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丹華
摘要:談到大學數學,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冒出幾個詞語,例如邏輯、公式、推理等等。熱愛數學的人會主動追尋數學真理,但是那畢竟占少數,大多數人對于數學還是敬而遠之。在大學數學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能夠接受數學并主動學習數學也成為學校的重點討論話題。多數學生對于數學的評價是抽象,基于此,大學教師開始將數學文化引入課堂。
關鍵詞:大學數學;完善教學;融入數學文化
引言:
看似抽象的數學背后有著深厚悠久的數學文化,數學家們能夠為數學所吸引也是因為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而這些魅力就是來自于長久以來積累起來的數學文化,而非來自于解題的快感。在大學里,偏愛數學的學生數量總是遠遠少于偏愛文科的學生數量,通常這種現象會被解釋為:數學難、文科簡單,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際上,學生到底在那一門學科上的學習能力強,其與教學的方式有很大關系,就以往中國的數學課堂來看,數學課堂的豐富度遠遠不及語文、英語等其它課堂,因此學生一直以來就沒有機會去領略數學的魅力,如此,數學基礎自然薄弱。而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又應怎樣幫助他們重新領會數學的內涵呢,本文展開了以下探討。
一、數學文化含義
數學文化,即數學的發展歷史、數學人物、數學與社會變化的隱形關聯等等。就像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學科一樣,數學絕不是只有抽象的公式,數學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及深刻的文化背景。數學文化是整個數學概念的重要符號,因此,將數學文化傳達給學生能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
二、大學數學教學現狀
大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不可一概而論,因為在大學里不同專業對于數學的要求有所不同,這些不同主要體現在數學課程的課時、數學的教材上。
例如,不同專業的數學教學現狀是不同的,首先說非數學專業,非數學專業也包括有數學課的專業和沒有數學課的專業,這里討論有數學課的一部分,這些同學只需要在大一的時候學習較為基礎的一到兩冊高等數學書,學完之后就再也不用上數學課,所以這部分學生不會對數學投入太多精力,只求拿到學分。再說到數學專業,學生大學四年都與數學相伴,部分學生真的能夠找到自己的領域,而部分學生則被數學拖垮。數學專業的學生可以說有足夠充分的時間去深入學習數學,體會其他專業學生無法體會到的數學文化,但調查表明,覺得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的學生占大多數。
三、融入數學文化的必要性
回想從小學到大學的數學課堂就可知道,為什么學生覺得數學離他們太過遙遠,因為中國的數學課堂似乎從不包含數學文化。
例如,數學課堂總是以公式開始,以解題結束,教師不會給學生介紹人物背景、不會給學生介紹簡單的一個公式到底給世界金融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理由很簡單,就是考試用不到,這也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一大弊端[1]。
如果說,從小學到高中,為了應試的需求,數學課堂必須采用那樣的模式,那么大學的數學課堂絕不可再延續這樣的形式。大學沒有太大的應試壓力,因此數學課堂應具有開發性、開放性。教師應該將以往學生沒有機會了解的數學文化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數學有全面、多元的了解,這樣學生自然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在數學領域上發展,反之,不論學生的解題能力多么強,沒有對數學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只能一直站在數學宮殿的門口觀望。
四、如何融入數學文化
(一)擺脫目的性
數學文化一直被忽略的主要原因是數學課堂的目的性太強,教師從課堂開始到結束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學生學會解題,學生也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會做題,這樣強的目的性讓教師和學生都無暇顧及被編排在頁面角落處的數學背景知識。
不管從以往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來看,還是從數學課本的編排上來看,數學文化在中國的數學教學中一直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對于課堂安排較為自由的大學來說,這一現狀定要改善。
(二)融入數學文化
數學公式、原理的背景、相關人物、演變過程、在其它領域的應用等等這些,教師都應在課堂上傳達給學生,并且應盡量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告訴學生,因為了解數學的發展過程比記住解題公式更為有意義。
例如,關于線性代數,教師可跟學生解釋其對于金融經濟學的指導作用,比如在過去的數十年里金融人士是如何運用線性代數的原理在市場站穩腳跟的;關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師可以結合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跟學生講解其應用原理。以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了解到除了公式以外的東西,要知道,公式本身并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公式背后的數學文化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2]。
(三)數學論文
論文通常是文科專業學生需要寫的——用以闡釋觀點,其實數學專業也應重視論文。看上去寫數學論文似乎是很無聊的事情,但在學生了解了數學文化之后,可以討論的觀點就很多。
例如,關于數學原理產生背景的探討:其受時代怎樣的影響,具有怎樣的時代特征,當時背景下衍生的數學公式是否依然適用于當今社會,各代數學家們對其做了怎樣的改善或否定等等,這些話題賦予了數學更強的生命力,通過對這些話題的探討,學生將進一步走近數學。
五、結束語
數學像是對人類社會運作規律的總結,它的形式也許抽象,但它的內涵絕對不亞于任一學科,但這必須基于對數學文化的了解。數學文化包含著數學最本質的東西,它使數學擺脫抽象學科的標簽。大學學生相較于高中、初中學生來說,時間更加充裕,課堂更加自主,所以應該把握好機會靜下心來重新認識數學,打破以往對于數學的固化印象。教師應盡可能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數學背景知識,當學生對數學有了新的了解時,就會真正地開始接受數學、有機會發現其魅力并挖掘自身的數學潛力。因此,大學要為此做出努力,讓數學文化回歸大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金玉子.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16(6):196-197.
[2]江維瓊.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5):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