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語創新人才已經成為外語專業人才梯隊建設當中不可或缺的對象,外語創新人才具有創新的思維和獨特的想法,培養外語專業人才是當前外語教學工作當中,教學的創新點,也是重點,外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針對外語專業人才能夠在使用外語的過程當中游刃有余,尤其在與國際友人交往的過程當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文章提出了如何解決當前外語創新人才缺乏的問題,首先確立了以外語專業人才,作為學校培養重點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與以往的外語學科不一樣的是,外語人才更加注重他們素質的培養,同時與當前社會改革相適應,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跨學科的交流,讓人才培養模式更為多元化,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社會生活當中,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充分運用到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以實踐作為基礎培養人才
關鍵詞:外語;創新人才
中國的經濟已經崛起,世界各國的交流越來越緊密,我國經濟文化向多國進行滲透,社會對于外語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要求更多有種有創新意識和高素質高水平的外語人才進入跨國企業。他們要求我們的學生必須具備跨學科知識體系,而傳統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快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不能滿足社會當前的客觀需求,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國教育部門和部分高校嘗試著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讓我國的人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雖然我國外語人才模式的實踐能力在不斷提升,但是其整體效果并不如人意,許多實踐都是走馬觀花型的,與社會完全脫節,當前如何讓外語人才有更多的創新意識是當前高校和外語學者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當前,外語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遠遠達不到預期,主要目的是培養目標上的目的性太強,專業性過強而忽略了學生的創造性,希望在短期內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該種教學模式不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制勝法寶。學校對于教學本身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對于學生個性的開發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生學生無法理解老師的教學意圖和目的。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也沒有讓自己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國目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十分薄弱,沒有統一的規范和目標,缺乏創新人才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如何界定創新意識和創新型學生,高校并沒有給出統一的答案。高校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視,但是他們對于跨學科學生的培養卻僅僅停留在口頭之上,沒有結合各學科的專業特點,很容易和學生當前課程發生分歧和沖突,沒有根據學生層次和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一般高校都會忽略學生的想法,導致他們創新特點無法得到發揮,但是有些高校創新型培養模式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在日常教學當中外語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需要圍繞課程的課堂進行教學,結合學生當前的特點和發展方式,根據學生的興趣建立更多的創新型培養模式。
黑龍江工業學院對于外語學生的培養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為了不斷提升外語人才的綜合實力和水平,大學在不斷探索如何改變教學模式,通過不斷的調研和實踐,以及通過大量的文獻的整理,黑龍江工業學院發生了其中的一些問題,同時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這些都被黑龍江工業學院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的道路和途徑,為工業學院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
一、教學目標
以外語教學作為重點,結合當前學科對于外語人才的重視,滿足社會對外人才的需求,提高外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整體知識面,逐漸培養出學生自我創新的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把外語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為綜合素質極高的團隊,同時他們要求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也精通其他學科的知識。讓他們充分開拓事業,不斷加強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出新型現代化創新型外語人才隊伍。
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外語教學,學生可以在經貿,工業,航空等各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擴大外語學生的就業廣度和深度,為了更好的實現外語,多學科相互交合,專業課程應該更加注重實踐,可與其他專業互通有無。專業學習過程當中,不能夠僅僅關注自己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本身。我應該關注更多的專業層面,結合當前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水平,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為學生提供更為開放積極進取的社會環境,在事件還原過程當中不斷檢驗自己的成果,鍛煉學生與社會交流的水平和能力,外語語言知識與專業應用應該充分結合,從簡單到難之間逐漸過渡,逐漸培養出外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水平,不斷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學習理念
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外語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外語知識,同時是借用外語這個平臺,不斷學習其他的多學科的知識,將外語的語言內容覆蓋上其他專業的內容,實現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一定要擴大外語系學生見識,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加課外讀,根據個人的喜好和要求,可以為學生訂閱相關的文獻和書籍,這些書籍可以是中國的傳統讀物,也可以是外國的文獻,通過研讀外國的經典,充分理解外國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融入學習過程當中,注重自己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
三、知識內容
現有的外語教學與應用學科的內容過于稀少,不少學生僅僅利用自己完備的知識體系,無法完成與現代社會的真正接軌,導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策略受到嚴重限制,所以必須豐富應用學科的知識,開展跨學科的教學,借鑒國外已經取得的先進的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學上應該與其他專業進行更為緊密的聯系和交流,比如說可以與電子機械汽車的專業進行合作,通過開展研討會的形式,加強兩個專業之間的交流,這種跨學科的培養,在國內外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對于黑龍江工業學院的外語教師人才的培養,也有重大益處。
外語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相當繁瑣的工作,它包括教育體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包括教師自我能力的提升,站在時代的角度,了解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準確的把握當前人才的需求動向,黑龍江工業學院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調研,他們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首先創新型人才應該要樹立正確的目標,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體現出外語的真正價值和內涵,外語的實踐作為基本點,實現學以致用的學習模式和理念,與其他學科展開更為密切的交流與合作,突破當前單一的學科限制,給外語專業的學生的知識廣度進行全面的拓展。
二、為了更好的實現關于創新人才的整體素質提升,教學管理部門必須從實際出發制定,根據學生特點和社會需求的,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的大綱和課程安排一定要體現出當今時代的特征和烙印,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多元化的培養模式,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充分體現,引入更多的學科內容,讓學校的外語教學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三、根據黑龍江工業學院外語系未來發展的整體形勢,應該不斷完善當前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夏紀梅,盧莉.教案設計:外語教師創新能力的表現[J].外語界,2003(1).
[2]鄭艷.認識外語專業內涵:建立研究性教學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J].外語界,2006(3).
[3]南佐民,范誼寧.論外語學科的研究范式創新[J].外語界,2007(1).
[4]王永良.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之構建[J].教育評論,2005(3).
作者簡介:徐玉敏(198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俄語教學。
課題類別: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編號:GG170159