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李沐陽
摘要:本文《虹貓藍兔七俠傳》與《熊出沒》為例進行基于詞頻的對比分析,從個體角度分析動漫的成功失敗原因,分析動漫受眾的特征,為中國動漫提出動漫劇情-情感-細節的逐級進步發展戰略以及潮流化、長篇化的營銷及創作方式。
關鍵詞:動漫;詞頻分析;評論
《虹貓藍兔七俠傳》與《熊出沒》都是國產動漫作品,不過相隔時間較久。二者均屬于面向少年兒童的動漫,代表了不同時期中國動漫不同的發展情況。
1.基本情況對比
兩部動漫受到的評價差異較大,下面將從不同角度分析。
2.劇情
虹貓藍兔七俠傳的劇情如下表所示:
熊出沒每集為一個小故事,故事間的連貫性較弱,每集的故事基本可以總結為光頭強采用各種新方法、新發明砍伐樹木,而最終被熊大熊二擊敗的故事。
3.主要人物關系
整體來說,虹貓藍兔七俠傳的人物塑造雖未能擺脫中國少兒動漫作品非黑即白的特點,但是人物間的關系復雜,人物形象豐滿,不失為成功的人物塑造范本。
熊出沒的人物構造較為單一,主要出場角色為熊大、熊二與反派光頭強,以及其它偶爾出場的小動物和幕后的李老板。
兩部動漫在角色處理上有很大的不同,《虹貓藍兔七俠傳》角色多樣復雜,各種各樣的身份立場組成了一個“武俠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也有自己的致命弱點,比較真實。而《熊出沒》角色單一,每個角色的性格與行為比較理想化。
4.影評高頻詞
《虹貓藍兔七俠傳》:劇情、人物、良心、配音、場景。
良心:《虹貓藍兔七俠傳》被廣大稱為一部“良心”的動畫,因為它無論在哪個方面都稱的上制作精良,整個制作團隊也是十足的細節控,劇情、配音配樂、打戲、動畫制作、取景都是十分有誠意。
劇情:劇情環環相扣,邏輯清晰,放到現在,《虹貓藍兔七俠傳》的劇情也絕對不差于大部分電視劇,更何況是在動畫中,這應該在國產動畫片中首屈一指了。
人物:在這部動畫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拋開他們的動物設定和動漫形象,這完全是一部豐滿真實的武俠劇。動物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觀眾對動漫的年齡認知,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國產動漫的通病。
配音:虹七的配音也是相當值得稱贊,比如跳跳那驚鴻一瞥的男神變音,只出現了一次但無數人至今都記憶猶新;比如虹貓的性格從最開始的稚嫩到逐漸成熟,聲音是有變化的;黑小虎的性格是平時暴力無常,但面對藍兔時聲音又變得溫柔,配音把握的非常合理。
場景:虹七取景在真實的張家界,人物與景色融為一體,對那個時代的技術而言絕對精湛。
《熊出沒》:破壞、劇情、暴力、環保、現實
破壞、暴力:整部動畫充滿了大量破壞的場景,兩只熊不斷的破壞公私財物,與光頭強斗爭。很多家長抱怨這種“破壞”教壞了孩子,許多媒體對此也有報道。
劇情:《熊出沒》的每一集劇情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熊大熊二與光頭強的斗爭勝利了,毫無懸念。定式的結尾并不是不能做出好作品,風靡數十年,深受歡迎的《貓和老鼠》就是一個反例。關鍵在于劇情的設計是否有創意,是否能夠明確地導出結局,缺乏邏輯性的作品是最不可能成功的。
環保:事實上環保是這部動漫的主旨,暫且不談僅靠環保的主題能否撐起數百集的故事,片中表現的環保本身也存在疑問。動畫中的環保僅僅指不砍伐樹木,簡單的非黑即白,對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與辯證視角非常不利。
5.得失評價
虹貓藍兔七俠傳基本做到了劇情環環相扣,邏輯清晰,人物刻畫真實。并對配音、配樂、畫面等細節把握得十分到位。同國內作品拉開了差距,但是與國外同類作品如火影忍者相比,劇情還稍顯薄弱。
熊出沒很好地迎合了兒童的心理,劇情簡單、結局單一,但是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與其部分暴力破壞元素卻無法讓家長滿意。一部面向兒童的動漫,應當啟發想象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引發思考,才能讓家長、社會滿意,成為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劉曉輝. 中國動漫產業國際競爭戰略研究[D]. 長沙:湖南大學,2008.
[2]張云志等. 關于動漫市場培育、動漫教育優化及增強動漫產業活力的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09,26(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