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房地產稅的征收逐漸被提上日程。近幾年,關于房地產稅的征收爭議不斷,房地產稅的功能應該如何定位,房地產稅的征收依據和標準應該如何制定都是當下急需考慮的問題。針對諸多問題,必須積極地通過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內容來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改革工作,從而有效推進房地產稅改革,積極促進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房地產稅的概念、發展歷程以及當下面臨的問題等幾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的房地產稅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房地產稅;立法;相關問題
前言
中國房地產市場自 2000 年以來發展較為快速,尤其是 2008 年開始,中國樓市房價增度明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帶動了諸多相關產業的發展,然而房價頻頻上漲,居高不下以及房地產市場的畸形的發展也給中國的經濟安全以及居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為了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國家也出臺了限購與限貸政策,然而治理效果并不明顯,由此作為調控經濟重要手段房地產稅逐漸被重視。
一、房地產稅的定義
房地產稅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主要包含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所得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
二、房地產稅的發展歷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開始征收房地產稅。1951年8月,政務院頒布實施了《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1973年,全國在試行了工商稅后,征收于企業的城市房地產稅也被納入到工商稅當中,城市房地產稅的征稅范圍縮小到了城市內的房地產管理部門、個人以及外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了有效發揮稅收對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國務院決定恢復征收房地產稅。1986年9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把房產作為征稅對象,依據房屋的原值減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或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向房產的產權人課征房產稅。1988年9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06年12月國務院頒布483號令,從2007年1月1日起對外資企業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2008年12月國務院頒布546號令,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所有房產全部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
三、房地產稅的作用
(一)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隨著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地方稅主體稅種消失,地方稅收規模大幅縮水,地方財力迅速銳減。據統計,2011年以來,伴隨著經濟調整和房地產經濟下滑,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速已從24.8%下降至2015年的8.4%,2016年1~6月甚至下降至7.1%,同時各地的“土地財政”也大不如前。而房地產稅開征之后,勢必會成為地方財政收入增加的重要來源,然而房地產稅的征收主要是為了調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地方政府不能將其作為增加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加以利用。
(二)調整房地產市場,抑制房價
通過房地產稅的征收,會使得房屋持有人的房屋成本增加,從而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并且短時間內也會限制一定的房地產投資行為,使得炒房行為減少,最大限度釋放住房存量。由此對我國房地產合理有序發展以及房價的回落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此外,開征房地產稅還能起到調節收入分配作用,通過合理引導住房消費,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四、當前房地產稅開征面臨的問題
(一)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
依照《立法法》的相關規定,房地產稅的開征應當做到“立法先行”,當前我國房地產稅的征稅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房地產稅暫行條例》,其法律地位相較于人大立法還較低,容易導致實際稅收過程中諸多問題難以解決,因此,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體系以及相關制度乃當務之急。
(二)房地產稅稅收體系有待完善
房地產稅的稅收體系還很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房地產稅費非常復雜,尤其是“租”“稅”“費”三者混合,很容易造成房地產稅收出現這三個相互混淆,“以稅代租、以費擠稅、租稅費交叉”等不合理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容易導致房地產稅收出現問題。此外,開征房地產稅會與當前土地出納金的征收產生沖突,導致重復征稅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當前房地產稅的稅收體系,根據現有征收制度做出合理調整。
(三)稅收征管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發展緩慢,為房地產稅的征收帶來極大阻礙。當前,幾乎每一個城市都建立了城市住房信息系統,這些住房信息系統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從技術上看,比較差的系統兼容性使得數據交換情況不容樂觀;二是數據不全。因此,要進一步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從而使得稅務機關進一步掌握納稅人的不動產信息,為房地產稅的征收提供相應的參考。
此外,房地產的價值評估體系也有待完善。房地產的價值是房地產稅征收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來看我國房地產估價從業人員和機構相對較少,在房地產價值評估方面尚在起步階段,評估標準不一,房地產估價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各行業對房地產評估的特殊要求,為房地產價值的確定帶來極大不利影響。此外,在房地產課稅的評估方面,由于專業的評估方法與規則缺失而導致的問題已經影響到稅務部門工作的開展。
依據國際相關經驗的總結和借鑒,綜合我國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考慮,最合理的建議就是需要在政府指導的基礎下,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機構,從而將稅收機構的管理作為重要的核心發展,然后運用投標的方式和社會評估的有關資源和信息,從而保證建立一個非營利性質的評估機構。
結語:
開征房地產稅是我國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完善地方稅系、調節居民財富分配、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當前房地產稅開征所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國家要加快推進立法工作,同時借鑒其他國家房地產稅征收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對我國房地產稅體系進行整合和完善,以更好的實現房地產稅的作用,推動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靜. 淺析中國房地產稅的發展現狀與前景[M]. 現代經濟信息.2017:P174.
[2]轉引自:葉勇、周妍. 對開征房地產稅的相關思考[M].經濟研究參考. 2017 年第 17 期.
[3]王宏.淺談房地產稅法治改革路徑[M]. 納稅.2018年2月.
[4]左辰睿.現行房地產稅制改革研究[J].天津財經大學.2016年5月.
[5]袁靈. 關于征收房地產稅改革的研究[M].納稅.2018年1月.
作者簡介:韓華丹(1996),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在讀,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