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軍
摘要:文章首先分別對人工智能給會計從業人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然后立足于這兩點,對會計從業人員應當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抓住機遇,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工智能;會計從業人員;機遇;挑戰
近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逐漸開始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會計行業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2017年5月,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勒首先推出了財務機器人。緊接著,同樣在5月,同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普華永道就提出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而在6月,另兩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畢馬威就相繼推出了各自的財務機器人。緊接著,央企就開始正式在財務工作中使用普華永道、德勒的機器人。
一、人工智能給會計從業人員帶來的機遇
(一)更加有利于獲取、處理信息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前會計從業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所需要接收、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但是受人體生理、心理、思維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會計工作人員很難完全從這些信息中快速直接地提煉出精華,進行工作時自然也就沒能對這些信息進行充分地利用。而依托于人工智能,其不僅能夠較好地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保存,提煉出其中的精華,更能夠積極去接受分析更多的信息。同時人工智能相比會計人員,其在分析處理這些信息的時候,由于不具備習見,其相對來說,就更加具有創造性和新穎性。受益于此,會計從業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就能夠直接分析研究人工智能所提取出的資料。
(二)有利于會計從業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到高質量財務工作
人工智能相較于會計從業人員能夠更加有效地處理大量的低端重復性核算工作,如會計原始單據錄入、傳統賬務處理、財務數據統計分析等。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原本從事此類會計工作的人員就能夠解放出來,在高質量的財務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三)有助于會計從業人員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及創造性
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部分會計從業人員就會面臨著被替代的危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迫使這部分會計從業人員努力工作、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同時對其它會計從業人員也有此效用。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人工智能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解放和對各種信息數據的有效處理,也能較好地促進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創造性工作。
二、人工智能給會計從業人員帶來的挑戰
(一)基礎崗位的會計從業人員被替代
如前所述,人工智能能夠獨立完成會計原始單據錄入等低端重復性的核算工作,同時與原本從事這部分工作的會計從業人員相比,其能夠工作的時間更長,工作狀態也更加穩定。從這個方面來講,會計從業人員所面臨的人工智能帶來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部分基礎崗位的會計從業人員可能會被替代,從而失業。
(二)部分會計崗位可能消失
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沖擊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不但可能會使部分基礎崗位的會計從業人員面臨被替代的風險,更有可能會直接導致部分會計崗位的消失,甚至改變會計行業現有的職業結構與生態環境。與過往的機器人不同,人工智能能夠對圖像、視頻、語言等數據進行綜合性處理,更是具有學習的能力,能夠對自我進行提升,逐漸獲得財務分析、財務決策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其處理數據會更加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出會計報表的頻率就會逐漸變高,甚至會動態實施出會計報表,從而將現有的如會計、統計之類的傳統管理工作的界限打破,并將會計工作、生產、銷售等各方面工作融合為一體。
(三)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改變
如上一點所述,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挑戰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會計行業職業結構體系被改變,相應地,其工作內容也就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工智能不但能夠替代大量重復性質的勞動,更能夠逐漸參與財務分析、財務預測等比較高級的工作。然而受技術等方面條件的限制,當前人工智能還無法較好地涉及那些需要創造力、人類情感的領域。從這個方面來講,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之下,未來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可能會有較大的改變。
(四)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那樣,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下,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會計行業的職業結構體系等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就不再像過往那樣不可替代,會計工作對其的要求也就會越來越高。
三、會計從業人員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的挑戰、抓住機遇
人工智能沖擊之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能開始愈趨于高級化、復雜化。企業及其它社會組織機構所需要的會計人才就不僅要掌握扎實的會計知識、具有良好的會計核算技能,更要依托于這二者,掌握一些其它如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只有順應時代變化,及時改變自身,會計從業人員才能較好地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諸多挑戰,并化被動為主動,抓住機遇,實現更好的發展。具體來說,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思維,積極看待人工智能
在當前人工智能來襲的情況下,部分會計從業人員囿于習見,對人工智能缺乏正確的認知。一方面,部分會計人員對人工智能缺乏足夠的認知,沒有認識到人工智能未來巨大的發展前景,因此認為自身的工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另一方面,部分會計人員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許多原本會計從業人員能夠完成的事情,從而開始覺得會計行業沒有前途,轉行,甚至開始仇視排斥人工智能。在這些思想意識的主導下,會計從業人員是絕無可能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實現更好的發展的。因此,會計從業人員就要多學習人工智能方面的相關知識,積極提升自我,正確的看待人工智能,不必輕視,也不必仇視。
同時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沖擊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不僅會導致整個會計行業職業結構體系的改變,更將可能會重塑整個的會計信用體系、會計倫理乃至會計行業的人文生態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也就要轉變認知,從原本固化的財務思維中跳脫出來,摸清時代脈絡,順應時代發展。
(二)充電提升,實現自我價值
從應用這個方面來講,當前人工智能還不夠成熟,其在會計行業的應用還不夠全面和深入。這一方面固然有利于會計從業人員及時改變自身、提前做好準備,但是同時正如前面所表述的那樣,人工智能給會計行業帶來的變革很有可能是極富革命性質的,未來充滿了巨大的變化性和不可知性,時代沒有真正落下面紗前,誰也不知道其到底是什么模樣。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要想較好地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各種挑戰并抓住機遇,就需要不斷充電,提升自身,以實現自我價值。具體來說,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學習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識,促使自身由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向其它方面轉換,同時也要多關注具體業務方面的相關知識,并逐漸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有效信息,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去。
(三)找準角色定位,實現轉型
對人工智能時代的預測雖然很難描摹出具體的細節,但還是能夠表述出總體上的大方向的。可以想見,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在會計行業滲透的逐漸深入,一方面會計行業將會逐漸同其它行業融合發展,產生許多新的職位。一方面,會計行業內部的職業將會進一步細分。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就要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漸實現轉型,以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總的來說,人工智能應用背景下,會計從業人員主要有管理會計和復合型人才兩個角色定位。其中管理會計應當具備的職能有利用相關信息進行前景預測、決策、控制經濟活動等,其對具體從業人員有著很高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方面的要求,因此其未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較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有去產能、降成本等重要任務,管理會計對這些任務的高效高質完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如前所述,隨著社會、科學、經濟等方面的發展,各個學科、行業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一項工作的完成往往是多方面知識經驗、技術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含了大量模糊性和邏輯無法完全表述的事物。而構建在布爾邏輯、對事物的量化等嚴格周密事物基礎之上的人工智能,很難完全理解這種模糊性,也缺乏足夠的變通能力。因此,會計從業人員就可以促使自身逐漸向復合型會計人才轉型。
四、結語
人工智能或許是懸在會計從業人員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也有可能是促使會計人員變化發展的錐。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就需要多了解各方面的相關知識,正確認知人工智能,以期能夠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盡快轉型。
參考文獻:
[1]鐘義信.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機遇[J].科學通報,2017(22).
[2]張紫馨,楊昕,辛萌.淺析人工智能會計應用下會計人員的職業定位[J].中國商論,2016(30).
[3]祝珊.人工智能與會計人員[J].商場現代化,2016(15).
[4]丁錦紅.人工智能沖擊下的會計思變[J].經貿實踐,2017(17).
(作者單位:中材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