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琳琳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人才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都知道,農村地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也就決定了農村地區兒童教育方面的特殊性。基于此,我們必須要將“鄉村少年宮”的效用發揮出來,并且為教育現代化提供發展動力。本文將主要從鄉村少年宮在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全方位的解析,以供業內人士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鄉村;少年宮;特殊兒童;心理健康
在我國,少年宮是廣大少年兒童開展政治教育和集體文化的活動場所,其建設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少年兒童的文化素質,最終促進新式人才培養。但是,少年宮方面的資源是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的,農村地區的少年兒童無法充分享受少年宮優秀資源。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就鄉村少年宮在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義展開全面研究。
一、鄉村少年宮有利于鞏固特殊兒童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地區,特殊兒童主要是以留守兒童的形式而存在,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這就會直接導致這兩代人之間的溝通頻率過低,所以自然就會導致親情關系的淡化。基于互動、溝通比較少,這也就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比較缺失。農村留守兒童多會產生自卑心理,并且表現出比較內向的性格特點,這就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有效推行。鄉村少年宮的出現就克服了這一方面存在的弊端,為農村留守兒童的親子交流提供支撐。我們會將城市少年宮的建設模式引入到鄉村少年宮中,借鑒其活動形式,比如親子科普展覽、親子運動會等,這樣就可以讓兒童與其父母共同參與到項目中來,實現其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鄉村少年宮具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方面,它為農村地區的少年兒童與父母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對促進其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產生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農村少年宮還彌補了農村學校教育的短板,實現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農村留守兒童可能會受互聯網的影響比較大,這就導致其對網絡游戲的抵抗力比較低,加上父母的家庭監管缺失,最終就會使其心靈受到負面影響。總之,我們必須要明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的提出發展策略,尤其是對于鞏固感情方面要加以注意。
二、鄉村少年宮有利于為特殊兒童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城鄉教育方面存在著差異,這是不容置疑的。種種因素導致了留守兒童面臨著比較艱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并且農村的社會環境也對留守兒童產生影響。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一事實,由于留守兒童缺少基本的監管,其比較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進而將其推向不良的發展環境。再就是,很多留守兒童沒有主流的價值理念導向,這就可能會產生偏激、片面的價值觀,這對其心理健康和未來的職業規劃都是極其不利的。另外,學校教育是提升留守兒童文化素質的主要支撐,但是很多的農村學校具有比較多的問題。雖然近些年,我國的農村經濟、教育狀況都有所改善,但是這些傳統問題還是依然存在的。在其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堅持應試教育的理念,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但是,很多的學生并不能達到老師預期的標準,這就會使師生關系處于比較僵化的狀態,進而使學生產生憂郁、苦悶、恐懼、煩躁的負面情緒,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發展。
三、鄉村少年宮有利于推動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
就農村少年宮的本質來講,其還是以公益性項目而存在的,這也就會使其公益性目的進行擴充。我認為,其最基本的作用還是縮小城鄉教育資源的差異,逐步構建起城鄉一體化的教育均衡。開展農村少年宮項目,這也就成為了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體現。農村少年宮對于這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傳播文化、提高留守兒童的素養、增進他們之 間的情感交流,還能豐富這部分孩子的課余生活。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將更好地教育資源融入到留守兒童的實際生活中,讓他們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素質教育資源,這對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資源差異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四、鄉村少年宮有利于推進全社會對特殊兒童的關注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尚未解決,這也就制約著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基于此,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這也是我們國家急切想解決的問題。但是,受經濟發展的推動,農村地區的勞動力開始向城市遷移,從而投身于城市建設中。但是,這就使一部分農村勞動力不得不將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給老人照看,這就催生出留守兒童群體。留守兒童的成長是表現出矛盾特征的,父母監護方面比較缺乏、學校監管不全面、社會監護不力等,都可能會使部分留守兒童出現負面狀況,比如安全無保、學業失助、品行失調等。一般來講,農村地區時沒有少年宮的,這也就是農村留守兒童缺少良好的教育資源的重要體現,所以,我們依托農村學校建立起農村少年宮,這會對農村教育資源進行很好的整合,并且還能夠將城市教育資源補充到農村地區。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能夠將社會注意力集中到留守兒童身上,從而更好地發揮少年宮的德育功能,有效推進農村教育的公平。
五、鄉村少年宮有利于拓展特殊兒童知識空間
對于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來講,其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學校教育,但是,課堂知識畢竟是有限的,這就使其在獲取知識方面處于劣勢。同時,他們的活動空間也是比較單一的,主要是學校內部空間和村莊內部空間。所以,農村少年宮的推行,可以讓留守兒童增加更多的知識渠道,也能夠讓他們獲取更多的知識。將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并且可以將新奇的知識傳遞給少年兒童,這會極大的擴展他們的視野,這也會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對書本知識進行接受,從而為后期的文化學習和道德修養產生促進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兒童以留守兒童為主,長期缺少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這就更決定了鄉村少年宮的建設必要性,這對農村地區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必須要從全方位的發展方向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最終能夠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文明.淺談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93.
[2]葉榮源.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管理探討[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3]厲建飛.談建筑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策略[J].中國房地產業,2018,(1):243.
本文是2017年度全國少先隊研究課題《鄉村少年宮助力特殊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項目號:2017LX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