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蕊
摘要: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外延變廣變寬了,它肩負起社會的教育職能,區域性公共圖書館架起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把基層群眾的閱讀熱情點燃并持續發展下去,將是公共圖書館將來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一個區域性的公共圖書館,對本區域的群眾文化發揮有著一定功能和作用,為了讓更多的社會大眾把閱讀意識變成自覺的行為,圖書館應架起到橋梁作用:
一、公共圖書館的群眾文化屬性概述
群眾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性文化,是人們在正常職業之外,自我娛樂和自我卡法出來的一種具備廣泛群眾基礎的文化。群眾文化將人民群眾活動放置在主體地位上,將自娛自樂作為主要內容,將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主要內容,一般都是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是一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基礎上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促使我國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并對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做出保證的各種公益性文化機構及服務的綜合,因此也會被稱為是公共文化。
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及專業圖書館之間的明顯差別是,公共圖書館具備一定群眾文化屬性,公共圖書館是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也會對數量眾多的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從主業的角度上對公共圖書館的群文屬性進行分析,具體表現是收藏的文獻供人民群眾使用,在宣傳文獻的過程中得到人民群眾的相應,并且人民群眾利用文獻資料也比較簡單,換一種說法,就是在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起到一定引導性作用,并且能夠在群眾文化品味及群眾文化素質培養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最終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二、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引領學習與思索的熱潮
新時期,我們的綜合國力日漸增強,國民的綜合素質亟待提高,基層公共圖書館應發揮出它的區位優勢及作用。有責任、有義務向社會大眾進行宣傳與教育的同時,逐漸樹立良好的社會學習氛圍。
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共圖書館應定期舉辦具有正面能量的演講或講座,對于能夠樹立群眾優秀品質的標題,比如:勤儉、友善、團結、和諧、進步、自立、自強等內容的教育,盡量擴大社會群體的認知度和榮辱感,我們可以借助媒體,將優秀稿件以車載電臺或微信的方式,傳播到更大更廣的范圍。
星巴克傳遞給消費者的除了咖啡以外,是另一種心理休閑的方式,而我們新時期的圖書館,不僅擔當著讓讀者體驗到閱讀,同時,我們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延展活動,讓人們自覺地更加注重和享受心靈體驗的長久性深度閱讀,而并非只是手機上的淺閱讀。并且通過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體味人間冷暖、剛毅和果敢。讓儒雅睿智伴隨孩子們成長,學會擔當;讓滴答的沙漏與陽光下閱讀的長者靜謐相伴,讓殷實的成就感寧靜地流傳。
三、義務宣傳與定期教育常態化
開展社區、學校、軍營、監獄的動態化上門服務。以對敬老院等敬老孝老的行為作表率,向社會各界群眾招募志愿者,讓公共圖書館成為基層文化宣傳的有力平臺,也向社會表明公共圖書館是學習傳統優秀文化的踐行者。
定期舉辦與讀者溝通交流的各種學習研討會,比如: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家長,讓優秀教師給家長作知識儲備,更加良性地促進家庭的和諧與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招募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作志愿者,定期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有心理咨詢的服務,主動承擔部分社會公益事業,促進社會秩序良性發展。
四、多向社會各界取經,促進公共圖書館向著創新與務實的方向發展
在信息社會化的今天,公共圖書館不再只是簡單地借書還書場所。要讓讀者愜意留下長久閱讀,不僅對藏書量及環境有所要求,對我們內部員工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有學習意識,在本館員工中開展每月讀一本好書的活動,讓員工自覺增進創新意識與務實意識。多向業界的先進館學習,求創新,求發展,求區域性公共圖書館真正成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心靈食館”。
五、圖書館服務拓展策略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促使文獻傳輸內容從以往的單純服務模式轉變為知識傳輸、信息資源充足的創新型服務模式。由通用型文獻傳輸服務向著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方向轉變。圖書館應當在服務內容當中添加信息服務和讀者服務內容,予以知識開發利用工作充分地重視。圖書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除去應當將傳統型借閱服務妥善完成之外,也應當在服務內容和服務深度上進行拓展,促使圖書館當中的實體資源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重塑圖書館的新形象,促使圖書館逐漸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
5.1提供信息服務及知識服務
從服務內容的廣度上進行分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拓展知識涵蓋面,充分利用圖書館當中現有的實體資源好網上虛擬資源,依靠現代信息技術來為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及知識服務。創新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原始動力。服務上的創新能夠促使圖書館將常規打破,并對管理工作的流程進行改革,促使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憑借圖書館的敏銳觀察力,詳細分析未來一段時間當中的嶄新發展方向,并憑借超前的意識完成決策工作,以便于能夠在未來呈現出來比較強的適應性。在對一個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主要觀察的并不是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高低,而是看圖書館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解決了多少問題,是否可以為讀者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并解決讀者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2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就是在圖書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人文關懷原則,讓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的得到滿足。全方位的為讀者提供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優秀的個性化服務需要圖書館館員和讀者之間開展情感交流,不管是圖書館的功能布局、環境設置還是其他服務模式,都需要將讀者放置在中心地位上,促使讀者能夠在享受服務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舒適。針對讀者提出的各項規章制度之外的要求,館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盡可能滿足。詳細針對各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分析,向讀者提供適應性比較強的信息及服務,促使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也就能夠讓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感到滿意,對圖書館產生一定信賴感,促使我國范圍內各個圖書館走上一條穩定運行道路上。
結語:
在公共圖書館群眾文化服務功能拓展工作順利開展之前,一定需要促使圖書館基礎設施完善起來,并對信息化建設和館員隊伍建設水平做出保證。只有在此基礎上,才可以使用有效的方法促使群眾文化服務功能得到拓展。在以往的基礎功能難以順利發揮出來的背景下,想要開展功能拓展工作,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建民.移動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功能拓展路徑探討[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 42(02): 36-39.
[2]劉民鋼.大學圖書館的功能拓展與發展趨勢——香港四所大學圖書館訪問考察報告[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7,27(04):10-14.
[3]張靜,史淑英.圖書館展覽空間育人功能的創新與拓展——基于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的實踐[J].當代圖書館,2017(0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