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華
摘要:民間游戲內容廣泛而豐富,其中有許多游戲能促進大肌肉發展,如發展跑、眺、鉆爬、平衡等動作。在預設每周計劃時,可以按目標適當選用適合年齡特點、班級實際情況的民間游戲。例如:“在一定范圍內四散地追逐跑”能促進動作發展的目標之一。在預設活動時,可以合理的有針對性的選擇“拍山墻”、“荷花荷花幾時開”、“扎手帕”等民間游戲。在生動活潑的游戲中,孩子們“跑”的動作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發展。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應用
一、幼兒園組織民間游戲的意義
1.有利于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活動當中,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培養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從傳統民間游戲的角度進行分析,其集合于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為一體,凸顯出活潑、輕松的教育模式。并且,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朗朗上口的節奏兒歌和繞口令的配合,能激發幼兒的興奮度,強化幼兒的喜歡程度,從而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強烈的情感體驗,體會到團隊合作的精神。
2.強化幼兒對社會的認知
認知教育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較陌生、抽象性強、理解非常難的一種教育。單純的依附于教師的講解和說教會讓幼兒感覺到迷茫。但是,將民間游戲和幼兒教育活動教學結合在一切,卻能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強化幼兒的整體感知意識。這主要是因為民間游戲包含了社會的各個方面,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從游戲當中幫助幼兒了解民間的一些知識和內容,從而更好地教育幼兒強化幼兒對社會的認知。
3.強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求知欲望
很多民間游戲在玩的過程中,都將繞口令、歌謠等結合在一起。比如說,丟手絹等,這些游戲能強化幼兒對語言辨識能力,強化幼兒的口齒清晰的表達能力,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從而讓幼兒變得更加大方、得體。并且還能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并且達到產生共鳴的目的,從而讓兒童在這些游戲基礎上對新鮮事物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和完善。
4.強健幼兒的體魄,增強幼兒的體能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幼兒出現肥胖等狀況。通過民間游戲和幼兒教育活動相結合,能全方位地提高幼兒的體質和體能。例如,打沙包、蕩秋千、跳格子等相關的游戲模式,能幫助不愿意運動的幼兒成功減脂,并且對提高幼兒的健康程度具有積極影響。讓幼兒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不僅讓幼兒,在游戲當中獲得了樂趣,還能讓幼兒得到很大的滿足感。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1.為幼兒創造游戲環境,激發幼兒玩游戲的欲望
在游戲材料投放的形式上,在尊重幼兒選擇的同時,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為主,并要盡力為幼兒創設輕松愉悅的環境,使幼兒能自發積極地動手動腦,并制訂出游戲規則與玩法。
在游戲人員參與的形式上,有些游戲可以采取混齡游戲的方式進行,如在小班開展“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時,幼兒扮演小雞,可以讓小班小朋友去請中大班的幼兒分別扮演老鷹和雞媽媽。另外傳統游戲中的“老鷹捉小雞”是由很多小朋友排成一長條,在捉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危險性,時常會有小朋友跌倒,我們就把一長條分成五組,每組5~6人,這樣更便于角色的轉換,幼兒興趣更高了。
2.針對民間游戲進行創新
民間游戲本身來源于民間,利用自主改編法,進行改編與創新。如游戲,《抬轎子》原游戲方法是:三個人一起游戲,兩個人雙手相互交叉(成為一頂轎子),另外一名小朋友坐在上面(乘轎)。在實際活動中這個游戲并不十分安全,考慮到游戲的安全性,通過自制玩具現作以下改編:我們自制了一頂轎子(一只空的紙箱邊上各扎一個小竹竿,當一頂轎子),乘的人站中間,前后分別有一人抬轎。改編后的優點:一是安全;二是游戲更具有趣味性;三是此游戲適合各年齡班開展。
3.引導啟發性思維,推動幼兒積極參與
為了使幼兒游戲變得更加寓教于樂,應將傳統民間游戲融入其中,讓幼兒教師參與其中。在幼兒需要指導和幫助的基礎上,通過幼兒教師的示范和引導將自己的行為和意圖傳達給幼兒,能起到積極創新的作用,給予幼兒新活力和新方法,不斷對民間游戲進行改變和創新。通過新的玩法和活力能吸引幼兒更好地參與其中。例如,拔河比賽,這是民間游戲中最常見和團隊合作精神最濃厚的一種游戲,孩子在進行這項游戲的過程中更容易掌握,并且能提高孩子和同伴勇敢較量的精神。教師可以讓每一面繩子站兩個或者是三個幼兒,然后教師在中間擔當裁判的角色,通過教師的一聲令下繩子兩端的幼兒開始進行拔河比賽,自己和隊友和合作完成游戲,使孩子能擁有團隊精神,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充滿信心地克服所遇到的困難。這充分表明,民間游戲對幼兒的幫助是百利無一害的,具有非常強的應用價值和實用性。每當孩子們克服某種困難或者是學習到某種動作的時候,能感受到整體團隊合作精神,并且體會到自身的進步,強化了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語
總而言之,民間游戲作為幼兒游戲活動的中心和重點內容。無論對幼兒的學習、智力培養、肌肉鍛煉、團隊合作精神培養等都具有積極影響,在民間游戲應該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在具有安全性、健康性的基礎上針對幼兒采用民間游戲教學策略,達到提升幼兒綜合素養的最終目的。一定要合理利用好傳統的民間游戲,在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更好地成長,使民間游戲能更好地延伸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素梅.論蒙古族兒童民間游戲:內涵·功能·價值.傳承仁[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
[2]李晶.長春某幼兒園開展民間兒童游戲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