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微課是最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教學應用模式,其具備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教學周期短的特點,并且具備較強的連貫性,能夠將短暫的課堂時間前置、后延,使四十五分鐘的高中化學課堂得到良好的延伸,在提高化學教學針對性、目的性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化學知識點,是一種非常適合高中階段的教學應用模式。
關鍵詞 高中化學;微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051-01
一、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的熱愛主要來源于興趣,興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有了興趣這個基礎,學生對于學習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能夠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所以,微課的形式創新了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它以多媒體為載體,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感受化學世界的美麗。
(二)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四十五分鐘,但是學生注意力只有十分鐘是集中的,并且這十分鐘是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發揮的黃金時段。微課的教學內容都是在十分鐘左右結束的,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化學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這種形勢下學習的知識點也更加全面。
(三)提升化學實驗的準確性
微課的采用讓化學實驗變得更加直觀和準確。微課不僅可以讓化學實驗變得更加真實,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和存在的問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從而避免相關問題的再次出現。以此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熱情。
二、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效應用
(一)應用問答類化學微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學習
高中化學教師應用問答類微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信息歸納總結能力,讓他們把課堂上的零碎知識點整合在一起,能夠使他們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
(二)直觀展示化學微觀世界,夯實學生知識
化學學科中包含較多的微觀知識,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導學生將分散的知識串聯起來,主動探究微觀知識領域,通過微課視頻打開探究微觀世界的通道,讓抽象微觀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同時,利用動畫來分別進行演示,加深學生對于微觀世界的印象,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化學知識系統,以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如在學習“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時,教師可以將化學實例制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了解“離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使得學生可識別生活中較為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如重新展現“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借助動圖的方式,為學生展示NaCl的形成過程,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完成“鈉原子失去多少原子才會變成電子穩定結構?”的任務,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的本質,通過模擬化學反應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物質結構,加深學生對于化學變化原理的理解,促使學生分析微觀世界,進一步開拓學生知識眼界,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復習舊知識,導入新知識
在實際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向進行全面的了解,為學生創造滿足其學習需求的微課視頻,指導學生下載觀看,以此鞏固舊知識、提煉新知識。高中化學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實際教學內容有效融合新舊知識,創造出新穎的教學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實際預習和復習工作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化學必修課之一的“氯氣”這一節知識時,采用微課內容,不但能避免實驗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還能讓學生直觀觀察,并提出問題,提高授課效率。
(四)課外微課教學
化學是一項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課堂教學的結束并非化學學習的結束,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可以將課堂化學內容延伸到學生的課外生活當中。化學知識源于生活,化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筆者認為,微課教學可以是課堂教學在課外延伸。通過學生課下閑暇時間觀察,并發現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模擬操作視頻中的實驗操作流程或共同討論、總結某一化學現象相關的化學反應內容(離子式、反應條件、反應現象等)。而微課教學恰恰可以引發學生在課下對于生活當中的化學問題的思考。微課教學應當通過適當的引導,來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在課下對化學問題進行思考和觀察。微課教學的形式可以達到課下、課上兩個時間化學學習上的接續與連通,有利于延伸課堂教學的內容。即學生不僅僅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學習到知識,課外階段仍然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方式學習化學知識,讓化學與學生生活結合在一起。
三、結束語
微課無論是運用在課后還是課前都是對某個知識點進行的講解,又或者是對某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利用微課,能夠對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進行二次學習,同時還能夠在課后碰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進行探索,并有針對性地觀看微課,以解決困惑與疑難,進而最大限度地減輕自身與化學教師的壓力。因此微課極其符合高考全國卷形式下化學復習時間少、任務重的特點。綜上所述,按照新課程改革在高中化學方面提出的標準,高中化學教師要將實際教學與微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課堂為主,微課為輔,兩者之間主次分明,進而共同發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宋樂,陳虹利.高中化學教學應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2).
作者簡介:林華山(1976-),男,漢族,新疆大學化學系應用化學專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高中部,化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