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燕
摘要:數學課堂教學應是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是教師對學生潛能的激發和喚醒,作為新課改的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本人通過實踐研究,發現通過營造綠色的情感氛圍,對促進學生個體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智慧生成;綠色情感;正強化
經常聽到我們數學教師在哀嘆我們的學生不善于解題,缺乏思維的獨特性、創造性、想象性,不能智慧地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我們的課堂正在缺失什么,我們的學生正在流失什么?
數學課堂教學應是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是教師對學生潛能的激發和喚醒,作為新課改的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本人通過實踐研究,發現通過營造綠色的情感氛圍,對促進學生個體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1.教師善于多給學生積極的正強化,潤智無聲
綠色的情感氛圍需要教師對數學教學傾注滿腔的熱情,以自己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及對數學學科的熱愛來營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多使用“說說你的新發現”“相信你能夠解決”“你真行”“你的解決有獨到之處”等語言給學生以精神褒獎,喚起學生豐富的情感,使學生潛在的智能在無聲中流淌。
案例:《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教學片段
師:你們還會算哪些“7加幾”的算式?
生2:我會算7+7=16。此時其余學生叫到錯了錯了,生2的臉色頓時黯然失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師微笑著說:大家先別著急,說不定他有什么新的發現,聽他說說是怎么想的,好嗎?
此時,生2又重新抬起自信的頭,但眼睛里還是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生2:昨天在計算9+6=( )時,老師不是說過哥哥向弟弟借1湊成10嗎?所以,我想計算7+7=( )時也一樣,7向另外一個借1,另一個7就成了6,那不就等于16嗎?
(哦,原來是受9加幾算法的負遷移影響。找到了癥結,師把生2的想法板書在黑板上,讓大家了解生2出錯的原因,讓生2悟出自己疏忽在什么地方,算出了正確的答案,教室又回歸平靜。)
師:通過剛才的爭議,同學們都明白了計算7加幾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7和3湊成10進行計算……
師話音未落,生2又激動地站起來發表意見:我明白了,計算7加幾就拿3來湊成10 ,以后計算8加幾就拿2來湊成10 。
童年對孩子來說,是純潔的,充滿著天真與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創造力能得到珍惜、呵護,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正如案例中的教師營造了一份綠色的氛圍,給予學生一份美好的情感,愿意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學生接受著老師心心相牽的帶引,使師生共同找到問題的癥結,在這片關注學生智慧生成的沃土中,學生進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如計算7加幾就拿3來湊成10 ,以后計算8加幾就拿2來湊成10 。就如莎士比亞所說:“那腦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教師尊重了學生的人格,給了學生正強化,從而引領學生從未知走向已知,從創新走向智慧。有時候,教師的激勵話語、贊許的微笑,都可以讓學生豁然開朗,然后信心十足地思考學習。這時候,教育的魅力就真正體現出來了。而學生正是在老師的這種鼓舞下,從探究知識——遇到困難——尋求方法——激勵誘導——解決困難,不斷地生成著自己的智慧。
2.教師善于用藝術化的手段,以情激智
一直以來,數學課以重“理”輕“情”的學科特點留在人們的印象中,它缺乏童趣,學生學的索然無味,因此在情感氛圍的營造中,數學教師也需要煽煽情,用藝術化的手段,展現演繹教材內涵的情感,使其脫去僵硬的外衣顯露出生機,以激發學生的情趣,啟發學生勇于探索。這不僅要求教師在數學上有較高的造詣,還要求教師有寬廣的知識面,尤其要懂得一點語言藝術,有時一則美麗的童話、一個動聽的故事,一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見解,都能營造出一堂課的情感氛圍,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情感及情感體驗,活躍思維,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
案例:“圓的認識”
在教學圓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觀看動態的課件展示的生活中圓出現的場景,并充滿感情地說:見過平靜的水面嗎?扔進一顆石子,發現了什么?
生:圓。
師:你能說一說生活中的圓嗎?
生各抒己見后,教師播放課件并配上激情的言語:瞧!盛開的向日葵、開放的五顏六色的鮮花、那美妙的光環……
學生欣賞好后,教師動情地說:“這么美妙的圓,老師只給你一把尺,你能不能畫一個圓?老師相信你們,只要你們走進圓的世界,就一定能領略其中的奧秘,啟動你們智慧的大腦吧!”
一會兒工夫,學生開始活躍了,學生1說:“用尺子和筆,固定一點,旋轉本子,可以畫出圓。”他邊說邊演示著。
學生2說:“用素描的方法畫,先畫正六邊形……
學生3說:“畫一個十字架,交叉處為點,點到邊上都是2厘米。”
學生4馬上說:“這樣不圓,可以像我這樣畫,先定一個點,以此為圓心,用尺量出2厘米,再點一點,并繼續按此法向四周輻射,點要多一些,越多越好,然后把點連起來就是圓。
課堂內,教師盡可能地調動一切藝術手段,用豐富多彩的畫面、分寸適當的提問、充滿情感的語言、充滿魅力的形象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富有“營養”、充滿童趣和交互作用的情感氛圍,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智慧潛能的開發。正如上例老師通過魅力言語,精彩的畫面撥動了學生的情弦,師生產生了共鳴,使學生對畫圓有了許多的奇思妙想,從而使圓的本質定義“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就是圓”在學生淺顯的行動中表現出來了。在這里,教師用藝術化的手段營造的情感氛圍,不僅以絕美的意境感染了學生,更把知識的種子播灑在了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又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渴求,在那一刻,教師和學生一定都罩上了智慧的光環。這樣的課堂充滿著學生情感與智慧的交織、學生盡情地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與發展。這樣的課堂,教師也時時感受到學生智慧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
[2]《中小學數學》 2017.10
[3]《中小學數學》2017.6
[4]《小學數學教師》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