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衛生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它為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及學校的穩定與和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高校學生集體居住,人群密集,生活習慣與行為方式等相互影響,公共衛生事件如傳染病、食物中毒等時有發生。傳統的公共衛生管理著重于事后的醫療機構疾病診治,忽視前期的預防。高校在加強管理任務中需要將系統的預防疾病視為重中之重,以適應新時期高素質教育,不斷滿足師生員工的健康需求。在高校體制改革浪潮中,應把高校衛生管理系統準確定位,引導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跟隨時代潮流發展,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功能
高校衛生管理的主要職能就是要加強學校環境衛生、教學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及視頻飲食衛生的檢測與督促;加強對傳染病、季節性疾病、常見病的防治;加強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在這其中,高校衛生院起到很大的作用,可提高高校衛生工作、提升學生健康水平,促進高校穩步發展。高校衛生院主要是針對疾病的預防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可有效建立工作機制防控疾發疫情蔓延,完善高校醫療救治體系。
二、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和機構設置需要完善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習相關領導沒有正確認識到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傳染性疾病防范控制、食品衛生安全、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等方面工作不夠重視,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又不能立竿見影或偏于教學,把公共衛生工作單純歸結為醫療機構的工作,而醫療機構又缺乏相應的人員配置和經費支持,很難負擔學校的公共衛生工作,這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工作的質量。
目前,我省高校公共衛生工作還沒有完善的高校公共衛生工作的管理規范,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由于學校缺乏系統的管理支付,對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敏感性不足,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不能滿足師生員工對健康的需求。
2、高校的健康教育未系統規范
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養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因素。健康教育是師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公共衛生工作的基礎,對于預防疾病、提升師生健康素養、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等方面意義重大。
3、經費投入力度不足,應急管理行為不力
公共衛生管理事業本身是一種投資大、回報小的福利型事業,因此地方政府、學習更多的是關注經濟建設,忽視了公共衛生事業的必要支持。這也就導致了在危機事件發生后,高校的衛生應急設施落后、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物資儲備不夠,難以進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高校往往成立臨時工作組來處理突發事件,而當突發事件處理結束后,工作組就會取消。這是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忽略事前預防,應付事中處置,重視事后總結。這樣做往往會出現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行為不力的局面。
三、針對高校公共衛生管理的現狀提出建議
1、完善管理機構,健全規章制度
高校師生的健康是教學科研、培養人才的重要基礎,隨著人們對預防保健的重視,高校公共衛生工作開始從“醫療”向“預防”模式轉變。它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健全的管理體制、完善的規章制度等。
建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工作指揮、協調和督察。設立公共衛生管理專門機構、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規章制度和職責,實施督察考核。管理人員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工作網絡。
健全的公共衛生規章制度涉及可行的工作分級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等制度,確保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2、完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
大學生時期是身心漸趨成熟和健全的重要時期。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健康意識,樹立健康信念,使其真正認識健康,不僅是軀體無病、體格健壯,還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需要大力普及公共衛生知識,提高健康教育知識普及率,教育和引導學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管理需要運用心理學、臨床醫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知識,在向學生普及衛生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首先高校要配備專門的健康教育專員,健全和規范健康檔案管理服務,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開設健康教育課程。舉辦衛生知識講座,加強對管理人員、清潔人員等的公共衛生基礎知識培訓,持證上崗。使在崗人員具備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辨別處理能力,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工作水平。
其次,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工作,采用授課、講座、媒體等形式宣傳、力求生動,使學生感興趣,為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創造良好額條件。頂起開展傳染病知識的宣傳和咨詢活動;開展慢性病預防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健康知識水平、促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3、完善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
首先,加強政府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加強高校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將其經費投入納入教育經費語段,設立專項基金,保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需要。
其次,要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構建系統規范的疾病預防控制機制。新生入學的健康體檢,校外傳染病流行期間要嚴格陳建,普及公共衛生預防知識。針對發熱、腹瀉現象各級負責人要及時上報,醫療機構要及時采取消毒隔離、預防接種等措施。快速反應,信息公開,避免引起恐慌,遏制蔓延。結合自身學校的具體情況,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制定規范、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應該包含對傳染病、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進行培訓和演練的方案。需要培養有實戰經驗的公共衛生管理隊伍,各個機構職責明確,掌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順序。確保及時高效的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熟練掌握疫情報告、義學觀察等應急處理程序;學生提高應急避險的自我保護能力,形成全員參與的應急體系。
作者簡介:曹慶瓊(1965.08.05-),女,漢族,籍貫:四川攀枝花,學歷:大專,單位:攀枝花學院,研究方向:校園衛生安全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