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泛美航空教育歷經數年的發展已經沉淀出自己特色的文化,正是這些文化支撐著泛美航空教育不斷蓬勃發展,泛美航空人也以這種文化氛圍影響和改變著他人,給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泛美航空教育堅持將形體訓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加強學生的立志教育。這些都構成了泛美教育的特色文化。
關鍵詞:泛美;航空;教育
一、注重形體訓練 一切為了學生未來的發展
航空教育中形體訓練對于一個合格的乘務人員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而形體課程不僅僅是某一具體動作的訓練與培養,而且還應該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教育,以此為發展契機來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在沒有接受空乘形體教育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陋習”,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更是影響力姿態的美觀與優雅,從泛美走出去的學生將來是要走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為社會服務的,所以空乘人員將來走到自己的崗位上將會代表著公司的形象、社會的形象甚至是國家的形象[1]。對于航空教育形體訓練的第一步是使得學生改掉以前的這些壞習慣,用正確的思想來影響學生,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會使用良好的肢體語言。
泛美航空教育致力于培養出優秀的空乘人員,所以對于走向職業崗位所必須的形體訓練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在形體訓練的不同階段安排適當的訓練內容和訓練強度,力求每位學生都能夠熟練的掌握熱身、站立、把上、把下、能力素質等各種練習。關于熱身部分則是需要將身體上下的每一個關節都進行活動,同時能夠將關節進行緩慢地拉伸,合理控制運動負荷,一般的原則是從易到難,這主要是為了控制心率變化,為心率的穩健發展創作一個良好的外界運動環境。熱身運動也是為了促進內臟以及消化、呼吸系統逐漸地進入運動狀態,打下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站立訓練是形體訓練的關鍵,泛美航空的站立訓練利用古典芭蕾基本功的動作來訓練,在學生直立的過程中利用把桿來檢測和評估,以督促學生養成標準的站立姿勢。把上練習則是需要以把桿為工具,同時將古典芭蕾訓練中的把桿當做基礎,根據乘務人員在工作當中的需要,在把上環節加入站立姿勢。實際上,把上動作練習的目的是為了穩定身體動作。把下練習則是為了訓練身體的協調性,使得在空乘作業中肢體能夠保持較好的協調性、挺拔性、延展性,嚴格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整個機體參與到運動訓練當中。下部分利用舞蹈動作元素進行訓練,將輕松的跳躍節奏、肢體的波浪組合練習等相結合,既能夠表現出節奏感又能夠表現出優美感。
泛美航空教育中另一個特色文化就是身體軀干訓練與身體姿態和手勢訓練相結合。在乘務實際工作中,會經常使用到手勢,這就要求空乘人員有優美的手勢動作,所以泛美航空教育始終將手勢動作訓練作為形體培訓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手勢訓練中融入節奏感、音樂感,從而能夠利用手勢動作帶動整個身體的協調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優美姿態的表現力。
為了給社會輸出合格優質的空乘人員,泛美航空教育將能力素質訓練納入航空教育的量化評估內容。能力素質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基本能力素質練習,二是針對性能力素質練習?;灸芰λ刭|練習自然是學生各種素質發展的一般性要求,而針對性能力練習則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殊發展需要而增添的特殊訓練內容。我們通常強調的身體姿態練習、身心健康發展等都屬于基本素質內容。針對性訓練是在完成基本素質訓練的基礎上對學生個別存在的不良身體形態習慣進行訓練矯正。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體態開展關節、肌肉的專項素質和減脂訓練,通過這些不同類型的訓練培養出學生堅韌、耐力的性格,著重訓練走向工作崗位所必須的身體素質。
二、學與教相結合 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
航空教育是一種以實踐為目的的教育,泛美航空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的求知探索空間,允許學生進行適當的實踐操作,這也是基于快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需要[2]。在泛美教育機制中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教師始終與學生在同一戰線上,為學生提供指導,通過對學生的認真觀察及時的糾正不良的身體姿態,在不同的場合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的姿態。通過教師的指導來使得學生實現“最近發展區”,事實上,很多教育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師生結合以實現“最近發展區”,進而使得學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與發展。而在泛美航空教育中,教師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教師的教學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意義與價值,指導學生利用形體的基本理論知識實施各種形體訓練,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培育出具體的、歷史的人才。通過各種形體訓練形成社會工作所迫切需要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實踐能力、精神境界等都有較高發展水平的人才。
泛美航空教育的工作人員始終將促進學生的發展當做自己神圣的使命,用十分的耐心、細心引導、點撥、幫助學生的發展,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以體現泛美教育工作者立志樹人的初心。
三、立志教育貫穿始終 為圓夢藍天而執著
立志教育是我國傳統教育十分注重的一個方面,萬世師表孔子有云:“立志有恒”。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教育系統往往也都是十分看重教育立志的。泛美航空教育為了早日將學生培養成人成才也是將立志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的,立志作為精神方面的遠大追求對于學生學業的完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處理好現實與未來職業生涯的關系,將飛向藍天作為自己的追求。泛美教育者始終把培養合格的空乘人員作為自己的追求,所以也一直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放在重要課程位置。
泛美的立志教育更加注重將個體融入到社會、國家當中,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自我抱負,同時也是為了社會發展、國家興盛而努力,樹立深厚的家國情懷。泛美航空也始終把立志教育作為一種綜合性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立志多樣化和個性化,在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條件下鼓勵學生追求個性發展,深挖學生內在潛能,給學生的個性展示提供相應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在泛美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不斷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立志教育不僅僅是滿足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泛美教育者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的個人立志于社會需要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構建從而實現個體的志向[3]。在長期的教育探索中,泛美教育者越來越傾向于將立志教育歸納為一項綜合性教育。給予學生立志充分的自由,同時也為學生立志提供專業的教育。這種自由是學生選擇的自由也是立志內容的自由。通常來說,這種自由是一種精神和心靈發展的教育,而專業的教育是以職業生涯規劃和社會需要為標尺,以空乘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為基礎,形成熟練的問題解決方法,不斷提高技能和形成良好的態度。
理想是人生發展方向的指路明燈,也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所以立志教育對學生的成人成才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泛美將立志教育放在教學過程的始終就是因為理想信念是人發展的精神動力。并且指引學生將理想信念樹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準確把握之上。教導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知識技能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在空乘專業教育中鼓勵學生學有所長,為成為一名優秀的空乘人員而努力。
結語:泛美空乘教育始終將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秉承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的最佳發展創造條件。在形體訓練中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動作都要用高標準來要求,確保學生保質保量完成,這也體現了泛美教育中的特色文化,即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始終堅持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空乘人員。確保從泛美走出的每一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1]楊堯, 李有生. 航空特色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方法[J]. 美術教育研究, 2017,11(14):82-82.
[2]陳曉燕. 強化企業文化中的“服務意識”積聚航空強國“正能量”[J]. 企業家信息, 2016,2(10):93-94.
[3]劉建勛, 李明明, 陳矛. 特色主導下的航空機務士官教育創新研究[J]. 價值工程, 2017, 36(31):160-162.
作者簡介:張驥(1977.5-),男,重慶開縣人,民革黨員,舞蹈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形體、舞蹈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