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不僅在于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主要的是這種能力對學生的終生成長具有重要的發展價值。本文從高中地理教學的角度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三種方法,這三種方法已經在實踐中得到有效性驗證,是值得推廣的。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自主學習;培養;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后教師教學的重要職責,得到了廣大教師的積極響應和認真落實。但,有不少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上,大多把精力集中在了課堂上——這樣的培養模式過于思路狹小,有很多培養方法沒有得到開發和應用。特別是,在課堂上教學的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來共同完成的,教師的“影子”多少會影響學生自主能力的形成。所以,通過高中地理的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除了把力量用在課堂上,還應開發課下的教育空間,把功夫拓展到課堂之外。
一、 先學與翻轉課堂
先學法和翻轉課堂都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們間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都需要回到課堂由教師進行指導),又有一些明顯的差別,在操作上需要教師有明確地辨別,這樣才能發揮這兩種教法的作用。
先學的形式類似于預習,是學生在課前根據需要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學到什么程度、重點學什么內容、從什么途徑學,學生的自主空間比較大。在課堂上,教師一般需要對知識進行系統講解。而翻轉課堂則是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比如微課視頻),讓學生按教師提供的內容來學,并進行學習效果檢驗。這樣,回到課堂上,教師就不對知識進行整體講解,而只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難點進行點撥,并對知識進行拓展。
比如用翻轉課堂教“人口數量變化”這部分知識,教師要制作一個完整的電子教學課件,從影響人口數量的因素、人口數量的變化模式到人口數量變化的不平衡因素等,都要系統地講到位,讓學生在家按這個課件去學。到課堂上,教師就根據學生學習遇到的問題點,進行闡述,比如“一些國家的生育政策和控制人口的結果”等。
先學和翻轉課堂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完成一定程度的學習,受教師的影響較少,其獨立思維的空間就比較大,對培養其自主學習力具有較佳效果。
二、 課后的知識拓展
現在的學習條件比以前要好得多,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師生獲取各種學習資料提供了極大便利。這也為實現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沒有這些條件時,教師要拓展教學,就只能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如果讓學生下課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也不是特別方便。現在,這些已經不是問題,教師可以放開手腳去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比如學了“農業的區位選擇”這一節,教材中講農業生產布局是以水稻為例,為了通過拓展學習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出個“難題”,將拓展內容設計得離他們生活“遠”一些,比如擬定兩個題目:1. 大麥在我國的種植區域選擇;2. 寧夏農作物選擇建議——原先,這樣的拓展,教師只能是在課堂上向學生講,內容和時間都有限,而且也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而現在,讓學生脫離自己區域(福建)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問題是可行的,比如通過網絡或書籍去搜集大麥所需的生長環境、了解寧夏的地理條件等,是非常方便的——而且實踐證明,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很精彩地完成這些拓展學習。
三、 生活實踐與體驗
自主學習能力在課下培養還有一個重要方法是生活實踐和體驗,就是通過給學生以模擬或親身體驗現實生活中地理現象的機會,引導他們將切身體驗到的“經驗”遷移為地理理論知識。這種培養方法的優點在于,學生信息的獲取來自自己的第一手資料,而不是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那么,其形成知識、提煉信息的過程中,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參與度要高于借鑒。而且,實踐與體驗性的學習趣味性也更加容易調動學生自學的熱情。
這種培養方法比較好的策略是結合學校所處區域的地理來組織。比如,我校地處福建漳州,就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的實踐訓練題目——當下,我們本地的交通環境是這樣:鷹廈鐵路把長泰火車站和全國鐵路網連接起來,距縣城50公里以內擁有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那么,聯系自己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你認為長泰的交通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建設或進行調整?綠色出行(比如自行車、步行)在現在的情態下是應大力倡導,還是應繼續大力發展快速交通?——讓學生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完全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此外,讓學生結合課程進度對家鄉的氣候、土壤、水文、農業、工業等進行調查研究,都是促進學生學習力的有效途徑。
總之,強調課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要放棄課堂上的培養方法——在保留課堂培養方法(比如小組合作、問題啟發、師生互動等)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教育空間,用更多樣的方法讓學生在更加獨立的空間去發展自主學習力,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唐曉琴.試論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自主學習[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9).
[2]姚福平.高中地理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19).
作者簡介:
陳輝林,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長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