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摘要:本文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特征和現存的缺陷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研究了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完善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
一、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特征分析
第一,相較于城市養老保險了制度來說,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起步和運行都相對較晚,在管理制度建設、檔案管理模式、運行機制上都處于摸索階段,距離形成獨立、完備的農村社會養老體系還有一段差距。因此,檔案管理也米有形成統一的、規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流程、管理內容上呈現出比較雜亂的狀態。
第二,黨和政府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中的目標是讓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全國范圍內覆蓋,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農村養老保險檔案資料將會呈現出大幅度增長趨勢,參保人數的增長和平均人口壽命的延長都會提升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難度和復雜性。
第三,農村養老保險檔案服務對象為農民,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他們一般沒有穩定和固定的收入來源,新農保對他們來說是一份重要的養老保障。對于文化水平、法律意識相對校對的農民來說,建立完善的養老保險檔案對于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第四,農村養老保險檔案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鑒于服務對象為農民,而現階段農民群體的流動性較強,工作單位不固定,工作變動較大,這使得養老金的繳納后額養老保險檔案的建立具有一定難度。
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弊端分析
第一,基礎設施不完善。大多數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受到農村經濟實際情況的影響,都沒有配備專門的檔案室。部分農村配備了檔案室,檔案管理條件和管理環境也相對較差。檔案管理軟件更是與現代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最新需求相去甚遠。
第二,缺乏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新農保對于農村社會保障工作來說屬于一項新事物,一些縣區管理機關還沒有形成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足夠的認識和理解,導致在檔案管理工作實際開展之中漏洞頻出。鄉鎮村在填寫參保記錄的時候經常出現漏寫、亂寫和錯寫的情況,導致養老保險在查、領、轉的時候出現斷層和缺失。檔案記載繳費金額與實際繳費金額有出入;參保人員姓名與登記姓名之間有差異;檔案之中沒有及時地登記參保人員繳費金額;繳費登記卡片建立滯后,不能及時、動態地顯示累計繳費金額等等,上述問題常常在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實際工作之中遇到,這些問題的存在是缺乏統一、標準的檔案管理標準導致的,更是農村地區對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直接體現。
第三,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性較差、綜合素養較低。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人員都不是檔案管理專業畢業,他們大多是文秘人員或者其他崗位人員兼任的,并且本職崗位依然掛靠在其他部門。此外,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在工作交接、檔案管理材料整理上往往會出現錯誤和失誤,導致參保人員的參保積極性受到挫傷,影響了新農保制度在農村的推廣進程。
第四,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農村地區沒有建立自身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檔案管理制度與規定,導致檔案管理工作開展散漫、無序,最終出現諸多問題。
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措施闡述
(一)提升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
地方政府和管理機關應當加大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經費投入,客觀、正確地認識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因為足夠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投入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各個縣區的檔案管理部門、養老保險部門、社會保障部門要相互合作、互相交流,秉承對農民群眾負責、為農民群眾服務、對新農保事業負責的態度推行楊咯阿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對其進行統籌規劃,以高度重視的態度推行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各個部門需要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齊抓共管,將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搜集、整理、保管、建議、利用工作妥善安排下來,使得每一個參保人員都能夠享受到國家惠民政策的利益,將社會主義建設的公平與正義原則體現得淋漓盡致。總的來說,各個縣級財政部門要對養老保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詳盡的經費預算,保證經費投入,檔案管理部門需要指派專人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管理,做好檔案室的建設,為檔案管理營造積極、安全的工作環境,
(二)完善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立法工作
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法律法規的建立能讓檔案管理工作在有序的環境下開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作為堅實的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推進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法律體系的完善是很有必要的。應當在結合我國國情和各個省市新農保檔案管理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法律規定,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根據我國檔案法相關規定,縣級主管部門要對本地區實際情況進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區農村經濟特點、經濟法阿湛狀況的養老保險檔案管理辦法,使得檔案管理體系能夠不斷健全、細化,做到權責清晰、上下有序。唯有如此,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正軌。
(三)提升檔案管理意識,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
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質量,各個地區應當根據檔案管理人員實際工作水平定期、有計劃地開展檔案業務培訓,使得檔案工作人員能夠熟悉檔案管理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對本職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循序漸進之中提升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準。市級檔案管理部門還可以指派業務骨干到農村地區進行檔案管理犯法的傳授,為村縣鎮的基層檔案管理人員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使其拓展自己的視野,取長補短、優勢相長。此外,還要為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人員提供穩定的收入和職業晉升空間,讓其在崗位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提升檔案利用程度
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服務,只有檔案利用程度加深才能真正地為民所用。因此,各個地區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農民群眾對檔案利用的意識,并建立檔案查閱中心,使得農民能夠親身地體會到檔案的作用,時刻關注自身的參保情況和狀態,讓檔案的利用價值得到發揮。
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制度是推動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健康發展、保障農村養老失業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做好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是有益于廣大農民群眾福祉和社會公平的事情,是推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國家進一步穩定和諧的根基,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國華余斌.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
[2]劉騰飛.淺析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困境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5(6):72-73.
[3]張靜.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蘭臺世界,201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