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芬
摘要:隨著規模化養豬場的不斷發展,作為生豬易患病的一種口蹄疫的防治越來越受到重視。口蹄疫預防工作失敗的情況頻繁發生。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威脅。而影響豬口蹄疫免疫失敗的因素無外乎疫苗、免疫程序、飼養管理等幾方面,本文就生豬口蹄疫的防治進行分析。
關鍵詞:口蹄疫;免疫;防治
1生豬口蹄疫免疫失敗原因
1.1疾病。針對部分生豬而言。其免疫力較弱。可能是因為自身問題,也可能由環境導致,各個類型的微生物以及病原體均容易感染生豬。如果感染后未在第一時間采取治療措施,將進一步弱化生豬免疫力。久而久之。損壞生豬器官甚至中樞神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蹄疫感染生豬的概率。
1.2個體差異。遺傳基因控制生豬免疫應答。接種抗原之后。豬只個體所受到免疫應答的程度有所差異,部分豬只較為敏感。不過還有一部分豬只免疫應答比較微弱,個別的生豬存在先天免疫缺陷,在此狀況下,無法保證免疫成功。
1.3生理狀態。生豬接種疫苗之前。必須為它們做健康檢查。因為如果生豬正處于病原潛伏期或者已經感染病毒,此時注射疫苗有非常容易致使豬只死亡。因此,為生豬注射疫苗前,必須全面、詳細檢查豬只病史,做好健康檢查。若是在較長時間中母豬都未注射口蹄疫疫苗。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發生感染。必將感染胎盤中的仔豬。在其出生之后便成為口蹄疫病毒攜帶者。除此之外。神經以及內分泌等各種因素對生豬產生影響。若是生豬處于亢奮時期。此時為其注射疫苗,將在較大程度上弱化其免疫應答甚至不應答。
1.4疫苗因素。一般情況下。為小豬注射時。所應用的疫苗的注射量基本為1毫升,大豬的注射量有所增加,基本維持在兩毫升。不過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如果遵守這一注射量,無法保證生豬免疫的成功率。因此,在實際注射時。需要適當增加用量,通常為50%。用量增加后,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免疫成功率。與此同時,在加大用量是切忌盲目,如若不然。生豬免疫應答能力以及抵抗力將會降低。多種病原體更加容易感染生豬。更為嚴重的是感染生豬的后代。
2生豬口蹄疫免疫的防治對策
2.1做好疫苗保存以及使用。對于免疫效果而言,疫苗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對其做到足夠重視。在選擇與應用疫苗時。必須由農業行政部門發放,從而為疫苗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與此同時,疫苗的存放也十分重要。需要將口蹄疫疫苗存放于陰涼干燥的地方,有效控制保存溫度。基本維持在20℃到80%,若是存放出現問題,疫苗失敗的可能性增大。運輸疫苗時,若是溫度過高,應該避免光線照射。將其冷藏。有效控制冷藏溫度,不可使其凍結。在運輸過程中盡最大可能防止震蕩。假如當天有用不完的疫苗,需要充分應用避免感染的措施,瓶口尤為如此。在應用疫苗的過程中,嚴格把控用量。盡可能一次用完。對于所應用的針管與針頭,必須保證其潔凈度。
2.2構建防疫隊。強制免疫。在免疫宣傳過程中,促使政府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帶動人民群眾,與眾多鄉鎮聯合。選擇出部分群眾,將其組成疫苗防疫隊,并且這一隊伍具有強制性,全面宣傳防疫的益處。不斷督促群眾,保證防疫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也需要邀請防疫站的專家,為群眾的防疫進行現場指導。親自與鄉村民眾進行溝通與交流,明確群眾飼養生豬時遇到的難題。針對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檢查,并且完成疫苗注射。盡可能一次性提高防疫率,使其達到80%。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人們了解與掌握防疫知識與技能,如果今后養殖過程中遇到問題。將可以有效解決與處理。
2.3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所指的是,通過應用相關措施,阻斷有害病原體,避免其進入到生豬生活環境。生豬接種疫苗后。可以有效防止口蹄疫,不過其它病原體仍舊有機會感染生豬。由此導致生豬感染口蹄疫。此時,需要及時向獸醫咨詢,在選擇藥品時有一定針對性,將藥物噴灑于注射周圍,避免病原體進入。在此狀況下。為生物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2.4保證飼料質量,改進飼養環境。保證豬群與注射規模相一致。嚴格控制密度。每日全面清潔豬舍。做好通風。消滅蚊蟲。蚊蟲所攜帶的病原體眾多。如果不加干預,必定進入豬舍中感染生豬。此外保證溫度與濕度的適宜也同樣重要。生豬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進而感染呼吸疾病,所以需要提升空氣質量。在生豬飼養過程中。保證飼料質量,做到營養均衡。杜絕質量未達標的飼料,不可使用添加劑,由此提高生豬免疫力與抵抗力。在飼料搭配方面,需要將生豬的實際情況作為重要依據。所搭配的飼料有所區別。充分滿足生豬食量要求。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飼養生豬時,多種病原體容易使其感染疾病。口蹄疫便是其中一種。因此,必須重視疫苗注射。但是免疫失敗的狀況仍舊存在,主要原因包括疾病、生理狀態、個體差異以及疫苗因素。針對此,采取多項防治措施,做好疫苗保存以及使用、構建防疫隊、強制免疫、保證飼料質量、改進飼養環境等。通過各項防治措施的應用。降低口蹄疫免疫失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