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臘泉
摘要:項目管理文化應持守“三大核心理念”: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企業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堅持黨建政治文化與企業經營管理相融合。中交三公局在項目文化建設過程中,努力打造“融、誠、嚴、精”的項目管理文化,即“TSSP”項目精神。企業要“靠質量樹信譽,靠信譽拓市場,靠市場增效益,靠效益求發展”,這是項目管理的文化精髓。
關鍵詞:TSSP;項目管理文化;工程企業文化;三大核心理念
項目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細胞與基點,既是企業文化的生根與落腳點,也是企業精神和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更是企業軟實力彰顯的示范點。塑造企業項目管理文化,傳承與弘揚企業精神,對工程施工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實踐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項目管理文化應持守“三大核心理念”
一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練表達,全面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要求。因此,在企業項目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企業文化價值觀的主題性、主導性、時代性與統一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促使企業員工達成價值共識,進而提升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競爭力。
二是堅持企業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會積淀具有本企業特征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發展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企業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把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到項目管理文化中,形成具有特色的項目管理文化,是項目內部治理的要義所在。
三是堅持黨建政治文化與企業經營管理相融合。國有企業的根本特征與獨特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因此,企業黨建政治文化必須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緊密結合而展開,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力、創造力與戰斗力,就能牢牢把握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正確方向,促進國有企業持續、快速、協調的發展。
二、項目管理文化應形塑“TSSP”精神
中交三公局在項目文化建設過程中,既要傳承中交“固基修道、履方致遠”的文化基因,又要秉承三公局的歷史優秀文化特質,更要契合項目員工思想行為與企業組織管理過程,努力打造“融、誠、嚴、精”的項目管理文化,即“TSSP”項目精神。
一、融(Together)
融者,和合也。《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中”是天下人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普遍規則。古人亦云:和則生、不和則亡。“融”即“融合”。而文化融合是指具有的不同特質的文化,通過相互接觸、滲透、交流而相互吸納、學習,融為一體的過程。在“TSSP”文化價值體系中,“融”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個體要融入團隊;二是團隊要融入項目。
一是個體融入團隊。對于工程項目來說,人員流動性大,文化差異也大。這種差異文化背景下的集體,易引發摩擦與隔閡,影響團隊成員間的融洽關系。另外,成員間的不信任感,也會造成個體與團隊的疏離。因此,項目管理文化的目標就是要把分散的個體,變成有組織的群體,發揮文化的組織協調、引領教化、激勵凝聚的功能,調和成員之間的文化與觀念差異,久久為功,使員工不知不覺進而自覺自為融入到項目的組織與文化中來。
二是個體融入項目。在項目多元文化并存情況下,需要采取跨文化項目團隊管理方法,以塑造共同的團隊價值觀。因此,項目通過共同的價值觀、公認的組織原則和績效考核來加以規制,借此可有效預測和控制文化沖突,塑造和諧的跨文化團隊價值觀,創建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形成更高格局的企業團隊精神。
二、誠(Sincere)
誠者,忠信也。正如《孟子﹒離婁上》所言: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在古代典籍中的意義相當廣泛,涉及人類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如人際交往、個人修養、道德理想等方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云:“誠,信也”。故在“TSSP”文化價值體系中,“誠”有兩層含義:一是誠信為人;二是忠誠為事。
一是誠信為人。誠信是誠實和守信,是做人的最起碼的標準和要求,是人們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人無信而不立,一個項目、一個企業亦是如此。如果沒有誠信為人的文化,就不可能有高質量和低成本的管理,就不可能使現代企業與個人及社會組織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合作伙伴關系。
二是忠誠做事。所謂忠誠,意為盡心竭力,赤誠無私,是指對組織或個人真實無欺、遵守承諾和契約的品德及行為。企業員工的忠誠,包括忠誠職業和忠誠企業。忠誠職業,即員工對所從事的職業有濃厚興趣、能夠適應并投入其中,且有獲得感、幸福感;忠誠企業,即員工因職業忠誠而產生對企業的信賴、依附與歸宿。企業員工忠誠的價值,就在于能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提高工作績效,提升企業形象,從而也鑄就了企業競爭力的軟實力。
三、嚴(Strict)
嚴者,中規也。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鄧小平說,組織的戰斗力一靠團結,二靠紀律。“嚴”在古義中有緊密、沒有空隙之意,如嚴密、嚴緊、嚴謹、嚴格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嚴三實”的重要思想,強調要將“嚴”的精神,貫徹統一于做人做事、謀事創業中,這是對古今正心為人修身創業之道的高度概括與提煉。“嚴”在“TSSP”文化價值體系中有兩層含義:一是嚴格管理團隊;二是嚴格管理項目。
一是嚴格管理團隊。嚴格管理團隊,是培養優秀團隊的第一步。它包括:一要嚴以修身,修身是我們為人處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一個沒有良好修養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是不可能有服務職工群眾的自覺性與行動力的。二是要嚴以用權,權為公所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把權力用在維護國家利益,履行社會責任,推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利益上。三是要嚴以律己,嚴以律己是一個組織戰斗力形成的基石。團隊成員務必要遵守項目管理的制度紀律與工作規范。同時,項目也要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只有項目文化融入到項目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中,才能由“虛”變“實”,由“無形”到“有形”,由抽象到具體。
二是嚴格管理項目。所謂項目管理,就是項目管理者根據項目的特征,并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對項目建設發展過程進行組織管理的活動。法約爾在《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五大要素理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其中項目管理的目標主要有三個方面:質量目標、工期目標和費用目標,它們共同構成了項目管理的核心目標體系。因此,項目的嚴格管理,就是要保證三者結構關系的均衡性、合理性與科學性。
四、精(Prefect)
精者,臻善也。即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具有工匠精神。精在詞典中的基本釋義有完美、最好的意思,如精美、精妙、精益求精。精就是做精,是最佳最優,是追求最好。“精”在TSSP價值體系中有以下兩個含義:一是過程精細化;二是質量精品化。
一是過程精細化。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項目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層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精細化管理的本質,就一個對目標任務進行分解細化、具體落實、全面質量管理的過程,是讓每個環節發揮其管理價值功能的過程。
二是質量精品化。“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工程項目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為工程作為一種商品,不同于其他工業產品,它具有龐體性、固定性、多樣性、綜合性等特點,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材料、能源等等。同時,質量精品化還有一個“兩型”標準的建設要求,即工程建設與管理務必做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這不僅關系綠色發展、協調發展的戰略實施,也關系到工程適用性、效益性的檢驗與考量,更關系到工程施工企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的科學發展。
所以說,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發展。企業要“靠質量樹信譽,靠信譽拓市場,靠市場增效益,靠效益求發展”,這就是任何一個企業發展的質量定律,也是項目管理的文化精髓,我們務必要內化于心,固化于制,永續堅守、深入踐行。
參考文獻:
[1]欒強: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山東社會科學,2017(1)
[2]熊立、劉彪文、謝奉軍:二元企業文化:研究情境二元性的新視角,外國經濟與管理,2016(6)
[3]張莉: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載體研究——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視角,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16(1)
[4]烏爾里希·貝克著. 何博聞譯. 風險社會[M].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03年
[5]貝克,吉登斯,拉什. 自反性現代化[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