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蓬勃發展,現在在中國走進高校校門已經不再是難事。所以也就造就了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畢業,因為我國就目前的就業形勢是相當嚴峻的,所以高校關于畢業生就業的問題也開始越來越重視。而自國家提出符合時代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之后,我國高校也開始對目前的高校就業工作進行改革,開始轉為支持學生自主創新、自主創業的能力,而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一向屬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第一線,那么就目前形式而已,該如何改革、加強、創新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已經成為了所有高校都在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雙創時代;就業指導課程;創新研究
前言:我國經濟發展趨勢越來越好,全民教育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也造就了每年從高校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每年都在不斷增加。所以李克強總理在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后,人社部也開始相繼提出和實施促進就業、引領大學生創業等計劃,積極推動了我國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的就業工作。而高校作為培養國家未來青壯的搖籃,率先響應國家的號召,面對國家現如今的艱難的就業形式,做好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所存在的問題
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理應從大學生入學開始,就逐步開始培養他們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好讓他們從大學新生期開始,就有意識的來培養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可是就目前各個高校的情況來看,不容樂觀,不少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都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如果不積極重視解決的話,那對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十分不利。
1.1就業指導課課程體系并不完善
雖然現在每年畢業生的人數都在增加,各個高校也開感受到了就業形式的嚴峻,開始對于就業指導工作重視了起來。而且每個高校幾乎都開辦了就業指導課程,可是由于缺乏對于就業工作的認識,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進行的都比較草率。大部分都是學生即將走出校門,參加實習的時候,才開始匆忙培訓指導,大有臨時抱佛腳的意思,完全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而就業指導工作如果要行之有效,那么從大學生踏進校門開始,就應該開始對他們進行設立一個系統的就業工作培訓指導體系。而且現在的不少高校,對于就業指導培訓依舊浮于表面,停留在理論教導的層次,而且使用的教材依舊是舊教材,根本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并不能良好的符合現在的就業趨勢,更有甚者連統一的教學大綱都沒有,教導工作極為隨意。這種脫離實際的就業指導工作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還會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工作造成一定的誤導。
1.2就業指導課程不能與時俱進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于高校壓力較大,而面臨著畢業、實習的畢業生們更是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這種壓力。所以就業指導課程應當給學生們豎立一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在增強學生就業信心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可是就目前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反映,學校內的就業指導課程對他們的幫助微乎其微。在課程的施行上,不少教師采用的依舊是理論教導,灌輸式教學的方式,對著教材照本宣科,也就算完成了就業指導課程,根本不管符不符合實際。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很難能夠整整真正的來學到就業的相關知識,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課程都是采取大課的形式,根本沒有考慮過學生的專業不同,國家施行的政策、企業單位對于專業生的要求的不同,來進行專項培訓。大部分培訓依舊只是環繞著課本,理論知識來進行,這樣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做不到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社會的腳步,幾乎沒有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1.3缺乏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很多就業指導課程,采取的都是理論教學。并沒有給出實際的就業案例對學生進行分析,讓課程沒有吸引力,讓學生也只是以應付的心態來面對就業指導課程。而且每個專業并不一樣,對于專業的訴求自然也不盡相同。統一的理論知識并不能解決學生的就業疑惑。而且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許多高校生在內心也有著嚴重的恐慌,有不少大學生因為不敢踏足社會,在實習期間就在家里玩,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所以就業指導課程應當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培訓輔導,也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特定培訓,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及時疏導。
1.4缺乏專業的是師資隊伍
當前各大高校幾乎都沒有專門從事于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大部分都是由就業部的工作人員或者某些院系的輔導員來兼職。這些教師本身就擁有著繁重的課業,根本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就業指導工作來。而且某些高校的輔導員都是剛畢業不久的青年教師,他們自身可能都缺乏就業經歷,大部分都是從高校畢業就直接留校、或者進入另外的高校當輔導員、教師。而就業指導課程又是一項對于實踐要求非常高的課程,這些教師、輔導員幾乎都沒有找過工作,那么他們也根本不了解現在就業形式、就業趨勢,更加沒有在企業工作過的職場經驗,自然沒有辦法滿足這些畢業生的需求,從而也導致了就業指導課程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雙創背景下就業指導課所具有的新特點
當今時代,屬于互聯網時代,也屬于足不出戶就能創業的信息時代。這也就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的絕佳的基礎。而高校作為國家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一員,理應響應國家號召,立足于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和創新就業指導工作,為學生走出校門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相比,雙創背景下的就業指導課程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是政府加大了財稅支持的力度,不僅僅只是針對于現在的中小企業,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同樣可以享受到財政稅收的支持,這樣大大減輕了大學生創業者的壓力。其次就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大力支持高校和研究所把研究成果落地實施,這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最后就是強化了知識版權的保護,為了保護大學生創業者,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辦法,讓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時,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三、雙創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課改創新性的具體方法
3.1雙創就業教育。
高校在面對雙創時代,在推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要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專業優勢,創造符合自身發展的眾創空間。通過立足于學校本身的優勢,構建眾創空間,來推動大學生創業,并且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指導和培訓工作。例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生、南開大學等高校,都有著自己的創業實驗室或者獨特的創業指導工作體系,都是屬于立足于學校和專業優勢建立的,圍著著眾創空間,來對學生進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創業工作指導,讓學生通過實踐課程,能夠擁有創業者的基本素養,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事業。
3.2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體以它獨特的特性,被所有高校師生所接納。而高校就業課程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關鍵一環,可以充分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輔助學生創業。例如學校就業處,可以設立相關的就業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大眾媒體,定時發布就業信息,給學生更多的就業渠道。同時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的方式進行一對一咨詢,讓就業指導工作更加專業化。另外也可以通過視頻、微課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線上培訓。也對現在的就業趨勢、國家相關政策線上咨詢服務,來引導學生自主創業。
3.3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需要成立一支專門致力于就業工作指導的教師團隊,這不僅僅是就業工作指導的需要,同時也是讓高校能夠更好服務于學生。教師團隊的選擇要選擇那些具有專門從事過就業指導工作的教師,對他們進行專業的進修培訓,讓他們能夠更加貼合時代,擁有更高業務素質,解決現在不少教師沒有踏入過社會,缺乏對于社會了解,容易出現紙上談兵的誤區。同時也高校也聘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校友進行回校講述自身的經歷,給大學生傳道受業解惑,同時也幫準備創業的大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來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自信心。
結束語:我們處于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發展的越快,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校只有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不斷的改進創業指導工作,才能更好的引導、扶持大學生就業以及自主創業。只有通過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國家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資料:
[1]楊惠.就業優先戰略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困境與治理[J].教育評論,2018(04):68-71.
[2]李根.構建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以西安工程大學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02):102-105+109.
[3]佘妍文.高校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協同發展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04):87-90.
[4]陳欣婷.高校就業指導課實效性提升途徑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4):120-121+124.
[5]牛踏宇.雙創時代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改創新性研究[J].才智,2018(03):39.
[6]楊聰聰.雙創時代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探析[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7(11):63.
[7]張學亮. “雙創”視閾下大學生就業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7.
[8]莫曉蘇.雙創時代高校就業指導創新與思考[J].教育,2016(29):10.
作者簡介:郭宇靜(1981.1),女 漢族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西南政法大學講師 外國語言學碩士,在讀法學博士,從事法律語言學、法律翻譯、外國法律史等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