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蘭
摘要:綜合性學習涉及方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的問題。就其方式而言,綜合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加識的綜合運用、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全新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受內發的學習動機所支撐,著眼于學生內隱的認知框架的建構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學入形成。就其內容方面而言,綜合性學習意在革除過去強調學科本位、互相割裂、互相獨立的弊端,通過軟化學科本位,進行學科間的整合與滲透。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本點,向時加強語文課程與共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課程與生活的結合,從而促進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墩Z文課程標準》將綜合性學習列為語文教學內容的五大板塊之一,這是對傳統語文課程的突破與創新.是中國語文課程建設與改革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必將給我們的話文教學帶來深刻的變化。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本質;特征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意義
1、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
語文課程改革必將推動語文教學改予的發展。近些年來,語文教學改革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面,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語文教學沒有走出“學科中心主義”的怪圈,比如,過分追求語義學科本身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忽視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體聯系,把自己孤立起來;語文課程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利技能的訓練,忽視聯系現實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把自己封閉起來。這種“學科中心主義”的課程理念,使語文教學和改革走進了死胡同?!罢Z文綜合性學習”的提出,為當今的語文教學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它將有助于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
2、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
傳統的語文教育,始終圍著課本下力氣,始終在課堂的小天地里打轉轉。在當今全球都在呼喚“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時代,如果學生僅靠課本這個唯一的信息源、教師這個唯一的信息傳遞者、教室這個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是不可能形成豐厚的語文素養的?!熬C合性學習” 就是打破語文教學的封閉狀態,“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教育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加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小豐富知識,砥碩能力。
3、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隧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夠,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屬于智力技能。根據心理學研究,不論是智力技能還是動作技能都必須依靠個體反復多次練習方可獲得。語文、數學、美術等各門學科都能催生某一特定智能的發展。綜合件學習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為主,把交互式、多樣化的教學融合在—起,“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讓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4、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保究能力的提高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視學科的聯系和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學習與運用語文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有利于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二、語文綜臺性學習的本質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語文學習活動,而不是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盡管注重綜合,把自然、社會、人類歷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但它首先應該姓“話”,即,不管我們的學習活動涉及哪個領域,哪門學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腳點都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不是對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正加“課程標準”所指出的那樣,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文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話文實踐能力”。比如,以“昆蟲與古詩”為題讓學生學習,盡管學生在收集、理解古詩中寫昆蟲的詩句財或者創作新的昆蟲詩時,還需要到現實生活中去觀察昆蟲,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但這樣做的真正但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自己閱讀理解、表達交流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而只是為了讓學生獲取關于昆蟲的牛物知識。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學習”,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綜合”主要是指:
一是語文知識的綜合如,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
二是語文能力的綜合,如組織學生參加語文趣味活動,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利、演出、討論等活動個,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三是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綜合,如根據對各門學科的了解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巾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四是語文實踐過程的綜合,讓學生在讀書、寫作、調查、研究等多種學習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由此可見,“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帶著綜合性質的語文學習,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學習”,不是學科的綜合學習。
總之,在評價時要堅持宜粗不宜細,宜多鼓勵少批評、宜多啟發少代替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性,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此外,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一個又—個項目,一個又一個專題來進行的,各項目或專題之間盡管有許多聯系,但并沒有線性的邏輯義系。應按多樣性的、非線性的發展歷程,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不同的綜合化學習模塊中,提高語文素養。模塊細建和分層推進將是話文綜合性學習的整體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語文綜合性學習”應堅持語文性——與《由“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概念引起的思考》一文作者商榷[J]. 梁龍開,黃偉. 課程.教材.教法. 2008(03)
[2]由“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概念引起的思考[J]. 孫菊霞. 課程.教材.教法. 2007(01)
[3]關于綜合課程的若干理論問題[J]. 張華.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