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昕初
摘要:農村經濟發展關乎農村地區的生活質量以及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所以國家不斷推進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通過眾多的應用案例證明農村金融能夠有效服務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對農村地區的發展影響深遠,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產業化的發展,還能夠充分調動農村經濟資源來調動發展活力。雖然農村地區在使用農村金融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農村地區可以在不斷優化應用方法的過程中更有效地推動地區經濟增長。
關鍵詞:農村金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分析
一、背景研究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對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而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農村金融有重要聯系。農村金融的出現為農村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推進農村各類經濟設施的建設,因此農村地區需要大力發展農村金融來長久地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地區在農村金融的應用和發展中有所不足,因此制約了農村金融的實際作用。農村地區需要重點關注農村金融的服務質量,全面分析農村金融的應用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因此解決農村金融應用中的不足并根據農村地區經濟特點進行調整就十分必要。農村地區更合理地使用金融手段來推動地區經濟增長,使廣大農村群眾過上更富足的生活。
二、農村金融的影響分析
(一)保證農村經濟建設資金充裕
新農村的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都需要在大量的資金支持下進行,農村金融特別是其中的儲蓄和信貸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農村金融中的儲蓄服務與貸款服務通過改變儲蓄利率和貸款的滿意程度來吸引農村地區的儲蓄存款并將給予投資回報,農村金融機構也可以在吸納儲蓄資金后為經濟生產者提供資金支持。例如銀行為代表的農村金融機構進行的金融活動可以高效且便捷地匯集農村地區的儲蓄資金,能夠把農村地區分散的資金充分匯集起來用于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在調控儲蓄和貸款政策中不斷推進新農村的建設工作。
(二)帶動農村經濟的資金使用率
農村經濟的發展質量與農村地區的資金使用情況有重要聯系,在農村金融的充分參與下可以提高該地區的資金使用效率。由于農村地區的資金使用需要在良好的信息環境以及一定的交易成本上進行,金融機構的出現為資金的有效使用帶來了積極影響。由于金融機構擁有良好的信息平臺以及中介身份,所以能夠以更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來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其次農村金融機構還能夠以監督者的身份參與到農村經濟發展當中,在評價經濟項目的優劣與風險時選擇經濟價值更佳的一項來更有效地實現資金有效使用,帶動農村經濟更加良性地發展。
(三)推動農村經濟建設活動
農村經濟發展需要技術人才、土地以及勞動力等多種發展資源,而資金是引導各類資源服務農村經濟的重要核心。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幫助地區將各類發展資源進行整理和配置,充分滿足農村地區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需求并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其次農村金融進行可以幫助農村地區進行產業化升級,充分解決龍頭企業融資困難以及民營企業發展困難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以及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以及地區的品牌價值。農村金融機構的產品也與農民群眾的實際利益聯系在一起,通過小微貸款、創業貸款以及利息補貼等方式來推動農民致富和地區經濟的整體增長。
(四)降低城鄉經濟差距
由于城市發展一般領先于農村而農村的經濟發展速度較慢,城鄉間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國家十分重視如何縮小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同時國家很多經濟宏觀調控政策都是通過農村金融來實現,所以農村金融在縮小城鄉貧富差距方面有重要作用。其次農村金融可以充分協調社會商品、勞動成本以及貨幣供應等關系來平衡農村地區的物價。同時采用多給予少索取的經濟方針來鼓勵農村經濟活動,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財政支持和財政補貼來推動農村建設,減少貸款服務等貸款和融資成本,通過長期的金融支持來逐漸減少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差距。
三、農村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一)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
雖然農村地區在不斷推進農村金融體系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深度不足而無法完全適用于現有的農村經濟發展環境。農村地區政府重點關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數量增加,然后農村地區的經濟回報相對其他地區來說較少而導致現在只有少數銀行在繼續農村金融服務,同時金融機構的服務方式單一且不夠完善,這些都導致農村金融體系不夠完善而發揮作用不明顯。金融體系對農村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農村地區需要逐步完善該體系。首先農村地區需要根據地區特點進行金融體系的完善,把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的職能進行確定并以農村信用社為主導進行金融服務的升級。金融機構也需要重視服務質量,完善儲蓄和貸款制度來進一步拓寬金融服務的應用范圍,同時加強自身的監管力度來不斷推進金融體系的持續完善。
(二)農村金融結構不科學
現在農村金融結構存在不夠科學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儲蓄和貸款的分配不均上,無法充分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F在農村地區對資金的需求主要是鄉鎮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而農村人民群眾對資金的需求相對較小,因此金融機構的貸款重心主要在鄉鎮企業上,而相對不重視農村人民的生活需求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十分不利于農村經濟的持續戰略發展。農村地區需要優化金融結構,在拓寬投融資渠道和完善金融體系的前提下進行金融結構的調整,不斷降低銀行的貸款并拓寬融資渠道來豐富農村地區的投資方式,使金融結構能夠更加協調并注重農村的建設以及農村人民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農村金融效率較低
農村金融存在的另外一個缺陷就是工作效率相對較低,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來更高效地鼓勵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機構一般處于較偏遠的地區所以受到的監管相對較少,工作流程和工作結果都無法得到及時的監督,所以很多金融機構存在工作懈怠和工作質量不高的問題。其次農村金融的工作隊伍整體質量也不夠理想,很多是由當地的工作人員組成而缺乏專業的工作知識和技能,不利于機構開展各項金融工作。為了保證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上級部門需要加強對機構的監督,提高金融機構的規范工作意識并優化服務方法,同時完善金融機構的管理制度并打造更健康的金融市場,這也需要不斷調整金融機構的人員組成,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和金融機構的管理能力。
(四)農村金融市場存在問題
一般的金融市場擁有股票、期貨以及債券等金融產品,種類多樣且能夠帶來很多經濟收益,而農村地區的金融產品主要是貸款和保證,主要因為農村地區的經濟和市場等與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而金融產品過于單一而無法充分調動農村地區的投資積極性相對不高,同時農村金融市場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而使農村金融市場存在很多不便的地方。農村地區必須健全金融市場,首先需要豐富金融產品的種類同時合理提高金融產品的投資回報來提高農村地區的投資興趣,這需要不同的金融機構根據地區的經濟需求來進一步組合金融產品來合理滿足各個地區的投資需求。其次農村地區還需要逐漸建立信息化的金融市場,不僅為金融機構同時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撐,能夠各個時期評價金融市場的狀態以及存在的問題,為金融市場更好地服務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四、結語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影響著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保證農村經濟能夠持續的良好發展,農村地區需要更加重視農村金融的相關作用,在不斷推進農村金融缺陷的完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其積極意義,使農村金融能夠更好地服務農村經濟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輝.湖南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17(05).
[2]梁偉.略論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發展的影響[J].現代營銷(旬刊),2016(10).
[3]張延展.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J].福建質量管理,2017(06).
(作者單位:浙江蕭山農商銀行瓜瀝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