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生全
摘 要 物理課的實驗探究要提高課堂探究活動的效率與參與度,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有效處理課堂探索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成長。教師應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感受、領悟科學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
關鍵詞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233-01
一、實驗探究的課題要符合學生實際
科學的本質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究。探究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方法,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科學價值觀的熏陶。課堂探究活動不同于實際生活與科學研究中的探究活動,因為結論是已知的,教師如果處理不當,就不易激發學生對整個探究活動的興趣和動力,探究活動就不能成為驗證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安排、學生實際和實驗室資源狀況,合理、有效地選擇探究課題,激勵學生的探究欲望。我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以舊促新,選擇探究課題。如在學習力的三要素之后,選擇課題“三要素怎樣影響力的效果”;在學習壓力的作用效果之后,選擇課題“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在學生了解光的反射現象之后,選擇課題“探究光的反射時的規律”。
(二)原型啟發,選擇探究課題。如在學生認識了電位器之后,選擇課題“滑動變阻器如何控制電流大小”;在學生了解投影儀、照相機、放大鏡的成像特點之后,選擇課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學生知道飛機、風箏等的升空原理之后,選擇課題“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三)根據學生的需要選擇探究課題。如“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等。還包括根據學生的認知需求選擇探究課題,如“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的熱功率跟電阻大小的關系”等。
以上這些課題往往都是學生了解某些物理現象或已有知識與這些現象發生碰撞之后,急于想進一步深入探究其規律的問題,既是學生所需、實驗室條件可以保證、課堂教學適合,又符合物理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適時選擇、設計合適的課堂探究課題,探究活動才有有效進行的可能。
二、實驗探究實施要巧妙組織
課堂探究活動的一般流程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和論證、評估、交流等七個要素??茖W探究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等原則,并貼近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在課堂探究活動中,教師適當地啟發和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提高課堂探究活動有效性的關鍵。下面我以幾個具體的實驗探究為例談談如何組織探究活動的實施。
(一)在獨立探究中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的動機
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關鍵是學生有探究需要,所以課堂探究的問題最好由學生自己提出,但如果沒有教師的啟發和引導,課堂上學生就難以快速命題,造成放得過開、費時費力的后果。例如,在實驗中探究敲擊裝水瓶子的發聲體和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我循序漸進地設計了三個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一:探究敲擊裝水瓶子時,聲音產生的原因是不是瓶內空氣振動。在兩個一樣的啤酒瓶中分別灌裝入同樣高度的水和泥沙,用筷子分別敲擊兩個啤酒瓶,實驗結果是:兩個瓶子發出聲音的音調明顯不同,灌裝入水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灌裝入泥沙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
探究實驗二: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是不是瓶內水振動。在啤酒瓶中灌裝入水,比較用筷子敲擊啤酒瓶發出的聲音和用手搖晃酒瓶發出的聲音,實驗結果是:用手搖晃酒瓶時瓶中水振動厲害,但發出的聲音一點不像用筷子敲擊啤酒瓶發出的聲音,兩次發聲明顯來源于不同的發聲體。
探究實驗三:探究當用筷子敲擊瓶子時,決定產生聲音音調的因素。分析上述探究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當用筷子敲擊啤酒瓶時,聲音產生的原因不是瓶內水振動,應該是瓶子的振動。在兩個一樣的啤酒瓶中分別灌裝入同樣高度的水和泥沙,用筷子分別敲擊兩個啤酒瓶,實驗現象是:灌裝入水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灌裝入泥沙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
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科學探究,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和論證→評估和交流等科學探究環節,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在合作探究中解答學生的疑惑
例如學生在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中,我先對毛細滴管取液體的使用方法作了詳細介紹:“這個毛細滴管是用來取液體的,首先將毛細滴管較細的一端浸入液體中,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少,把它直接拿出來在載玻片上點一下即可,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多,則先用食指將較粗一端滴管口堵住,再把毛細滴管拿出來,接觸載玻片后松開食指即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還往往會出現面對器材無從下手,或者忘記實驗條件的情形。因此,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巡視,提醒或暗示學生實驗中的不足,但必須把握分寸,對自己正確定位,從知識的傳授者、占有者轉變為學生探究的引導者、合作者或共同參與者,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幫助和服務,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余地。
總之,物理課的實驗探究要提高課堂探究活動的效率與參與度,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有效處理課堂探索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成長。教師應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感受、領悟科學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當然,有些課題在課堂探究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順利圓滿地解決,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體驗,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