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陽
摘要:近年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內容空洞,細節描寫粗疏,語言干癟生硬,平淡得如同一杯白開水,文章很難打動讀者,距離一類優秀作文的標準有一定距離。如下例子:街上,小王和小東意外相遇,三年沒見面了,很是激動,他說他胖了,他說他高了。以上幾句,不具體,只說了基本情況,這樣的句子,不從細節上著墨,只見輪廓,不見其血肉,只能稱之為敘述句,而在學生作文中卻隨處可見。因此在在文章中加入細節描寫尤其重要,因為人生因細節而深刻,文章因細節而精彩。
關鍵詞:細節描寫;寫作技巧;變換角度
一、明確細節定義 理解內涵作用
那究竟什么是細節描寫呢?它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地描寫。細節描寫包括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范圍很寬。它能夠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細節描寫是對人、物、環境的某個細微處所作的描寫。在寫人的文章中細節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細小的神態動作、裝飾打扮、周圍的相關景物等來表現人物的手法。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描寫慈母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的場景,歌頌了深摯的母愛,最能表現母愛的詩句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兩句,特別是“密密縫”三字,雖然描寫的是母親的普通動作細節,卻讓人想到在昏黃的油燈下,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專注的穿針引線,針腳那么細密、結實,仿佛她把對兒子的擔憂、祝福、期盼等等都融入了一針一線中。兒行千里母擔憂,一針一線總關情,篤深的母愛,就讓這個動作細節給具體、形象的傳達出來了,多么親切感人!
有一句成語叫“于細微處見精神”,也適用于寫作,對人、物、環境的細微之處的細致描寫,往往能夠收到超乎尋常的效果。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秘訣,這也是我多年沒有告訴別人的經驗——那就是多寫細節……細節是生動的,象春天的樹干上生出的綠葉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氣。”可見,細節描寫有多重要,一篇文章如果有了鮮活而獨特的細節,也就有了亮點,文章會因細節而精彩。
二、揣摩經典描寫 感悟細節作用
回顧經典,揣摩細節
(1)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巴爾扎克《歐也妮 葛朗臺》)(這個“抓”的動作,十分傳神,寓意深刻。原來他把黃燦燦的鍍金,當成了“黃金”,于是不要命地“抓”了起來。見錢眼開,拼命聚斂錢財,才是他信奉的真正教義!在他的心目中,惟有金錢,基督圣像是不占地位的。這就是“抓”十字架細節的豐富而深刻的內含。這個細節,以含蓄的筆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臺貪婪、愛財如命的拜金主義者的典型特征。)
(2)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課》)句(當小弗郎士聽到學校屋頂上鴿子咕咕的叫聲時,內心表現出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憎恨和珍視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明確細節描寫的作用: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描寫,能起到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三、指導描寫寫法 掌握寫作技巧
如何展開細節描寫,簡要來講,就是在關鍵處駐足,“慢”說細微之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朱自清寫了這樣一段文字:“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學生淺談感受:由于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所以讀者的淚會隨著作者一起流下來。作者把心細如發,愛子如母的父親寫得可親可感,打動人心。
2、運用修辭,畫其神韻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春花圖”用了不止一種修辭手法,其中“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百花爭奇斗艷的美麗景象。“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草地上的野花隨風搖曳,忽隱忽現的動人景象。
3、變換角度,增加層次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賞析: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感覺等方面來進行描寫,寫出了江南水鄉夜景的美麗,襯托出人物微妙的心理。
4、類比聯想,添其內涵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賞析:朱自清以他豐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時光逝去的蹤跡,讓人感到茫然和惶恐。
總之,本人在對細節描寫的作用和方法進行教學的同時,應有全文觀。如果說細節是明艷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機盎然花園;如果說細節是一個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個人的體魄。讓我們用細節之花去點綴文章之園,用細節之浪去激蕩文章之海,用細節之神,去鮮活文章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