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婧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學生數據的變化體現出學生發展的過程,也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目標,以學生信息管理為線索,根據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的特點,探索目前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管理發展的有效路徑,為優化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發現新的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學生信息管理;途徑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隨身攜帶的手機,工作使用的電腦,休閑娛樂的ipad等等,都是我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而這些橋梁都會繁衍出大量的數據,成為我們觀察人類自身社會行為的“顯微鏡”和監測大自然的“儀表盤”。那么大數據和學生管理工作有什么樣的聯系呢?
一、學生信息管理的案例分析
以會計班為對象,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做了一次調查,通過手機的流量監測和軟件使用頻率進行了數據收集。結果顯示,學生使用手機玩游戲的比例竟高達78%。可見手機在學生的生活中充當的角色并不積極。
2017年7月3日人民日報一篇《王者榮耀 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的文章,全文批判王者榮耀導致少年兒童因為玩游戲而引發的負面案例,一句“到底是游戲娛樂了大眾,還是“陷害”了人生?”定性了王者榮耀這款游戲給青少年帶去的負能量。今年3月,人民日報官微發表了一篇《荊軻是女的?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的長微博,引起了各方各業巨大的爭議。微博原文:荊軻竟然是女的,詩仙李白變成了刺客,名醫扁鵲是用毒高手……這樣的角色錯位會不會讓你大吃一驚?
結合這篇關于手游危害的文章,開展了以班級為單位,以《手游 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 為主題的辯論賽,通過這此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手游的危害并且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
從上述案例可以發現,大數據的收集讓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加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趨勢,也更符合學校教育的發展規劃。
二、學生信息的收集
結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文件精神,學生信息的收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圍繞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這一核心目標,創建“信息銀行”,并將它分為5個分行:“思想道德分行”,主要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表現、參加的思想學習,好人好事等;“專業技能分行”,主要記錄學生的學習成績,社會實踐等;“心理健康分行”,包括與學生的談話記錄,學生的心理普查結果等;“社團活動分行”,主要記錄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的所有社團和活動,以及獲得的各項獎勵等;“干部分行”,記錄學生擔任干部情況等。以會計班一名同學為例,如表1所示,這名同學在學校表現的比較優秀,興趣愛好廣泛,但是在專業技能這一塊稍顯薄弱,所以,平時就督促他學習,制定專門的學習計劃。“信息銀行”的建立為每位學生建立起了完善的人才培養檔案,查漏補缺,從而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
其次,學生信息大數據收集之后,可以利用當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和平臺, 比如Hadoop、HPCC、Storm、RapidMiner等軟件,對這些大數據進行科學的綜合分析,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有利的建議與啟示。我們通過分析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與學生畢業的去向之間的關聯,得到更多需要收集的信息,為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從而回答“如何培養人”這一問題。
三、學生信息管理的途徑
如果說學校是一張大網的話,每個學生就是構成大網的一個支點,點與點之間靠網絡連接,實現互聯互通。那么,如何實現學生管理信息化呢?
(一)整合信息標準,構建統一平臺。大數據的應用象征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如果說每位輔導員手中的學生數據是一個個“數據孤島”的話,那么大數據就是連接各個“孤島”的列車。因此。整合學校各學生服務部門,各系部的信息管理技術標準和規范,構建統一的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學生數據標準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二)更新工作思維,轉變管理觀念。大數據思維的重要因素來自數據挖掘而非想當然的經驗。顯然,大數據挖掘對象更為個性化,教師和管理者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學生。因此,大數據思維引進學生信息管理這一領域,弱化了教師的管理功能,強化了對學生的服務功能。
(三)熟練操作技能,加強數據管理。高校大數據管理,專業數據管理人才培養是基礎。大數據的收集、分類、存儲、分析過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掌握專業化的數據處理技術的人才,所以加強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四)多元評價數據,打破管理僵局。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但要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認知領域的發展,還要對情感、個性、價值觀等非認知因素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通過一定的觀測技術與設備的輔助,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每時每刻發生現象進行數據收集、分類、整理、統計、分析,通過分析個體的學生信息狀況,及時調整教育行為,實現學生形成性評價,避免“一刀切”的亂局,讓大數據取之于學生,用之于學生。
四、結論
在這樣一個網絡時代,大數據的引入為高校的發展帶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只有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強高新技術的引用與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的高校教育教學才會向著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邁進。
參考文獻:
[1]徐子沛.大數據 [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58.
[2]焦豐年.大數據給教育帶來的變革研究[J].吉林:才智,2014(18):130.
[3]朱浩文.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管理探析[J]. 江蘇:煤炭高等教育,2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