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玖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外出導致留守兒童增多,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當前學生體質測試成績能夠明顯發現,學生的肺活量、耐力、柔韌性和速度等方面的成績令人擔憂。并且由于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照和監督,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反而沉迷各類電子游戲中,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將針對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原因;對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取得較大進步,物質水平豐富。在這種背景下,農村地區學生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而獲得了大量的物質補償,導致學生超重肥胖現象逐漸涌現,再加上對體育鍛煉沒有興趣,使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農村地區小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
1.體育知識理論不足,缺乏興趣
農村地區的小學生由于在學校中接觸體育知識較少,教師在進行課堂組織時局限于教學條件和設備器材,很多項目難以開展,只能進行簡單的體育鍛煉,這使得學生的體育知識不足。另外,目前智能手機的出現,降低了電視的吸引力,一些傳統的體育競賽項目本應能夠吸引學生了解觀看。但手機和游戲的影響,使得一部分學生選擇游戲,對體育新聞和比賽轉播沒有任何興趣。
2.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較差
由于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高,因而導致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很差。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小學生在體育課上,喜歡體育教師讓學生自由活動鍛煉,這樣就可以偷懶休息,或者聊天或者干別的事情,不愿意按照老師要求練習,運動量稍大,就叫苦叫累不愿練,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沒有任何好處,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學生體育鍛煉較少,活動量變小
當前經濟迅速發展背景下,農村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留下小學生與自己的祖父輩一起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一般受到極大地寵愛,不必說什么體力勞動,大部分小學生連一些簡單的家務活都不做。農村地區原本學生自己走路上學下學,近幾年也開始由長輩接送。這種種變化導致學生缺乏體力上的勞動,也養成了嬌慣的身體,體力勞動的缺失使他們的吃苦精神大打折扣。另外,農村地區由于人們對于體育運動的理念認識不足,更是難以養成科學的體育鍛煉習慣,學生在學習中最重要的還是文化課程,在家庭作業和手機電視中度過每天的時間。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4.學校、家長和學生對身體素質的不重視
農村地區的學校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重視升學考試科目,對于體育這種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除此之外,家長和學生也對體育運動和身體素質推升缺乏重視,認為學生文化成績好,就是學得好,就會得到獎勵。而一個學生體育好,可能并不會受到夸贊和注意,這也是影響學生忽視體育,重視文化課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校、家長和學生自身的不夠重視,對體育教師來講也有著一定的打擊,尤其是對于小學體育教師來說,逐漸對課堂教學缺乏興趣和責任心,使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越來越長。
5.學生不愛體育,不知道有哪些體育項目
現在農村地區的小學生,不少是處于留守狀態,在家中有父母的物質補償,有祖父輩長輩的寵愛溺愛,使得他們更傾向于手機、電視等娛樂方式,對體育項目的競技性質和對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不甚了解。據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沒有運動習慣,處于懶散狀態。在課堂學習中,教師也沒有足夠的素養講解眾多的體育項目,諸如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等,學生也沒有興趣觀看比賽的視頻畫面,最終使得面對體育運動缺乏朝氣和興趣。小學生年齡尚小,對自身未來發展認識不清楚,難以看到體育運動和健康身體是自己生存基礎,也是未來的本錢。由于小學生受限于年齡認識不到,更可怕的是學校和家長方面同樣的忽視和不作為。
二、提高農村地區小學生體質水平和身體素質的對策
1.體育課堂標準化、規范化
當前農村地區的小學體育課堂十分寬松,教師撒手不管的現象十分普遍。而要想提升學生的體制健康,首先要注重體育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改變學生的體育理念,告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帶來的嚴重后果,使學生愛體育,愛運動。教師應當重新建立起教學責任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體育教學,與學校、家長進行積極溝通,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為提高體育課堂教學不斷努力。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應當學會簡單的鍛煉方法,有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
2.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
在農村地區,成績往往是學生和家長十分重視的一個內容。而體育課堂要想變得更加重要,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在期末評獎評優中的占比。在每學期的體育檢測過程中,對成績不合格的學生要給他們一定的憂患意識。相關部門還可以將小學體育成績作為升學參考,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
3.減少文化課的作業負擔
小學生減負話題早就被人們議論多時,但是卻依舊沒有很好的落實。當前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學校、家長為了能夠限制學生去外面玩,便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想讓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寫作業。然而這種強制性的辦法,使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父母沒有辦法直接監督管教,小學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厭惡眾多作業和學習,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減少文化課作業布置,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體育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觀看比賽視頻的作業,或者組織體育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參與,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
4.轉變家長觀念,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思想
農村地區的小學生家長,由于不在孩子身邊,很容易產生愧疚感,使他們在物質上不斷補償學生,帶給他們物質上的享受。而這種享受使得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逐漸下降,對其他精神享受需求降低,影響了家長和學生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教師應當定期聯系學生父母,告知父母身體素質對學生的重要性,同時講明當前大多數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難以滿足學習需求。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農村地區小學生體質健康出現較大問題時,社會各界應當普遍重視起來。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要關心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農村小學生的體能,提高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并且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吃苦耐勞精神,這些對學生未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當前農村地區小學生多數為留守兒童,豐富的物質補償和嚴重缺乏監督管理,導致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在電子游戲和其他娛樂活動中樂不思蜀,嚴重影響了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對此農村學校應當建立起適合學生鍛煉的平臺,如羽毛球場地、游泳館等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華明舟. 張家界市農村白族小學生體質與生活方式的相關研究[D].吉首大學,2016.
[2]于靜. 國家級貧困縣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6.
[3]黃云. 泰安市小學生身體素質現狀研究[D].山東大學,2015.
[4]吳德亮. 陽光體育對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