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吳樂珺
美國政府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舉辦的聽證會正在進行中。在首日出席的61家企業代表中,共有55位反對美國政府加征關稅,涉及服裝、運動器械、半導體、食品、化學和紡織等多個行業。《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不少代表都是直接拎著行李箱來到聽證會現場,他們行色匆匆,或是剛下飛機,或是發言完立刻踏上歸途。加征關稅損害美國就業和消費者利益、影響美國經濟等觀點出現在大多數代表的證詞中。由于要求發言的代表人數眾多,原定20日開始的4天的聽證會被延長至6個工作日。
全球供應鏈中國無可替代
在聽證會上,每位陳述人有5分鐘發言時間闡述對某類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反對或支持的理由,之后將接受專家組的質詢,證詞將作為專家組最終確定加征關稅清單的重要依據之一。
據統計,美國貿易政策代表辦公室(USTR)于4月初公布對價值5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1333個稅號清單并征求意見。在5月舉行聽證會上,因不少企業反對加征關稅,之后USTR刪除了515個稅號,價值約160億美元。在7月舉行的關于160億美元清單的聽證會上,US?TR刪除了5個稅。刪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加征關稅對美國中小企業、普通家庭造成損失,增加美國相關產業的成本并削弱競爭力等。
在第一天的聽證會上,“我很重視這次發言的機會,從起草證詞到今天出席聽證會,我準備了一個多月。”美國加州一家制包公司的總裁羅斯·畢曉普在聽證會現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羅斯·畢曉普在證詞中表示,他的公司產品都是在中國制造,他曾多次嘗試在美國制造飛行員專用的便攜包,但即便能實現,成本也將增加3倍。他還特別指出,中國是全球尼龍包的主要生產者,“他們對此真的很在行,中國公司的產品比此前跟我們合作的美國公司質量更好,成本也低得多。”
“我認為美國政府不明白全球供應鏈的意義”,擔任美國“閃電”自行車公司執行副總裁兼美國自行車生產供應商協會主任包博·馬紀維修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組裝自行車為例,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大約1500萬輛組裝自行車,約占進口自行車總量94%,價值11億美元,如果要將生產線全部轉移到美國或其他國家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投資。
代表1000多個運動產品和健身品牌、擁有37.5萬雇員、在美國創造超過1500億美元收入的美國運動與健身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湯姆·科夫也在聽證會上表示,該行業經營著復雜的全球供應鏈,中國供應商能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設備和產品等,加征關稅將威脅到美國制造業和零售業就業崗位和企業。
當天的發言中,不少企業或行業代表都表達了和上述企業家類似的觀點,由于全球供應鏈的日趨完善,不少美國企業的產品或零部件都是中國制造,不可能或短期內難以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或第三國,這些地方的企業或成本過高,或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經過培訓的勞動力及基礎設施,無法消化中國目前以同樣質量和競爭力生產的產品數量。
關稅損害就業、消費和經濟除供應鏈問題,美國企業也在聽證會上紛紛表達了加征關稅對就業、企業效益、國內消費的潛在負面影響。
全美海洋制造業協會政府與法律事務高級副總裁尼克·瓦斯拉羅斯在證詞中表示,如果對休閑船產品及其零部件加征10%-25%的關稅,將會對美國海洋制造業造成極大損失。中國已經繼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之后,第四個將美國休閑船只列入報復關稅清單。復雜的關稅導致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新船訂單被取消,而這些新船都是由美國工人在美國工廠建造的。這直接關系到一系列企業的生產能否為繼,眾多相關崗位還能否繼續存在。
美國配飾協會會長卡倫·吉布森認為,該協會成員在中國生產的絕大多數產品面向美國中低收入消費者,平均零售價在10美元到100美元之間,提高10%的關稅將會對這些原本已是薄利的商品產生巨大影響。如果加征關稅在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生效將對假日發貨產生重大影響,假期銷售是一年中大部分受影響商品運往美國的最重要時間段。
“沒看到盜竊技術風險”
在當天的聽證會上,中國企業涉嫌“強制技術轉讓”和“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等對華301調查的主要理由被大多數企業所否認。總部位于波士頓的Sim?pliSafe公司生產并銷售家庭安全系統,該公司反對對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安全系統及相關部件、附件和包裝材料征收額外關稅。在質詢環節回答是否存在中國企業將通過盜用美國技術來主導行業的風險的問題時,該公司副總裁布萊恩·布洛奇表示,“我們和中國企業合作大約10年了,目前沒有看到任何這方面的風險。”羅斯·畢曉普也對《環球時報》記者否認其中國合作伙伴有“偷技術”的行為。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是2017年《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第二大來源國,2017年中國研發投入占GDP的2.1%,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創新投入國。此外,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外國企業必須轉讓其技術給中國合作伙伴,所謂“中國使用合資要求、股權限制和其他外商投資限制來強制或迫使美國企業轉讓技術”的指責站不住腳。▲
環球時報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