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斌
摘要:作為傳統的重資產企業,如何擺脫過分依賴大量資金流以維持企業發展的問題,形成該類企業突圍的難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資金鏈對任何企業而言,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豐富融資渠道迫在眉睫。本文從資產證券化的應用出發,介紹資產證券化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ABS;融資;意義
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的過程,簡稱ABS。
資產證券化是舶來品,起源于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持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其后就逐漸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創新融資形式,并得到高速發展。簡而言之,它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
一、傳統的融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兩個缺點
筆者是在一家國有企業下的房地產公司工作,集團業務涉及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房地產開發、商業地產運營等業務,屬于明顯的重資產企業。根據集團的戰略發展要求,在2017-2025年間,軌道線路資金需求、房地產開發需求和歷史債務本息清償資金需求,剔除財政性資金補償后,資金缺口超過2000億元。
截止2017年3月31日,集團債務余額已近700億元,主要融資渠道包括銀行貸款、中期票據等。即使集團已初步規劃多渠道融資格局,融資成本得以降低,政策性風險有所分散,但實際情況是銀行類等傳統融資余額占大部分,融資渠道尚有開拓空間。同時,集團現有存量物業約60萬平米,沉淀資金約50億元,可以說商業物業沉淀資金還是比較多的。結合集團的狀況,筆者認為傳統的融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兩個缺點:
(一)融資資金規模受限
銀行貸款、中期票據等融資方式受凈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限制,融資能力面臨瓶頸。
銀行貸款,鑒于銀監會和各具體銀行風險控制的理由,在審核貸款發放過程中,會有嚴格的要求,如資產負債率、凈資產規模、收入利潤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均有相應的要求,從而大大限制了企業資金籌措的規模;
中期票據,發行條件中也列明盈利要求,待償還債券余額不超過企業凈資產40%等等,也嚴重限制了企業資金融資。
(二)融資資金使用受限
根據《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在我市范圍內競買商品住宅用地從事房地產開發必須使用自有資金”,傳統的銀行類融資方式資金使用受限。
二、融資方式的創新對企業發展的現實意義
為此,如何通過金融創新來盤活存量,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金成本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這就是筆者的企業發現資產證券化(下稱ABS)的背景,目前集團公司正全力推進該項業務。
依據幾個月對ABS了解的深入,越發覺得融資方式的創新必將是集團該類重資產企業發展,特別是擁有不少沉淀資產的國有企業,煥發新一輪發展機遇的契機。就如ABS的引入后,伴隨對ABS的深入認識,體會到其的確對集團發展有以下幾個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改善資產負債表,變現未來收益
1.降低長期資產的比例,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率
ABS就是把基礎資產證券化,對于房地產開發為主的公司來說就是把部分沉淀資產收益、物業經營收益轉移到一個SPV(在證券行業,SPV指特殊目的的載體也稱為特殊目的機構/公司)以后,用SPV發行證券來融資。ABS兩大基本功能之一是出表,房地產公司也有行業的測評標準,資產出表以后,就可以在不增資的情況下繼續開展新的業務,報表得到了美化,對后續上市、繼續融資、績效考核都有不少好處。
2.解決長期資產流動性問題,縮短企業獲利及資金回籠時間,加快項目滾動開發,提升新業務獲取能力
資金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ABS兩大基本功能另一功能就是融資。長期資產本身就存在不少營運風險,包括占有大量資金、機會成本耗費大,存在大量固定成本,低利潤、經營的“瓶頸效應”,將會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企業日常對維持該類資產長期發展的資金就已經疲于奔命,更不用說開展新的項目、開拓新的業務。如今利用ABS,就可以有效解決重資產企業的資金問題。
(二)突破傳統融資方式的束縛
ABS突破了傳統融資方式的束縛,可以將不具有流動性的資產轉變為流動性較高的資產,達到盤活資產的目的。它依托資產產生的現金流,而非自身信用來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從而能夠不但幫助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融資效率,而且拓寬融資渠道。在這種多管齊下的狀況下,企業能夠得到更大的融資額度。
(三)提升物業經營水平,形成有效激勵
1.可保持商業地產物業經營權的完整性,最大化提升商業地產價值。商業地產最大的難題是物業權益的流動性和物業整體價值的完整性之間的矛盾,將長期資產運營成流動資產的ABS將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2.激勵商業地產管理者采取更為有效的資產運營策略來提升商業地產價值。企業把商業地產收益轉移到一個SPV以后,SPV發行證券來融資,企業將承受還本付息的壓力,也就無形中鞭策企業管理者用更有效、更務實手段運營項目,確保項目的運營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以應對還本付息的壓力。
(四)融資自主性強
1.對募集資金的用途沒有限制,使用靈活
正如前文,傳統的融資方式,銀行等信貸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在協議中明確募集資金的具體用途,??畋仨殞S谩4送?,各地政府的政策性、行業性的指導文件,也會對企業募集資金的使用用途進行限制。上述的舉措,無論正確與否,無疑是削弱了企業資金運用的自主性,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再遇到新的機會,資金調配使用則會變得捉襟見肘,無法有效、快速地應對市場的變化。
2.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功能
房地產企業資金需求量大,重資產情形普遍,對資金需求自然大。如何降低融資成本,也是各開發商的重要研究課題。ABS的融資成本一般包括籌資成本、資金使用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導致的潛在成本?;I資成本就是中介機構的費用,資金使用成本是發行證券的利率。上述兩項費用通過規模效應、信用評級等可減少,其他潛在的成本則可以通過經營管理有效地控制,故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化,是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否最優化的標準,而加強平均資本成本最低則總融資成本最小化。因此,降低融資成本,資本結構功能得以優化,有利于增強企業風險承擔的能力,提升企業市場價值。
3.融資自主性強
傳統的融資方式受制于政策引導、企業管理、財務指標等因素,投資方和債權人對融資具有較嚴格的限制和監督,最嚴重時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決策,干涉了企業在管理和占率實施中的自由性,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ABS是獨立企業外的融資,因風險隔離機制,投資人無權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直接干涉,所以留給企業足夠的自由度。
(五)樹立集團創新形象
ABS屬于新的融資方式,2004年伴隨《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才開啟資產證券化業務序幕。截止至2017年4月,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已發行332只,發行總額12,637億元,企業資產證券化發行752只,發行總額9346億元,資產支持票據發行35只,發行總額451億元,保險資產證券化已發行1只,發行總額10億元。作為一家國有企業,對業務開展的風險承受相對謹慎,在新時代的發展機遇中,率先引進先進的融資方式和理論,為企業長足發展奠定一個先機,也大大提升集團的創新形象。
參考文獻:
[1]趙笙貴.物流金融證券化的可行性研究[J].時代金融,2017(21).
[2]趙征焰,馬曉信.從互聯網+到資產證券,建業物業棋局再升級[J].城市開發,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