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皋雜俎”除了發表原創作品之外,在譯介域外作品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既有小說、詩歌還有關涉文藝理論的思想,作為一份立足東北的傳媒,這種開放辦報的理念值得推崇,有利于我國文學的現代性進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域外的作家作品介紹,能夠對受眾產生一種多元思想融合的場域,不再固守傳統的文化思想。外國小說譯介方面,穆儒丐在副刊中翻譯了幾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
關鍵詞:《盛京時報》;神皋雜俎;域外;譯介
“神皋雜俎”作為《盛京時報》的文藝副刊是1918年1月12日出現的,主編即是1916年來到沈陽的旗人穆儒丐。當時整個第4版都集中地刊登文藝性作品,形成了自成體系的文化版面,是《盛京時報》的一個重大性突破,從此“神皋雜俎”也在東北現代文學乃至全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神皋雜俎”按照稿件的內容、形式分為多個專欄發表文學、文藝作品,在“神皋雜俎”存在的歷史中,共出現大大小小約39類專欄。無論在東北近代文學還是現代文學史上,《盛京時報》的廣泛傳播對于民眾接受新思想、新思潮都是功不可沒的。《盛京時報》雖然不是純文學的報紙,但是從辦報理念上來看,開辟文學專欄,甚至專門開辟了文藝副刊“神皋雜俎”,而且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前的1918年,這在當時乃至整個東北現代文學發生期來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神皋雜俎”除了發表原創作品之外,在譯介域外作品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既有小說、詩歌還有關涉文藝理論的思想,作為一份立足東北的傳媒,這種開放辦報的理念值得推崇,有利于我國文學的現代性進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域外的作家作品介紹,能夠對受眾產生一種多元思想融合的場域,不再固守傳統的文化思想。
外國小說譯介方面,穆儒丐在副刊中翻譯了幾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分別是《情魔地獄》《儷西亞郡主傳》《哀史》(即《悲慘世界》)、《嚴窟島的伯爵》(即《基督山復仇記》),還有署名鶻圇譯的莎士比亞小說《夏夜夢》,劉麟生譯著的《畸人畸行錄》,署名乃秋翻譯的短篇英文雜志《安特勞斯與獅之軼事》,肇穎譯的法國梅利梅的《攻城記》等等。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說在“神皋雜俎”中也被讀者熟識。顧戒希翻譯了《敵人》《施與》等作品,有的學者致力于介紹小國的文學,如毛一波先后介紹過《智利的文學》《爪哇的文學》等,通常先是介紹該國的地理、人文、風俗習慣等。他介紹智利是一個“和日本一樣的常常地震”的國家,該國文學“有著慎重的觀察和柏拉圖式的詩的表現”。在介紹爪哇是荷蘭的殖民地時,毛一波指出荷蘭用物質文明傀儡了爪哇人民,荷蘭人設立教育機關輸入文明,讓爪哇人首先學習荷蘭語,并指出“現代是思想受難的時代……中國人正如得了流行病似的在介紹弱小民族的文學”。作者已經感受到中國正同其他弱小民族一樣,受著日本帝國主義的物質文明傀儡,因此,雖為介紹爪哇的文學,實則感同身受。
在日本人主辦的《盛京時報》中,東北讀者確實開闊了眼界,了解了域外的風情和思想,但背后確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良苦用心”。日俄戰爭后,日本妄想殖民東北,最大的敵人就是同樣是中國鄰邦的俄國,因此,打擊俄國,造好抵制俄國的輿論是《盛京時報》的“職責”所在。1931年1月1日開始的頭版“論說”欄目陸續刊登了獲獎的新年征文,題目就是《論中俄關系之將來》。獲得一等獎的紫珊寫到由中俄兩國過去“若斷若續知將來之繁復糾紛”,對于俄國則“稍識其性,微測其心”。以下就是他獲得一等獎的重要原因了,“與中國發生關系最繁復而糾紛者,自有史以來,莫蘇俄若。彼會造成中國外交史上最光榮之一頁,彼亦造成最傷心之一頁。彼因侵略中國受列強之干涉,彼亦因欺蔑中國受中國之閉門棒。總之自歷史觀,彼之資格為最老;自地理觀,彼之接觸為最多。近更高張赤幟,使世界上一切國家,畏若洪水猛獸,望而卻步,談之色變。中國因為特殊關系,卻之不能,迎之不可,遂屢次造成國際上最罕見而糾紛的事件”。將俄國十月革命倡導的共產主義說成“洪水猛獸”,皆因與日本的利益沖突,故而此文獲獎,混淆讀者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印象。
除了制造外部多元、惡化的環境,《盛京時報》對國內矛盾的暴露樂此不疲。比如頭版對直奉大戰的評論,還有“神皋雜俎”中大量描寫軍閥混戰而征兵的作品。1920年1月1號《盛京時報》的新年祝詞:“武人干政,軍隊橫行,養兵之費,占歲出三之二,而在位者又皆私心自用,致陷成麻木不仁之時局,南北不統一”,而南北不統一的時局造成了外不能抗侮,內不能勤修的局面。1931年1月1日的新年之詞說道:“僅僅一年,而統一,而分裂。而分裂,而統一。宛如走馬之燈,無殊時計之轉。后來雖不可知,亦未始不可逆料。……至于社會國家之走之轉,則為不規則的、多角的。以二十年中之中國觀之,尤見其然矣。”當時很多專欄也都圍繞直奉戰爭展開創作,控訴軍閥造成百姓的疾苦,揭露軍閥混戰的混亂局面。如諧文專欄刊登的《新千字文》:“天地冤枉,宇宙兵荒,十日弗吃,人瘦骨撐,旱來水往,秋收無望……直奉事起,居然很像……”《時事諧聊》中說“軍政府你去我辭”《黑暗時代賦》中描述當前的時代是“日月晦冥,江山失色”。署名遼東金三郎發表在諧文專欄的《大帥好糊涂》用二人轉的詞語和韻律進行創作,既合仄押韻,又具有地方特色,“共和國來太平初,殘賊的督軍瞎跋扈,大帥你好糊涂!哼噯噯咳喲!大帥你好糊涂!”《盛京時報》的主筆菊池貞二用筆名傲霜庵發表了很多時論也是評論東北時局的,如《不景氣之東北》,提到“不景氣”一詞,是日本直接輸入的,是因為特產“豆貨”的滯銷,比喻東北混亂的時局。
參考文獻:
[1]《智利的文學》,《盛京時報》1931年9月5日。
[2]毛一波:《智利的文學》,《盛京時報》1931年9月5日。
[3]紫珊:《論中俄關系之將來》,《盛京時報》1931年1月1日。
[4]《新年祝詞》,《盛京時報》1920年1月1日。
[5]《新年之詞》,《盛京時報》1931年1月1日。
[6]斷腸人:《新千字文》,《盛京時報》1922年5月27日。
[7]管規:《時事諧聊》,《盛京時報》1920年5月4日。
[8]徐少谷:《黑暗時代賦》,《盛京時報》1920年5月9日。
[9]遼東金三郎:《大帥好糊涂》,《盛京時報》1922年7月11日。
[10]霜庵:《不景氣之東北》,《盛京時報》1931年3月8日。
作者簡介:馮靜(1981-),女,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生,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項目來源】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課題編號:L17BZW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