術和知識為主要內容,是因為現在的體育教學內容中,健康教育、生理衛生教育上的內容太多了。這些課應該有,但不應該是主要的,不應該總在室內上體育課。體育課的目標是要讓學生熱愛一到兩項體育運動技術,最后達到通過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
三、有效地上好一節體育課,讓學生做到“四學會”(學會如何鍛煉身體、學會運動技能、學會體驗樂趣、學會練習過程)
第一個是“學會如何鍛煉身體”。就是當身體不舒服,出現亞健康狀態的時候,學生知道用什么樣的鍛煉方法來消除這些不適,消除不健康狀態,促進身體健康。比如說,我現在沒勁,那就要判斷是沒有耐力,還是缺乏絕對力量,根據不同的癥狀有針對性地練習。搬東西搬不起來,缺的是絕對力量;干活干不長,缺的則是耐力。
下面就涉及到練習的方法問題了。練力量有好多種方法,練上肢,練下肢,練腰,練肩,針對不同的部位有很多種練習的方法,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器械來進行輔助練習。
我舉這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要說明,應該讓學生通過體育課學會如何鍛煉身體方法,用學到的生理衛生保健知識來保護自己在運動中不受傷害,如何通過體育運動愉悅自己的身心。另外還要讓學生懂得規則,包括懂得觀賞,看一場比賽不僅看熱鬧,還要看出門道來。
一堂好的體育課還要看有沒有知識點。如果一節體育課光讓學生練習身體了,是不行的。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告訴學生這是什么關節,這是什么肌肉,這個練習為什么用這種方法;早上跑步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早晨跑好還是晚上跑好,為什么,等等。
第二個是“學會運動技能”。主要是學生在學校學習體育課程,需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你不會打籃球,怎么能知道打籃球的樂趣在哪里,怎么懂得通過打籃球鍛煉身體、愉悅自己的身心?所以,一定要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學會技能。
我們中小學的體育課程一直都是以讓學生學會技能為宗旨的,但做得不太好。一是因為老師教的內容比較雜,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太高,還有體質健康的干擾(教學達標活動和身體練習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導致很多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上了12年體育課,卻沒有學會什么。
體質健康和身體練習結合不起來,是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很大的弊端。實際上這是如何選擇教學方法的問題,比如達標測試中有長跑,你就只讓學生練習長跑,其實,定向越野里不就有長跑嗎?踢足球不也是長跑?這個項目練的就是耐力嘛。打籃球的時候,你讓學生練習快速帶球跑或者帶球變速跑,也能達到鍛煉的目的。這樣的練習方式比讓學生一遍遍機械地跑有意思得多,學生也會喜歡。
第三個是“學會體驗樂趣”。體育是從樂趣中來的一種文化,體育教學如果把體育的樂趣去掉了,誰還來學呢?樂趣是什么,樂趣就是競爭,樂趣就是表現。
學生在運動中挑戰自我,與他人友好競爭,贏了我很高興,輸了表明我技不如人,還要繼續努力。如果我的成績比以前提高了,贏了我自己,這也是樂趣和成功的體驗。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體驗和樂趣,體育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
教育是要給學生帶來樂趣的,但樂趣不是嘻嘻哈哈。我們主張的體育教學就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經歷磨難,經歷挫折,但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成功樂趣的教育活動。我們反對那些沒有成功體驗,只感受到無趣和失敗的體育教育活動。同時,我們也反對那些表面上看著有樂趣,但沒有實際意義的膚淺的教學活動。
第四個是“學會練習過程”,就是體育課一定要有運動量,一定要讓學生鍛煉身體,一定要讓學生出微汗。臉發紅、出微汗是好的體育課的一個標志。反過來說,學生練完以后大汗淋漓,臉煞白,人都快暈過去了,這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